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世同
- 作品数:9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菏泽市立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乳癌根治术后近期并发症预防
- 2001年
- 目的 通过改进乳癌手术操作及引流方法 ,减少术后并发症。方法 对 12 1例乳癌根治术采用小切口、大刀削切游离皮瓣、双管负压引流、并与传统手术方法相比较。结果 采用改进措施后 12 1例中仅 5例出现皮下积液 ,3例出现皮瓣坏死 ,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结论 乳癌根治术应用小切口、大刀削切游离皮瓣 。
- 司世同袁志勇于高生
- 甲状腺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的比较研究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比较甲状腺微创手术与传统手术的术后效果,评估该技术是否有效、可行、安全:方法随机将甲状腺疾病患者82例分成两组,微创手术组41例,传统手术组41例。对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血浆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趋势、肿瘤直径等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术后TNF水平腔镜组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内镜组和传统组所切除的肿块大小10~40mm无差异;内镜组手术时间(111.7±20.4)min,传统组手术时间(83.8±22.3)min,P〈0.01;内镜组手术失血量(23.6±21.1)mL,传统组手术失血量(42.1±27.0)mL,P〈0.01。结论微创组手术总时间较传统组稍长,但术中失血量少,血浆炎性因子水平较传统手术高,手术创伤对机体长期影响与传统手术互有优势。
- 司世同
- 关键词:甲状腺MICCOLI微创内镜
- 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在全结肠切除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全结肠切除术后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的价值。方法 :对近 5年 16例全结肠切除病人应用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该术式并发症少 ,无一例回肠肛管吻合口瘘发生 ,肛门功能良好 ,无夜间漏便 ,大便次数平均 3~ 5次 /d ,夜间 0~ 1次 ,无贮袋炎发生 ,病人对生活质量感到满意。全组病人随访 1~ 5年 ,无恶变发生。结论 :全结肠切除J型回肠贮袋肛管吻合术能有效地预防吻合口瘘、贮袋炎 ,且肛门功能好 ,手术操作相对简便易行 ,只要指征选择适当 ,该术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
- 司世同
- 关键词:结肠切除术肛管吻合术
- 直肠癌Dixon术后局部复发39例临床分析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直肠癌Dixon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方法 对近 10年行Dixon术的 35 0例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局部复发 39例 (8.3% ) ,复发时间为术后 3~ 18个月 ,平均 8.3个月 ,复发部位为吻合口 2 4例 ,吻合口周围 10例 ,会阴部 2例 ,系膜淋巴结 3例 ;属DukesA期 2例 ,B期 2 3例 ,C期 14例。粘液腺癌 17例 ,低分化腺癌 17例 ,印戒细胞癌 3例 ,腺癌 2例。结论 直肠癌Dixon术后局部复发与肿瘤分期 ,细胞学类型 ,远切缘距离 ,直肠系膜是否全切 ,直肠肛管术中冲洗 。
- 于高生袁志勇司世同
- 关键词:直肠癌DIXON术外科手术
- 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局部复发因素分析
- 2001年
- 司世同张涛
- 关键词: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局部复发
- 早期肠内营养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临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2014年在菏泽市立医院胃肠外科急诊手术治疗的72例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进行的营养方式的不同分为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EEN组,36例)和术后按传统治疗方案给予全肠外营养组(TPN组,36例),统计分析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7天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以及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并记录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2组患者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以及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上述各指标2组均明显下降,且TPN组下降程度大于EEN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明显少于TPN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短于TPN组,住院时间和住院总费用短于或低于TPN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改善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患者的营养状态,减少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促进胃肠道功能早期恢复,降低了住院费用,加速了患者的康复。
- 冯斌祝青白美英刘丽霞司世同
- 关键词: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急诊手术早期肠内营养营养状况临床预后
- 乳腺微创手术和传统手术的对照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的Malnnaotome旋切系统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0例女性患者,分别建立治疗组40例(Mammotome微创技术)与对照组40例(开放手术)。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病例均全部治愈,术后1个月、3个月复查B超均无肿瘤残留,无复发。通过对出血量、术口愈合时间、痊愈后瘢痕大小、乳房外形改变情况等指标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旋切系统以最小的创伤取得了满意诊疗效果,同时又保持乳房良好外观,值得推广。
- 司世同
- 关键词:MAMMOTOME旋切系统开放手术乳腺良性肿瘤
- 联合检测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对早期诊断结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意义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对早期诊断结肠癌术后吻合口漏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菏泽市立医院胃肠外科2009~2012年期间收治的183例结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未发生吻合口漏171例(无吻合口漏组),发生吻合口漏12例(有吻合口漏组),所有患者在术前和术后均无其他感染性并发症。对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白细胞计数及C反应蛋白浓度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有吻合口漏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5±5)d,术后死亡3例(25.0%),长于或高于无吻合口漏组的(12±2)d及5例(2.9%),P<0.05。术后2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在发生漏早期无明显差异,有吻合口漏组患者白细胞计数在漏出现临床症状时显著升高(P<0.05)。术后2组患者C反应蛋白浓度都较术前增高,无吻合口漏组患者在术后第3天开始逐渐降低;有吻合口漏组患者在术后第4天至第11天与无吻合口漏组患者相比明显增高(P<0.05)。结论 C反应蛋白相对于白细胞计数在早期诊断吻合口漏方面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术后第4天以后出现的C反应蛋白下降后再次上升或持续性升高可能提示有吻合口漏发生。
- 冯斌郭勇吴磊王卫红司世同
- 关键词: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吻合口漏结肠癌
- 抵钉座经肛置入法腹部无切口手术与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抵钉座经肛置入法腹部无切口手术(natural orifice specimen extraction surgery,NOSES)与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laparoscopic anterior rectectomy,LAR)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菏泽市立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NOSES组(n=30)作为观察组行抵钉座经肛置入法肛门外翻切除标本腹部无切口手术,对照组(n=30)行LAR,对比分析两组术中和术后各临床相关指标。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肿瘤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病例,两组术中出血量、术中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OSES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首次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OSES治疗中低位直肠癌安全可行、效果满意。相比传统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轻、下床活动早、肛门排气早、进食时间早、住院时间短、腹部无切口疤痕、快速康复等优点,而术后并发症及肿瘤复发率无明显增加,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 冯斌王茂峰吴磊曹艳茹张飞妍祝青司世同常凤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