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水忠
- 作品数:8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西藏羌塘北部上二叠统热觉茶卡组类动物群的特征被引量:3
- 2009年
- 西藏羌塘北部热觉茶卡组的类动物群共3属11种(不含未定种),包括:Palaeofusulina sinensis Sheng,P.fusiformis Sheng,P.nana Likharev,P.laxa Sheng,P.wangi Sheng,P.minima Sheng et Chang,P.simplex Sheng et Chang,Parananlingella ac-ervula(Sheng et Rui),Reichelina changhsingensis Sheng et Chang,R.pulchra K.M.-Maclay,R.gaqoiensis Wang,Sheng etZhang。根据类沿剖面的分布,建立了Palaeofusulina带,由下至上划分为2个亚带:Palaeofusulina minima亚带和Palaeo-fusulina sinensis亚带。该类化石带属种丰度高,所含的类动物群属华夏特提斯型分子,为晚二叠世的代表分子和典型分子,与中国华南长兴阶类化石带可进行对比。
- 陈寿铭程立人吴水忠朱永山
- 黔南地区中泥盆统高分辨层序地层研究被引量:3
- 1996年
- 在生物地层和岩石地层研究的基础上,通过露头层序地层分析和测井资料层序地层分析,应用米兰柯维奇旋回的原理,对测井曲线进行快速富里埃变换成高分辨频谱曲线的计算机处理,对黔南地区中泥盆地层进行详细研究,识别出4个层序和21个高分辨率层序,并计算出它们的沉积速率和持续时间。
- 吴如灼吴水忠
- 关键词:中泥盆世层序地层海平面变化
- 西藏羌北地区石炭纪■类动物群及其分带被引量:7
- 2007年
- 西藏羌北地区石炭纪■类动物群是笔者等于2004年首次发现的,并将动物群所在层位建立了瓦垄山组,该套地层中产大量的■类化石,种属多,分布连续。经研究,自下而上建立6个■类化石带:(1)Eosta ffella mosquensis带,(2)Millerella-Eostaf fella带,(3)Pseudostaf fella-Eostaf fella带,(4)Pro-fusuliena带,(5)Fusulina-Fusulinella带,(6)Protriticites-Triticites带。该套含竹蜓类化石地层的发现,为研究羌北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活动提供了信息,也为研究该区石炭纪地层、古生物、生物古地理、区域性地层划分和对比提供了依据。
- 程立人陈寿铭张以春吴水忠
- 关键词:石炭系
- 西藏羌塘中部地区Polydiexodina类动物群被引量:5
- 2005年
- 描述了采自西藏羌塘中部地区■类化石的一部分,计7属13种,分属4科,两超科。其中Polydiexodina5种,含2新种。■类动物群面貌与Neoschwagerina带相当,确定产Polydiexodina地层的形成时代属中二叠世茅口期。扩大了Polydiexodina的分布范围,为较大区域性地层的划分、对比提供了生物依据,也为研究古生物地理分区提供了新资料。
- 程立人李才张以春吴水忠
- 关键词:TING类动物群二叠世茅口期化石
- Cordylodus proavus-Cordylodus lindstromi的线系进化
- 1997年
- Cordyloduslindstromi不是从Cordylodusintermedius进化而来,也不是从Cordy-loduscaboti演化来的,而是从Cordylodusproavus直接进化的,中间经过两次突变C.proavusdeformisn.subsp.和C.proavusambiguusn.subsp.,而达到C.prolindstromi,再由此而演化成C.lindstromi。上述过程是在同一海侵期内,同一地区连续发生的线系进化。由此可见,标志奥陶系底界的C.
- 赵达吴水忠
- 关键词:牙形石奥陶纪
- 西藏羌北地区石炭纪地层的发现被引量:11
- 2006年
- 西藏羌北地区从未发现过有可靠化石依据的石炭纪地层。在西藏1∶25万玛依岗日幅区域地质调查中,于原侏罗系分布区内,发现了一套厚度大于298·05m的以碳酸盐岩为主夹碎屑岩地层。碳酸盐岩中含丰富的Eostaffella、Pseudoendothyra、Milleralla、Ozawainella、Pseudostaffella、Profusulinella、Fusulina、Fusulinella、Triticites、Protricites等,属于典型的石炭纪分子。虽未见顶、底,但它是羌北地层分区的唯一一处有可靠化石依据的石炭纪地层,故建立瓦垄山组(C1-2w)。
- 程立人陈寿铭张以春吴水忠
- 关键词:石炭纪地层筵类
- 幕府山(Mufushanella)在西藏申扎地区中二叠统的发现被引量:2
- 2005年
- Mufushanella是陈旭教授 1964年创立的,以侧坡内凹、外部壳圈具列孔区别于Nankinella。该属成立与否曾有多人讨论过,争论焦点在于建属时所谓列孔是否与隔壁孔一样,有待进一步证实。采自西藏申扎地区的标本证实了确实是列孔。而且在外部壳圈两列孔之间发育有类似拟旋脊状暗色物质聚集,可能是拟旋脊的“雏形”。并建立新种Mufushanellanankinellaeformissp.nov.
- 程立人张予杰张以春吴水忠
- 关键词:中二叠统化石
- 内蒙古中部早石炭世地层的发现及类动物群
- 内蒙古中部达尔罕茂明安旗北,中蒙边境满都拉南行格宝木太出露一套由碎屑岩夹石灰岩的海相地层。其上部为各种砂板岩,少量砾岩,以不含灰岩为特征,厚度大于1 682m。下部各种砂板岩,以含凝灰岩夹石灰岩为特征,厚度大于825rn...
- 吴水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