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富宁
-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市人民政府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编制工作思考被引量:2
- 2005年
- 防汛预案的编制、修订、完善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作,与防汛抗旱的其他各项工作密切相关,历年来是各级防汛部门、水利部门提前部署、狠抓落实的重点之一。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本着立足现实、针对问题、面向未来、加强保障的方针,从预案的可操作性、实用性、系统性、联动性、前瞻性入手, 将预案的编制工作纳入正规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的轨道,为快速建立北京市的防汛应急预案体系奠定了基础。
- 吴富宁
- 关键词:防汛防汛预案水利部门制度化建设防汛抗旱
- 浅谈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编制被引量:5
- 2007年
- 防汛预案的编制、修订、完善是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与防汛抗旱的其他各项工作密切相关,历年是各级防汛部门提前部署、狠抓落实的重点之一。本文重点阐述了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的体系结构、预案中的若干核心要素,并对加强预案编制工作提出建议,为快速建立全市的防汛应急预案体系提供参考。
- 吴富宁
- 关键词:防汛应急预案
- 浅谈北京市防洪减灾思路向安全迎汛理念的转变
- 2009年
- 本文简要总结了北京市防洪减灾工作思路的转变过程,重点针对近年来城市防汛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介绍了当前以安全迎汛理念指导防汛工作的新思路,详细阐述了安全迎汛的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和社会体系,并对进一步继续深化和实践安全迎汛工作的新思路提出了建议。
- 吴富宁
- 关键词:防洪减灾
- 气象灾害风险预报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大气环流变化异常,热带风暴、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极端气象灾害呈多发趋势,给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带来严重威胁。据统计,在诸种自然灾害中气象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最大,
- 吴富宁
- 关键词:灾害风险全球气候变暖大气环流变化生命财产热带风暴暴雨洪涝
- 北京市防汛预报预警及其响应模式的设计与思考
- 2009年
- 针对北京水灾危害及其特点,分析了目前以"事件"为核心的防汛应急管理问题,对现有应急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提出了"汛情预报及戒备响应"和"汛情预警及事件响应"两级响应模式,强化了汛情预报阶段的控制和管理,旨在构建以"风险"为核心的应急管理模式,为有效处置、减轻或避免水灾危害和不利影响提供方案。
- 吴富宁
- 关键词:防汛预报预警
- 气象灾害系统中的三级响应机制探究
- 2008年
- 从气象灾害内在的发生、发展规律出发,预先或及时掌握灾害演变过程是防灾减灾取得成效的关键。本文针对气象灾害系统的成灾特点,分析了气象灾害系统应急管理要点,提出了预报响应、预警响应和事件响应三级响应机制,强化气象灾害预报阶段的控制和管理,为有效处置、减轻或避免灾害和不利影响提供方案。
- 吴富宁刘洪伟
- 关键词: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 北京城市水灾管理战略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一、北京城市水灾管理现状
1.水灾危害
北京市地处山前迎风带,两部、北部和东北部群山环绕,特殊的地形特征和气候条件,决定了该地区是暴雨多发区。特别是近10年,城市化进程加快.特殊的地貌使城市热岛效应凸显,局地突发性天气特征明显,短时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异常增多。因暴雨发生发展多受本地地貌影响,生成速度快,造成积涝灾害快。
- 吴富宁
- 北京市安全迎汛应急体系研究
- 2007年
- 为全面提升北京防汛抗旱突发事件的安全保障能力,争取最有效、最科学的利用好雨洪资源,力争多蓄水,实现北京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人水和谐,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提出了“安全迎汛”新的工作理念,变“防”为“迎”,全面构建安全迎汛应急管理体系。
- 吴富宁
- 关键词:安全保障能力应急体系应急管理体系防汛抗旱可持续利用雨洪资源
- 气象灾害系统成灾分析及应急管理被引量:6
- 2009年
- 近年.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大气环流变化异常,热带风暴、暴雨洪涝、高温干旱等极端气象灾害呈多发趋势。另一方面,生态退化反映出经济社会面临气象灾害的脆弱性日益明显.小灾很快变成大灾;同时经济社会的复杂性使得次生和衍生灾害呈现放大效应,成灾就意味着巨大的损失。气象灾害损失在全国自然灾害损失中一直占较大比例,对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和谐发展带来严重威胁。
- 吴富宁刘洪伟
- 关键词:气象灾害应急响应
- 防汛预案智能化实施平台的研究初探被引量:3
- 2006年
- 针对预案文本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实施不连续、信息传递慢、工作分散等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网络的防汛预案智能化实施平台。该平台将预案电子化、网络化、智能化,从预案的实施步骤入手,基于各类基础信息数据库,将实时网络数据库、在线信息处理和计算机智能等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构建了智能交互式的预案运行模式;和应急值班工作结合起来,将已有的网络信息系统、网络办公系统、计算机智能等技术集成一体,并提供人工参与操作,构建了基于计算机网络支持的智能化办公模式。最终实现预案实施和办公流程的有机结合,使其真正发挥作用,为防汛预案的快速有效实施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同时也大大提升了应急管理的水平。
- 张平平刘雅玲吴富宁
- 关键词:防汛预案智能化信息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