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立国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交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机械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4篇机车
  • 3篇空调
  • 2篇司机室
  • 2篇内燃
  • 2篇内燃机车
  • 2篇空调装置
  • 1篇电源逆变器
  • 1篇动力粘度
  • 1篇余热
  • 1篇粘度
  • 1篇粘性
  • 1篇粘性流
  • 1篇粘性流体
  • 1篇粘性流体力学
  • 1篇制冷
  • 1篇中冷
  • 1篇中冷器
  • 1篇逆变
  • 1篇逆变器
  • 1篇牵引功率

机构

  • 5篇中国铁道科学...
  • 2篇北京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叶立国
  • 2篇徐宇工
  • 2篇张华

传媒

  • 2篇铁道机车车辆
  • 2篇中国铁道科学
  • 1篇北方交通大学...

年份

  • 2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薄膜渗透氢气法降低列车空气阻力的构想被引量:6
2002年
空气阻力是高速列车阻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粘性流体力学的分析表明空气阻力的决定因素是速度分布场中的边界层部分 ,特别是低层部分。流动的动力粘度和密度是决定空气阻力的重要部分 ,而氢气的动力粘度仅为空气的 1/2左右 ,而密度仅为空气的 0 0 7,因而以氢气为车辆的边界层低层将显著降低空气阻力。而在车辆上安装渗透薄膜释放少量的氢气所需的能耗远小于氢气边界层低层减少列车阻力所节省的牵引功率 ,此方法约可降低列车牵引功率的 43%~ 2
叶立国
关键词:列车阻力牵引功率动力粘度高速列车粘性流体力学
内燃机车余热空调器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1996年
叙述了余热制冷技术的现状,各种方案的特点及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的优点,内燃机车司机室空调的难点,进而论证了内燃机车余热空调的可行性。
叶立国
关键词:余热制冷内燃机车空气调节器
新型内燃机车司机室空调装置的研制被引量:1
2001年
实现老内燃机车司机室的空调化 ,是一个棘手的课题。文中介绍了一种以中央空调原理实现的空调改造方案的研制情况 ,并对试验数据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分析表明 ,该装置在压缩机转速 2 0 6 0r·min- 1 工况试验时参数正常 ,证明压缩机配置、盘管式蒸发器设计成功 ;从压缩机转速 3 0 6 0r·min- 1 工况试验数据分析可以看出 ,膨胀阀容量过小造成机组能效比过低 ,制冷量不能再上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整体采用中央空调方式 ,动力液压驱动 ,一台制冷机实现两端司机室空调的经济可行的空调改造方案。这种方案具有体积小、易安装、成本低、可靠性高、司机室温度稳定、零部件互换性强等优点。根据我国铁路的实际情况 。
叶立国
关键词:内燃机车司机室空调装置
大功率柴油机中冷器试验方法的探讨
2000年
对中冷器传热系数 K值进行误差分析表明 ,K值误差是换热量测量误差的 3倍以上。由于新型中冷器风阻较大 ,为此推导了台架试验与柴油机工况下耗散功之差别 ,由此差别使传热系数 K值的测量误差在 2 0 %左右 ,应给予重视。
叶立国
关键词:中冷器风阻传热系数柴油机
机车压缩空气空调系统方案及其关键部件设计
2004年
针对现有机车空调系统电源特殊、冷媒多为化学制剂、系统复杂的状况,利用机车制动系统空气压缩机间歇工作的特点,以高压空气为动力源,有机地结合压缩空气制冷技术和气体喷射技术,提出了一套无需外加电气设备、全新风的机车司机室空调系统方案,并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气体喷射器的设计过程,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张华叶立国徐宇工
关键词:空调系统全新风
机车压缩空气空调装置
机车压缩空气空调装置,该装置包括:由冷空气出口管(1)、过滤干燥器(2)、涡轮机排气管(3)、涡轮增压器(4)、压气机排气管(5)、换热器II(6)、风扇(7)、低压空气引入管(8)、高压气缸(9)、高压空气引入管(10...
张华叶立国徐宇工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