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史楠楠

作品数:169 被引量:999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中医科学院自主选题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2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2篇医药卫生
  • 6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1篇中医
  • 58篇中医药
  • 31篇临床实践指南
  • 28篇中医临床
  • 24篇中成药
  • 24篇成药
  • 20篇血压
  • 19篇中医临床实践
  • 19篇高血压
  • 18篇高血压病
  • 17篇清肺
  • 15篇中医临床实践...
  • 12篇循证
  • 11篇排毒汤
  • 10篇中医药标准
  • 9篇诊疗指南
  • 9篇中医药标准化
  • 9篇西医
  • 8篇中医诊疗
  • 7篇中医药国际标...

机构

  • 164篇中国中医科学...
  • 35篇北京中医药大...
  • 1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0篇中国中医科学...
  • 8篇北京市东城区...
  • 6篇北京中医药大...
  • 6篇中国中医科学...
  • 5篇武汉大学
  • 5篇天津中医药大...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兰州大学
  • 3篇广西壮族自治...
  • 3篇广东省中医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南京中医药大...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西南医科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河南中医药大...
  • 2篇南京大学医学...

作者

  • 168篇史楠楠
  • 81篇王燕平
  • 71篇韩学杰
  • 66篇王丽颖
  • 46篇吕爱平
  • 43篇宇文亚
  • 26篇王永炎
  • 25篇刘孟宇
  • 24篇刘玉祁
  • 17篇赵学尧
  • 17篇王跃溪
  • 11篇白卫国
  • 10篇吕诚
  • 9篇谢雁鸣
  • 9篇刘兴方
  • 9篇翟华强
  • 9篇赵静
  • 8篇连智华
  • 8篇戴雪珂
  • 5篇陈仁波

传媒

  • 32篇中医杂志
  • 23篇中华中医药杂...
  • 13篇中国中医基础...
  • 12篇世界科学技术...
  • 9篇世界中西医结...
  • 8篇中国中药杂志
  • 7篇中国循证医学...
  • 7篇世界中医药
  • 4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医学新知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中国研究型医...
  • 2篇第十一次全国...
  • 2篇海峡两岸中医...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上海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卫生经济
  • 1篇中国针灸
  • 1篇中国标准化

年份

  • 21篇2024
  • 13篇2023
  • 18篇2022
  • 19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2篇2018
  • 8篇2017
  • 8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11篇2012
  • 20篇2011
  • 8篇2010
  • 12篇2009
  • 4篇2008
16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医药分期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药性功效分析被引量:37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严峻复杂,探讨中医药防治COVID-19处方的用药规律及特点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7个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管理局发布的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手册》收录的中医药防治COVID-19诊疗方案以及3位国医大师、4位知名中医药专家所拟的方药,按照纳入、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应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处方库""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常用中药库",共收集有效中药处方93首,组成药物共计157味。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发现:①药性寒、温居多,其中性寒69味,占43.95%;性温57味,占36.31%;性热较少,仅占1.27%;②味苦、辛、甘药物较多,不同时期药味有异,初期以辛味居多,中期、重症期以苦味为主,恢复期多用甘味药;③归经以入肺、胃、心者多,入肺经最多,占24.55%;初、中期多入肺胃,重症期则入心肾;④口服药物多无毒,仅6味药物具有毒性,分别是苦杏仁、绵马贯众、重楼、细辛、半夏、炮附片;⑤以具有解表、化湿、清热、补虚、化痰止咳平喘5类功效的药物居多,初期解表与清热并重,各占18.81%;中期化痰止咳平喘药物使用多,占29.61%;重症期清热使用最多,占33.33%;恢复期补虚使用最多,占36.47%。中药防治COVID-19的药性特点和功效分布与中医对其病因、病位、病机的认识紧密相关,临证辨治尤需注重分期用药及因地制宜。
古敏刘娇史楠楠李晓东黄正德吴剑坤王玉光王燕平翟华强王永炎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中医药防治药性特点
《中成药超说明书使用循证评价》技术操作规范被引量:3
2017年
医学作为一门以科学技术为手段的学科,在探索与尝试中不断前进,其发展必然促进药物在临床使用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和经验积累。“超说明书用药”具有一定的临床合理性与必要性,是发现新的药物用途的重要途径之一。但前提是应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规范超说明书用药行为,使其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
史楠楠申长春曾宪涛何立群胡元会姜良铎李博马融戎萍商洪才史录文王雪峰王燕平林丽开王永炎
关键词:中成药循证
中医临床实践指南制定中判断推荐强度的问题及对策
中医药的发展已有3千多年历史,没有统一的标准,影响了中医的发展和交流。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何制定权威性的、高质量的、具有可操作性的中医临床实践指南,是目前中医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而中医学由于自身的学科特点,文...
王丽颖韩学杰史楠楠赵静吕爱平王永炎
文献传递
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方法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如何促进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是中医药科研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既有利于提高标准的技术含量,又有利于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中医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的方法学研究是《中医药标准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2020)》的重点任务。据此,本文根据《中医药标准制定管理办法》(试行),提出中医药科研成果向标准转化的七大步骤——开展相关科学研究、进行必要的专家论证、提出新工作项目建议、审议新工作项目建议、起草中医药标准、审查中医药标准、发布中医药标准,为中医药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借鉴。
宇文亚韩学杰吕爱平王丽颖史楠楠
关键词:中医药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项目的组织管理与质量监查被引量:11
2016年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项目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领导,财政部经费支持的大规模研究项目,评价方法采用主观与客观形式结合的方式,兼具项目管理和研究课题的双重属性,具有参与单位广泛,涉及中医临床多学科多领域的特点。文章针对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应用评价项目的规范管理和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论述。管理方面针对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重点落实分级培训、执行反馈、总结评估等内容,提出科学地进行数据管理,落实各级人员管理职责。项目监查方面重点落实各级监查职责,监查评价质量。指南评价符合度是监查的关键内容。针对项目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评价数据管理平台、实行第三方监查与评价的建议,促进提高中医诊疗指南应用评价的质量。
刘孟宇史楠楠王燕平赵学尧王跃溪周奇韩学杰吕爱平
关键词: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项目管理
基于因子分析探讨高血压病中医证候要素研究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索高血压病的证素分布规律,为确立病证结合的高血压病证候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横断面调查,采集1 508例高血压病患者的常见四诊信息,选择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对高血压病中医症状特点进行分析。并根据因子得分情况,分析各证素的出现频率。结果:因子分析结果得出10个公因子,得到气虚、痰、阳虚、内火、阳亢、阴虚、瘀血7个证候要素,其中痰和气虚这两个证素出现频率最高,分别为29.95%和19.53%。结论:痰和气虚是高血压病的主要证候要素,肝、肾、心是高血压病的主要病位,临证时,要尤其重视痰这一病理因素。
王丽颖李元宇文亚史楠楠韩学杰
关键词:高血压病证候要素
一种清肺排毒颗粒特征图谱及其构建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清肺排毒颗粒特征图谱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对特征图谱构建过程中的色谱条件进行探究与优化,确定色谱条件为:采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以乙腈为流动相A,以0.2%磷酸为流动相B,检测波长...
杨立新王宏洁司南周严严赵海誉张艳边宝林史楠楠刘思鸿王燕平
文献传递
针灸“治未病”标准研究现状分析与对策被引量:4
2016年
针灸疗法被广泛应用在"治未病"领域。目前已经发布的针灸"治未病"技术标准和指南有《针灸技术操作规范》《中医保健技术操作规范》《中医养生保健技术操作规范》和《中医基层适宜推广技术》。这些标准在研制方法、内容以及推广应用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今后应在技术标准的基础上,筛选临床问题,制定出更符合实际,简便可行的常用针灸方法养生保健规范和康复规范,并开展针灸预防疾病、干预疾病自然病程的疗效评价研究。
刘向春赵宏韩明娟王华梁凤霞吴松史楠楠王跃溪刘保延
关键词:针灸治未病
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文献研究被引量:9
2021年
目的基于文献探讨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的现状与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和Cochrane数据库自2020年1月27日至2021年1月22日收录的清肺排毒汤治疗新冠肺炎的文献,从理论、基础、临床研究三个方面进行整合,探析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清肺排毒汤的组成来源、功效主治及其治疗新冠肺炎的潜在作用机制,分析清肺排毒汤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结果共纳入文献81篇,其中理论研究28篇,基础研究22篇,临床研究31篇。在基础研究中,包括生物信息学研究15篇、其他研究4篇、成分研究3篇;在临床研究中,包括个案报道11篇、队列研究10篇、病例系列研究8篇以及随机对照与非随机对照研究各1篇。"寒湿疫"作为新冠肺炎的中医病名是学者们较为普遍的认识。清肺排毒汤主要来源于射干麻黄汤、小柴胡汤、五苓散、麻杏石甘汤四首古代经典名方,具有散寒祛湿、理肺排毒的功效。其可能通过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主要成分,作用于白细胞介素、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肿瘤坏死因子等关键分子,通过影响Toll样受体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信号通路等途径,进而发挥免疫调节、抗感染、抑制炎症风暴等作用,在临床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好的安全性。结论清肺排毒汤是治疗新冠肺炎的有效方,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进一步开展清肺排毒汤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加快其成果转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刘斌龚照元李慧珍刘国秀梁宁虞雪云陈仁波马艳王燕平史楠楠
大数据时代中医症状疗效评价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2024年
重视症状疗效是中医辨证论治个体化诊疗特色的重要体现。目前中医药临床实践中存在症状表述多样、规范难度大,症状疗效评价标准不一、缺少通用量化方法,症状信息复杂多变、难以完整准确采集的问题,使得症状信息不能得到充分、有效利用。针对症状术语规范、症状疗效量化分级、症状信息采集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围绕大数据时代有效记录、充分利用中医症状疗效信息的方法学难题,提出基于患者报告采集中医症状信息、从测量尺度和评价维度规范中医症状疗效评价、融入临床诊疗过程的中医症状疗效评价、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获取并处理中医症状疗效信息。基于患者视角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中医症状疗效评价策略将有助于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助力中医药特色疗效的客观展示和有效规律的挖掘。
张晓雨田思超尤良震郭茜陈昭刘春玲史楠楠商洪才
关键词:中医症状疗效评价人工智能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