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忠海
- 作品数:111 被引量:697H指数:12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宁波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人才培养开发机制创新的若干基本问题被引量:7
- 2010年
- 推进人才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其中人才培养开发(以下简称“人才培养”)是该系统工程的基本环节和重要方面。对此,《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人才纲要》)在“创新人才工作机制”部分,
- 叶忠海
- 关键词:社会系统工程人才工作机制
- 学习型社会建设科学化不能忽视量化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任何质都表现为一定的量,没有量也就没有质。认识事物的质非常重要,这是区别事物的依据;认识事物的量也相当重要,它使我们更清晰准确地反映和把握客观事物。因为"数"的概念,有可算性、可比性、区分性、等级性、序列性。
- 叶忠海
-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序列性
- 《意见》有力推进我国学习型城市的建设
- 2014年
- 这是我国首份关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政府文件,是当前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行动纲领,对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盼望已久的《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了。这是我国首份关于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政府文件,是当前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的行动纲领,对我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目标切合实际。《意见》提出,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城市的包容、繁荣与可持续发展”,在全国各类城市广泛开展学习型城市创建工作,形成一大批学习型城市。
- 叶忠海
-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建设政府文件行动纲领可持续发展
- 以文化自信思想定力加快推进中国特色终身教育学科建设被引量:2
- 2017年
- 终身教育学科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的一员,中国特色哲社学科建设必须坚持文化自信,这是由学科的文化属性所决定的,是应对西方霸权话语挑战与冲击的需要,并为新兴学科发展史所证明。为此,终身教育学界要以学术自信为核心,加快完善终身教育学的学术体系、学科体系和话语体系,"多力合一"推进终身教育学科建设。
- 叶忠海
- 关键词:文化自信终身教育学科建设
- 中国人才资源培训开发的战略思考被引量:25
- 2003年
- 叶忠海
- 关键词:人才资源
- 上海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目标、特色和重点被引量:3
- 2005年
- 作为率先提出创建学习型城市的上海.如何把握未来创建学习型城市的方向和趋势?如何在创建活动中起到应有的服务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本文仅就21世纪初上海创建学习型城市的目标、特色和重点,作一概要的论述。
- 叶忠海
-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终身教育体系教育资源人力资本
- 应用型人才培养和高等继续教育改革
- 2017年
-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当前和未来我国人才培养开发的目标要求,“突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明确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可见,党和国家把应用型人才培养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 叶忠海
- 关键词:华文教育文化交流汉语教学
- 建立对妇女自身生产、家务劳动的社会补偿机制
- 1999年
- 叶忠海
- 关键词:妇女男女平等观就业环境
- 中国学习型城市建设十年:历程、特点与规律性被引量:38
- 2013年
- 本文从阐述近十年来我国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历程及其阶段入手,分析了我国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性。文章首先将历程分为准备起步阶段、积极探索阶段和发展提升阶段,然后从运行机制、推进策略、重点建设和保障措施的角度分析了其基本特点;最后探讨了其基本规律性。文章认为:学习型城市发展取决于知识经济发展水平,取决于城市社会活力的激发,受制于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和水平,以及受特定的地域空间所制约。
- 叶忠海张永马丽华
-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
- 《推进意见》指引我国学习型城市的建设——读《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被引量:3
- 2014年
- 文章为作者对《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的读后感。全文简要阐明了该《推进意见》产生的背景和必然性,以及其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作者就《推进意见》的基本特点:定位定向科学、观念与时俱进、目标切合实际、任务重点突出、政策举措有力等逐一作了阐述。作者认为这是一份体现时代特征、中国特色、学习型城市建设特性的政府文件。
- 叶忠海
- 关键词:学习型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