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剑斌 作品数:13 被引量:87 H指数:5 供职机构: 福建省妇幼保健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福建省卫生教育联合攻关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7 2016年 2008年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新生儿6个月内纯母乳喂养率仅为27.6%。造成产妇放弃母乳喂养的原因众多,其中哺乳期出现急性乳腺炎就是首当其冲、最棘手的原因。研究显示,33%的女性患过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尽管这个数据可能被低估了,但是仍然引起国内外学者对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危险因素的关注。由于大多数学者研究的方向不同,导致得出危险因素的结论多种多样,比如乳头凹陷、乳头皲裂以及乳汁中细菌含量等。 王红玫 黄晓曦 陈壮威 吴剑斌 赵帅 彭翌关键词:泌乳 急性病 母乳喂养 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并发症10例的分析与防治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Mammotome微创旋切术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 2011年6月至2012年11月在本院行Mammotome手术患者共301例,发生并发症者10例,占3.3%,对其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Mammotome手术的301例患者中10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为术中或术后出血.术中出血30 mL 1例,术后出血50 mL 1例,术后出血5~10 mL 3例,术后皮肤淤血5例.术中出血经压迫止血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出血行加压包扎并应用止血药;术后血肿可反复多次注入含利多卡因的生理盐水溶解血肿后将积血抽出;乳腺皮肤的淤血在1~3个月后自行消退,不需要进一步处置.患者随访1~3个月,无明显肿块残留、乳房变形、术后感染及气胸病例.结论 术中、术后出血是Mammotome手术的主要并发症.Mammotome术前准备不充分,初学者经验不足术中反复进针损伤血管,一次切除多个病灶,术后压迫不到位等是出血的主要原因.重视围手术期准备,熟练掌握手术技能,术后充分压迫及患侧制动,应用止血药,术后引流,分次抽吸出血,可有效防治并发症. 陈壮威 吴剑斌 彭翌 赵帅 黄晓曦关键词:并发症 出血 乳腺肿块 128例非哺乳期乳腺炎不同疗法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研究手术联合激素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3年2月就诊的患者128例,将其随机分为手术组、激素组、手术加激素组。对比3组的复发率和复发时间。结果激素治疗复发率54.35%,手术治疗复发率48.84%,激素加手术治疗复发率15.38%,激素加手术治疗组的复发晕低于手术组与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激素组的复发率高于手术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组复发时间为7~15d,平均复发时间(8.3±1.2)d,手术组复发时间为9~25d,平均复发时间(10.3土1.2)d,激素加手术组复发时间为45~119d,平均复发时间(70.3±10.2)d,激素加手术治疗组的复发时间长于手术组与激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激素组的复发时间短于手术组,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采用手术联合激素治疗非哺乳期乳腺炎效果明显优于临床单纯手术或者单纯激素治疗,有利于降低复发率,延迟复发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吴剑斌 陈壮威 黄晓曦 赵帅关键词:非哺乳期乳腺炎 疗效 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不同方案近期疗效的比较分析 目的:
探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与年龄、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病理类型及免疫组化指标、分子分型及化疗周期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7月份到2008年7月份我院肿瘤外科收治的行... 吴剑斌关键词:乳腺癌 辅助化疗 紫杉醇 化疗周期 化疗疗效 文献传递 微创手术与美乳切口手术治疗多发乳腺良性肿物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Mammotome微创手术治疗多发乳腺良性肿物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18例多发乳腺良性肿物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为观察组(Mammotome微创手术)和对照组(美乳切口手术),分析两组手术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乳房切除肿物<5枚时,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单侧乳房切除肿物≥5枚时,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2 d出血/残腔血肿、皮肤瘀斑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疼痛、肿瘤复发和乳房变形/皮肤凹陷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单侧乳房切除肿物数量<5枚的多发乳腺良性肿物患者来说,Mammotome微创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换药次数少、切口愈合快、不增加肿瘤复发风险的优势。 王红玫 彭翌 黄晓曦 吴剑斌 陈壮威关键词:开放手术 以银敷料为主早期干预在加速乳腺癌术后切口愈合中的应用 2021年 目的:探讨以银离子敷料为主早期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效果,以及影响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方法:将2019年3月~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术后患者5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试验组采用以银离子敷料为主早期干预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换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分析影响切口愈合的相关因素。结果:试验组切口平均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通过量化值方式评估试验组第14、21天切口愈合情况结果,试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影响切口愈合的危险因素为切口皮瓣高张力、引流管放置时间长、存在皮下积液,保护因素为对切口予以及早有效的处理。结论:以银离子敷料为主早期干预能够有效促进切口愈合、改善生活质量。 王红玫 陈壮威 吴剑斌 彭翌 黄晓曦关键词:乳腺癌手术 切口愈合 湿性敷料 银离子敷料 福建省2015—2018年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的流行病学分析及模式探讨 被引量:18 2020年 目的分析福建省2015—2018年农村妇女乳腺癌筛查结果,探讨乳腺癌筛查模式。方法对福建省35-64岁农村妇女提供乳腺癌筛查,以彩色超声(彩超)为初筛方式,发现可疑者转诊乳腺X线检查,彩超及乳腺X线4-5级者行病理学确诊。结果 2015—2018年乳腺癌发病率分别为56.96/10万、94.41/10万、71.61/10万、73.05/10万,乳腺癌发病高峰年龄段为(46-55)岁,2015—2018年份原位癌构成比呈现上升趋势。彩超的灵敏度为79.06%、彩超异常行乳腺X线检查的灵敏度为91.88%。结论乳腺癌筛查项目的乳腺癌发病率高于地区肿瘤登记发病率,原位癌构成比上升,说明筛查工作初见成效。基于乳腺彩超检查为主的筛查模式灵敏度高,是目前较为适宜的技术方案。 黄晓曦 黄欣欣 陈壮威 吴剑斌 王红玫关键词:乳腺癌 钼靶X线、超声及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协同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究钼靶X线、超声以及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协同应用价值。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1月—2017年11月在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医治的乳腺癌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钼靶X线、超声以及MRI进行诊断,对比3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情况。结果 MRI检查诊断其特异度92.86%、灵敏度88.57%、准确度91.43%均优于钼靶X线和超声诊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其特异度95.71%、灵敏度95.71%、准确度97.14%均优于MRI诊断,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3、2.467、2.121,P>0.05)。结论钼靶X线、MRI以及超声检查用于临床诊断早期乳腺癌疾病,其诊断效果良好,3种诊断方式均伴有不典型表现,但是此3种诊断方式同时存在不足之处,3种诊断方式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诊断准确性,具有应用价值。 吴剑斌 陈壮威 罗明敏 王红玫 张惠灏 黄晓曦关键词:MRI 超声 钼靶X线 乳腺癌 治疗Simon Ⅱb级男性乳房发育症两种不同手术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7 2020年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与乳晕旁切口手术在治疗SimonⅡb级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效果的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62例SimonⅡb级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Mammotome微创手术,对照组采用乳晕旁切口手术,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美学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和术后剧烈疼痛程度均明显少(短)于对照组(P<0.05)。无论观察组还是对照组,术后弹力绷带佩戴时间过短均会影响到术后乳房外观。结论对于治疗SimonⅡb级的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来说,Mammotome微创手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切口愈合时间快、疼痛感受程度低的优势。并且尽量延长弹力绷带佩戴时间,可以改善乳房外观。 王红玫 吴剑斌 黄晓曦 陈壮威 周作福关键词:男性乳房发育症 胸苷酸合成酶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胸苷酸合成酶(thymidylate synthase,TS)的表达水平,评估TS作为5-氟尿嘧啶(5-FU)化疗敏感性的判断指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4例乳腺癌组织和40例乳腺非癌组织中TS的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各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①TS低表达率为55.3%(52/94),高表达率44.7%(42/94),与良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②随着乳腺癌病理组织学分级的程度增加,TS表达水平有明显增高趋势。Ⅰ级与Ⅲ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7.8756,P<0.01);TS表达与病人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TS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为26.5%,TS低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为58.7%。TS低表达组的生存期及5年生存率均高于TS高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组织中TS的表达与病人对5-FU化疗敏感性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5-FU化疗敏感性及预后的指标。 黄晓曦 吴剑斌 赵帅 张智滔 高凌云关键词:乳腺癌 胸苷酸合成酶 5-氟尿嘧啶 免疫组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