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惠凡
- 作品数:18 被引量:162H指数:9
- 供职机构:北京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从冲突到协作:新媒体时代环境传播的挑战与转型被引量:1
- 2018年
- 新媒体时代,得益于"公民新闻"的兴起,环境传播实现了全民参与,并且在时效性上取得了极大突破。"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使得环境传播中出现了多样化声音,同时也存在着信息失真的风险。对此,媒体要在信息传播中加强对公众的议程设置和框架设定,引导公众讨论和思考的方向;政府要善于利用媒体的桥接作用,增强自身在环境传播中的影响力和引导力,为城市形象塑造乃至国家形象塑造提供正面的话语形态。
- 吴惠凡
-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传播
- 传媒“社会责任理论”的现实困境被引量:9
- 2010年
- 20世纪40年代末,随着媒介垄断的加剧和商业化的泛滥,人们开始反思传统的新闻自由主义理论,一个强调媒介责任和义务的"社会责任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主张通过新闻界的自律、政府的干预和公众的监督,促使新闻界实现负责任的自由。然而,在这一看似行之有效的体系下,依然存在着诸多理论和实践层面的困境,包括对责任的界定存在分歧,自由与责任之间难于权衡,新闻界的自律面临挑战,理论向中国的移植面临"本土化"问题,以及技术的进步导致责任主体发生变化,等等。
- 涂光晋吴惠凡
- 关键词:社会责任理论传媒
- 融媒体时代新闻实务教学的创新与思考被引量:13
- 2017年
- 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实践对新闻传播人才的能力和素养提出了全新要求,由此带来新闻传播教育领域的全面改革与调整。文章以为,作为同媒介实践联系最为紧密的新闻实务教学,其在教学理念、目标、方法、手段、平台、资源等方面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创新和调适,在"一专多能"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指导下,逐渐探索形成以兴趣为主导的互动型课堂模式,理论与实践"两翼齐飞"的教学体系,以及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路径。
- 吴惠凡
- 关键词:融媒体媒介融合新闻实务教学
- 城市文化传播的符号及策略被引量:9
- 2017年
- 城市文化是城市居民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由一连串象征性符号组成的表意系统。在传播城市文化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社会和历史因素,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的独特内涵,找准城市文化的核心价值元素,明确城市文化定位,因地制宜,为城市量身定制精准的符号策略、修辞策略和媒体策略,传播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促进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发挥各类传播媒介特别是新媒体工具在城市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
- 吴惠凡
- 《新民周刊》研究
-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媒介市场的变革,一批以深度报道、深入分析、深刻思考见长的新闻周刊相继出现,并逐渐成长为一股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媒介力量。
作为这批新锐周刊的典型代表,于1999年1月...
- 吴惠凡
- 网络公民的启蒙与觉醒:从话语重构到政治参与被引量:9
- 2015年
-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应用的更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交流与沟通方式,为各类民间话语提供了呈现渠道,也为网络公民的觉醒起到了动员和启蒙作用,民众的社会心态和行为模式由此发生了一系列转变。随着人们的表达意识、权利意识、监督意识、批判意识、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民间话语形态逐渐渗透到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我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以及公民社会特别是网络公民社会的崛起提供了重要契机。
- 吴惠凡
- 关键词:网络公民政治参与政治民主化
- 社会化媒体的表达主体及行为特征辨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社会化媒体是基于用户社会关系的内容生产与交换平台,是人们用来分享经验、见解、观点和意见的传播工具。随着P2P、RSS、SNS、Widget等技术的发展,社会化媒体的形式不断丰富,新兴的媒体用户人数日趋增长,范围日渐扩大,呈现出多元化的身份属性、模糊化的身份标签、分众化的聚合模式、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多样化的表达心态等特征,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沟通方式,对人际关系的维护模式和社会架构的组成形态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吴惠凡
- 关键词:社会化媒体WIDGET网络暴民分众化网络言论
- 新中国文科高等教育的“工作母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学探索与贡献被引量:3
- 2012年
- 中国人民大学在命名组建之初,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在专业设置、师资培养、教材编写、制度建设以及办学理念等方面,始终顺应国家建设的需要,在实践中探索出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教学科研机制,成为全国其他文科高等院校学习的模板,担当了新中国文科高等教育"工作母机"的角色,为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建立作出了卓著贡献。
- 吴惠凡
- 关键词:文科高等教育
- 媒介融合背景下意见表达方式的变化与反思被引量:13
- 2013年
-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以及传媒改革的推进,各类媒介之间的融合趋势不断凸显,意见表达方式呈现出叙事与议论并重、文字与声画并用、传统语言与网络语言并存的新特点,改变了传统的传播模式和传播文化,在促使人们发言方式更为多元化的同时,也带来了无序化、群极化等一系列问题。对此,政府的规范、媒体的引导和个人的自律都是不容忽视的因素。
- 吴惠凡
- 关键词:媒介融合社会化媒体网络舆论
- 媒介融合背景下意见性信息的传播与整合
- 吴惠凡
- 关键词:媒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