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今
- 作品数:48 被引量:110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发生与治疗被引量:2
- 2007年
- 吴学今
- 关键词:脉络膜新生血管病因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分析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 观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的特征,探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与黄斑病变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对135例(249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结果 199只未经治疗眼中,正常2眼占1%;I期63眼占31.7%,其中黄斑区染料积存17眼;Ⅱ期41眼占20.6%,其中黄斑区染料积存17眼;Ⅲ期51眼占25.6%,其中黄斑区染料积存42眼;Ⅳ期34眼占17.1%,其中黄斑区染料积存20眼;Ⅴ~Ⅵ期8眼占4%,其中黄斑区染料积存2眼。糖尿病黄斑病变发生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不同时期,发病率为55.4%。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分期和糖尿病黄斑病变的早期诊断均敏感、可靠,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黄斑病变的治疗和预后评价的可靠依据。
- 肖秀林刘路宏吴学今白海琴
- 关键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治疗(附2例报告)
- 目的:找出治疗合并视网膜脱离的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的最佳方法。方法:对2例合并有球形视网膜脱离之脉络膜血管瘤者,先采取巩膜外冷凝排出视网膜下液术,再联合 TTT
- 吴学今张九明
- 文献传递
- 药物辅助经瞳孔温热疗法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疗效探讨
- 2008年
- 目的:探讨药物辅助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治疗渗出型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疗效。方法:设联合组和TTT组,两组均行TTT治疗,运用810nm激光治疗仪,光斑直径:1~3mm。时间:每点60s。能量:随病人的屈光间质、光斑大小及出血量的多少进行调整。以照射区域轻度发灰为限。治疗范围:根据脉络膜新生血管(CNV)的大小,采用1~4个光斑覆盖。联合组于TTT治疗前后辅给维生素C、维生素E、锌制剂、活血化淤或滋阴明目中药等。结果:两组在CNV疗效上无明显差异(P>0.05);在TTT治疗后5~12个月视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在TTT治疗后13~28个月,联合组中视力提高及稳定者共占91.3%,高于TTT组(70.8%)。结论:TTT是治疗渗出型AMD的有效方法,将抗氧化剂和活血化淤或滋阴明目中药结合到TTT治疗中,可使TTT治疗后的患者视力提高及稳定保持更长时间。
- 吴学今刘路宏李敏杨捷
- 关键词: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渗出型经瞳孔温热疗法
- 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裂孔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78例
- 2008年
- 目的:观察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裂孔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疗效。方法:对裂孔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患者78例78眼,应用倍频532nm激光进行光凝,功率0·25~0·5W,光斑直径200~300μm,爆破时间0·1~0·2s。光凝后辅以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对视网膜脱离范围<1/2PD29眼,裂孔采用骑缘法封闭360°,脱离区外缘作光凝2圈。对视网膜脱离范围≥1/2PD49眼,先在脱离的视网膜外围作2~3圈"堤坝式"拦截光凝,辅以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待视网膜脱离范围缩小,随之缩小光凝包围圈,直至达裂孔边缘。结果:视网膜浅脱离78眼,激光治愈72眼,治愈率92·3%。视网膜脱离范围>2PD者,治愈率为50·0%。结论:激光治疗裂孔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非手术方法,辅以活血利水中药可促进视网膜下液的吸收。
- 吴学今李敏赵昕
- 关键词:激光中药视网膜浅脱离
- 39例高龄老人白内障术后前房出血的原因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吴学今李敏陈琦
- 关键词:高龄老人白内障手术前房出血
- 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临床观察(附6例报告)被引量:2
- 2003年
- 吴学今赖小玲白海琴
- 关键词:急性视网膜坏死葡萄膜炎
- 氩激光防止玻璃体再出血的疗效观察
- 2001年
- 吴学今李敏
- 关键词:玻璃体出血再出血氩激光
- 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治疗(附2例报告)
- 2007年
- 吴学今张九明
- 关键词:孤立性脉络膜血管瘤浆液性视网膜脱离经瞳孔温热疗法视网膜下液巩膜外冷凝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早期检查与随访治疗被引量:1
- 2008年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是小儿致盲的主要原因。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们对158例胎龄≤34周和(或)体重≤2000g的早产儿从出生后第4~6周开始进行了散瞳眼底检查,并对发现的ROP患儿进行了为期12~30周的随访,对其转归过程进行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 刘路宏李敏吴学今赵昕
- 关键词:新生儿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