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吕世旭

作品数:16 被引量:101H指数:5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直肠
  • 8篇结直肠
  • 7篇直肠癌
  • 7篇结直肠癌
  • 7篇肠癌
  • 6篇乳腺
  • 6篇乳腺癌
  • 6篇肿瘤
  • 6篇腺癌
  • 4篇手术
  • 4篇肝转移
  • 3篇直肠肿瘤
  • 3篇疗法
  • 3篇结直肠肿瘤
  • 3篇化疗
  • 3篇肠肿瘤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灌注
  • 2篇动脉灌注化疗
  • 2篇乳腺肿

机构

  • 9篇复旦大学
  • 7篇温州医学院附...
  • 4篇浙江中医药大...
  • 4篇温州市第二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16篇吕世旭
  • 8篇许剑民
  • 7篇钟芸诗
  • 6篇韦烨
  • 5篇任黎
  • 4篇傅晓辉
  • 4篇詹静
  • 4篇秦新裕
  • 4篇施仲义
  • 4篇谢炳銮
  • 3篇吴贤
  • 3篇程洁敏
  • 3篇钱晟
  • 3篇王建华
  • 2篇颜志平
  • 2篇胡一迪
  • 2篇黄关立
  • 2篇杨凯
  • 2篇牛伟新
  • 2篇梁立

传媒

  • 4篇中华胃肠外科...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外科理论与实...
  • 2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乡村医药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肿瘤学杂志
  • 1篇中国高等医学...

年份

  • 1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结直肠癌肺转移外科手术疗效评价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 评价手术治疗对结直肠癌肺转移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上海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收治的77例结直肠癌肺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0例接受手术切除,分析手术治疗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结果 本组同时性肺转移38例,行手术治疗2例,平均生存时间25个月;未行手术治疗36例,中位生存时间18个月,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异时性肺转移39例,行手术治疗28例,未手术者11例,手术组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别为93.3%和58.5%,中位生存时间为26.7个月;未手术组患者的1、3年生存率分别为38.8%和19.1%,中位生存时间8个月;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手术治疗结直肠癌肺转移可以提高患者生存率.
梁立吕世旭许剑民王群钟芸诗任黎韦烨秦新裕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外科手术生存率
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感染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18型感染与乳腺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9月医院收治的乳腺肿瘤患者86例,全部患者均经常规组织理学切片后,进行HPV16/18 DNA分子原位杂交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乳腺纤维瘤组织和瘤旁正常组织相比,乳腺癌组织中HPV16/18分子原位杂交的阳性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乳腺癌旁组织中HPV16/18分子原位杂交的阳性率亦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16/18型感染与乳腺癌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对其具体的作用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认识和研究,以期同宫颈癌一样能够确立HPV是主要致病原因,从而为乳腺癌的预防和生物免疫辅助性治疗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谢炳銮詹静施仲义吴贤吕世旭傅晓辉
关键词:人乳头状瘤病毒乳腺癌原位杂交
进展期结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被引量:2
2008年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全世界范围内逐年上升.手术治疗是结直肠癌治疗的最佳选择,术后辅助治疗包括化疗、放疗、介入、靶向治疗等可使相当多的患者受益,但手术后的复发和转移以及初诊即无法手术的患者依然是临床医生面临的一大困扰。新辅助治疗的实施可使进展期结直肠癌的预后有进一步的提高。新辅助治疗指手术治疗前通过全身或介入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等使肿瘤减负的一种治疗手段。新辅助治疗目的:(1)降低肿瘤局部负荷,使不可切除的肿瘤获得切除机会或更大的切除成功率;(2)使肿瘤缩小从而减少切除范围,保留更多正常组织;(3)通过新辅助治疗的疗效指导手术以后的治疗;(4)提高术后长期生存率,减少术后复发,预防术后远处转移。
许剑民吕世旭
关键词:新辅助治疗结直肠癌术后辅助治疗介入化疗靶向治疗术后复发
结直肠癌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病原菌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6月217例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统计感染率和病原菌特征,采用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共有26例发生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率为11.98%;检出革兰阴性菌20株占76.92%,革兰阳性菌6株占23.08%,分布最多的两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占34.61%,铜绿假单胞菌占19.23%;手术切口感染与患者的Dukes分期、体质量指数、合并糖尿病、手术持续时间和手术类别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和肿瘤类别无关。结论结直肠癌手术部位感染率较高,在临床上应引起重视,根据其相关感染因素,开展合理有效的防治工作。
吕世旭瞿金妙项友群杨凯金纯张筱骅
关键词:结直肠癌手术部位病原菌腹腔镜
结直肠癌术前经肝动脉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的安全性评价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评价术前肝动脉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预防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肝转移的安全性。方法2001—2007年收治的Ⅱ期和Ⅲ期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分成术前肝动脉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组(介入组,n=256)和对照组(n =253)。对两组围手术期的血常规、肝功能、免疫指标、并发症情况等进行评价。结果介入组介入术后7天(手术前)Ⅲ级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分别为3.1%(8/256)、5.5%(14/256)、7.4%(19/256)、6.6%(17/256),无Ⅳ级毒副反应,全组均顺利接受手术。介入组和对照组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25/256)及8.3%(21/253)(X^2=1.86,P〉0.05)。截至2007年10月,所有患者均接受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2±14个月。介入组和对照组Ⅲ期患者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0%:60.4%(X^2=5.15,P〈0.05)、5年肝转移率分别为18.9%(28/148):27.3%(41/150)(X^2=5.41,P〈0.05),Ⅱ期患者肝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和免疫指标、并发症情况等两组无差异。结论术前肝动脉联合区域动脉灌注化疗对结直肠癌手术影响较小,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可显著降低Ⅲ期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钟芸诗许剑民牛伟新任黎韦烨吕世旭王建华颜志平程洁敏钱晟秦新裕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化学疗法肿瘤局部灌注
669例结直肠癌同时陛和异时性肝转移患者不同治疗策略的预后分析被引量:13
2009年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肝转移不同类型及治疗策略对肝转移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0年1月1日至2008年6月31日收治的669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同时性肝转移379例,异时性[发生肝转移中位时间(21.0±19.6)个月]肝转移290例。患者性别、年龄和肠道原发病灶的部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转移灶特征(累及肝叶类型、病灶个数和病灶直径)和术前CEA、CA19—9水平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除肝转移灶253例.其中同时性肝转移123例,异时性肝转移130例。以2008年10月31日为随访终点,随访率100%。同时性肝转移和异时性肝转移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1和23个月(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6.4%和11.4%(P〈0.01);手术病例与各种非手术治疗(介入、化疗、射频、无水酒精注射和中医中药)病例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37个月和5~26个月(P〈0.01);5年生存率分别为35.6%和0~3.6%(P〈0.05)。结论手术治疗目前仍是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首选治疗措施:异时性肝转移患者生存率好于同时性肝转移。
任黎吕世旭钟芸诗许剑民韦烨樊嘉钦伦秀王建华程洁敏钱晟秦新裕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切除术预后
运用RT-PCR方法对结直肠癌及肝转移相关基因进一步的验证研究
目的:   运用Realtime-PCR方法开展对以往全基因芯片筛查所得的结直肠癌和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基因进一步的验证研究。   方法: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结直肠癌专业组2004年3月~2007年10月手...
吕世旭
关键词:结直肠癌肝转移相关基因RT-PCR方法
文献传递
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预防腹部手术后腹腔粘连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研究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用于预防开腹手术后肠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2006年1—12月间的240例腹部外科手术病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关闭腹部切口前在手术创面和切口下放置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对照组则不放置。观察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腹痛程度和持续时间,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随访术后1年内腹痛和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腹痛症状较对照组明显减轻,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和进食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术后1年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明显下降。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改性壳聚糖防粘连膜的使用有助于改善腹部外科术后腹腔粘连,减少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任黎韦韦烨钟芸诗吕世旭朱德祥许剑民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腹腔
乳腺癌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测定95例乳腺癌患者及8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治疗前乳腺癌组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有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临床Ⅰ~Ⅱ期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Ⅲ期患者(P〈0.05)。乳腺癌患者治疗后血浆D-二聚体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检测在乳腺癌患者的病情评估、疗效观察、预后判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谢炳銮吴贤胡一迪詹静吕世旭施仲义傅晓辉
关键词:乳腺肿瘤D-二聚体外科疗法药物疗法
乳腺癌“逆行”改良根治术的近期疗效评价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乳腺癌逆行改良根治术的近期疗效。方法:将80例先清扫腋窝淋巴结再行乳腺切除的乳腺癌逆行改良根治术与84例传统改良根治术作比较,通过收集临床资料及术后随访评价两者的疗效。结果:改良根治术与逆行改良根治术两组病人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21.43min和120.63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7.49d和7.75d,平均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5.12d和5.00d,腋窝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25.49个和24.71个,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比例分别为42.86%和46.25%。病人术后伤口引流量,第1天改良根治术组平均引流量为168mL(50~300mL),逆行改良根治术组平均引流量为144mL(50~250mL),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3)。而两组术后随访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乳腺癌逆行改良根治术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基础上创新的一种手术方法,符合肿瘤手术学原理,在不增加手术难度的同时安全且未增加近期术后并发症。
吕世旭黄关立黄欧林包容杨凯
关键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