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凡

作品数:4 被引量:29H指数:2
供职机构:嘉兴市第一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支气管
  • 2篇支气管动脉
  • 2篇栓塞
  • 2篇气管
  • 2篇咯血
  • 2篇大咯血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胰腺
  • 1篇胰腺肿瘤
  • 1篇异型增生
  • 1篇影像
  • 1篇造影
  • 1篇增生
  • 1篇栓塞治疗
  • 1篇体层摄影
  • 1篇体层摄影术
  • 1篇肿瘤
  • 1篇重度异型增生
  • 1篇跗骨

机构

  • 4篇嘉兴市第一医...
  • 1篇嘉兴市中医医...

作者

  • 4篇吴凡
  • 2篇韩俊
  • 1篇张伟强
  • 1篇朱翔
  • 1篇孙延豹
  • 1篇丁健
  • 1篇王立章
  • 1篇华晓
  • 1篇方春
  • 1篇杨晓锋
  • 1篇杨晓峰
  • 1篇黄建军
  • 1篇朱建芳

传媒

  • 2篇医学影像学杂...
  • 1篇浙江中西医结...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重度异型增生IPMN的CT影像特征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的CT影像特征,重点研究重度异性增生IPMN的CT特征。资料与方法:本研究搜集并回顾分析了39例IPMN患者的临床资料、病理资料及CT影像表现,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重度异型增生IPMN与轻-中度异型增生IPMN患者及浸润性癌患者的CT影像学差异。结果 :重度异型增生IPMNs的CT影像表现部分与浸润性癌类似,提示有一定的恶性倾向(囊壁增厚、壁内结节、囊壁及结节强化);部分与轻-中度异型增生IPMN类似,提示有一定的良性倾向(较少出现胰腺周围渗出及淋巴结肿大)。结论:重度异型增生IPMN的CT表现介于轻-中度异型增生IPMN及浸润性癌两组间,具有一定特征。因其特殊的影像特征,临床上对于重度异性IPMN更需引起足够重视。
朱翔华晓吴凡
关键词:胰腺肿瘤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多材料联合栓塞支气管动脉治疗大咯血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7年
大咯血是指24h咳血量在500mL以上,有呼吸道阻塞以及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咳血,抢救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出血性休克或血液经呼吸道反流导致窒息,有文献[2]报道,未经有效治疗的咯血或大咯血患者的死亡率高达50%。目前外科手术被认为可以实现病因性根治,达到长期止血的效果[3],但在市县级医院,外科手术往往受条件限制或手术禁忌证无法顺利开展。
韩俊丁健王立章杨晓锋吴凡黄益镌黄建军
关键词: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
MDCT多方法重建结合MRI诊断跗骨窦综合征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X线断层扫描计算机成像(MDCT)数据后处理中多方法重建技术结合磁共振成像(MRI)在跗骨窦综合征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1.5T MRI扫描仪,CT做常规横轴位扫描,MRI做常规横轴位、矢状位SET1和FSET2加权扫描,冠状位和斜矢状位(足尖方向内斜15°角)T2-STIR(Long TE)扫描。扫描结束后将所得MDCT原始数据传送至Somaris/7工作站,采用曲面重组(CPR)、容积重建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多平面重组(MPR)技术,重建图像。综合MDCT重建图像及MRI图像,分析例跗骨窦综合征的成像特征。结果本组CT显示颈韧带显示增粗模糊或形态异常7例;跗骨骨质异常21例;11例显示跗骨窦内函脂肪密度增高,模糊;4例表现为关节周围滑膜增生,6例表现为关节积液;30例患者跗骨窦平均容积为(4.112±0.771)ml。本组MRI显示颈韧带增粗模糊或信号增高的11例;跗骨骨质异常24例;T1WI显示内函脂肪信号减低的19例,显示信号不均匀的10例,T2WI显示信号增高的9例,显示信号不均匀的20例;19例表现为退行性骨关节炎改变,14例表现为踝关节或关节周围韧带的滑膜增生或信号不连续,11例表现为关节积液。结论 MDCT多方法重建技术结合MRI能更好的显示跗骨窦的解剖及病理改变,能为临床提供更为完整的诊断信息,为临床评价跗骨窦综合征的分型和指导手术路径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孙延豹张伟强王军燕方春黄益镌吴凡
关键词:踝关节跗骨窦综合征磁共振成像
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临床应用分析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时应用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大咯血的84例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且于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治疗时再次明确患者的出血动脉,并均行介入栓塞治疗。治疗1周后再行支气管动脉CTA复查。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动脉CTA在该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大咯血患者治疗前进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共发现出血的病变血管112支,介入栓塞治疗时共发现出血的病变血管共123支,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1.06%。患者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后均行介入栓塞治疗且治疗均成功,介入栓塞治疗后共有76例患者回院进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病变血管栓塞治疗后均获良好栓塞效果。结论术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能够为大咯血患者的介入栓塞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术后再行该检查则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疗效。
韩俊杨晓峰吴凡朱建芳
关键词:大咯血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介入栓塞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