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佐
- 作品数:6 被引量:383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陆地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过程模型研究综述被引量:102
- 2004年
- 陆地生态系统净第一性生产力的模拟已从统计模型发展到过程模型时代。过程模型从机理上对植物的生物物理过程以及影响因子进行分析和模拟,理论框架完整,结构严谨。论文从植物器官、个体、冠层、景观以及区域等不同尺度对过程模型进行分析。近年来,由于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使得遥感过程模型融合了遥感及时、准确、宏观、多尺度的优势而成为当前生产力模型的主攻方向。遥感过程模型可实现生态系统NPP的及时模拟和动态监测,便捷、准确地反映NPP的时空变化格局。而在NPP建模过程中,尺度转换是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不同尺度模型间扩展时,需要采取相应的数学手段进行尺度转换,同时遥感和GIS技术提供了尺度转换的有力工具。综观我国NPP研究的发展,起步晚、发展快是其特点。虽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过程模型的建模方面还很不足,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 冯险峰刘高焕陈述彭周文佐
- 关键词:陆地生态系统
- 南京市城市绿地现状遥感分析被引量:96
- 2002年
- 应用 TM影像对南京城市景观生态格局进行研究并对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为了提取正确的生态绿地专题信息 ,对提取的方法进行了探讨。研究中尝试用 NDVI波段及其它波段组合对南京城市植被进行解译 ,效果较好。研究结果表明 ,南京生态绿地分布很不平衡。紫金山区的林地占主体 ,而繁华的中心城区 ,生态绿地相对总体绿地来说占据的面积很少。
- 周文佐潘剑君刘高焕
- 关键词:城市生态绿地城市生态系统遥感分析
- 基于GIS的我国主要土壤类型土壤有效含水量研究
- 土壤有效含水量/(AWC/)在研究区域土壤湿度和灌溉管理、农业生态区划和评价作物生长潜力、模拟因受经济因素和气候变化影响的全球土地覆盖变化等方面有重要作用。通过实验的方法获得土壤有效含水量数据,不仅费用高、耗时多,而且往...
- 周文佐
- 关键词:土壤有效含水量
- 文献传递
- 土壤有效含水量的经验估算研究——以东北黑土为例被引量:50
- 2003年
- 土壤有效含水量(AWC)是评价土壤抗旱性、水资源规划和管理以及指导灌溉的重要依据。对土壤AWC进行经验估算,是一种有效方法。文章首先介绍了土壤有效含水量(AWC)的概念、计算方法、经验估算建模的依据及意义,并分析了土壤AWC与土壤其它特征因子如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重等的相互关系,对国外已有的经验估算的统计模型及其建模思路进行了介绍。其次,运用统计技术,对我国东北黑土土壤AWC进行了经验估算研究并建立相应的估算模型。结果表明,土壤质地组成及有机质含量为与东北黑土AWC有着密切关系的理化参数,运用它们所建立的土壤AWC估算模型是比较简单而且可行的。
- 周文佐刘高焕潘剑君
- 关键词:有效含水量AWC抗旱性统计模型黑土
- 我国主要土壤供钾能力的综合评价被引量:62
- 1999年
- 本文应用生物耗竭法并结合化学方法对我国11种主要土壤的供钾能力做了综合评价。研究表明:(1)土壤耗竭后,交换性钾的“最低值”出现的时期及绝对量大小,因土壤类型不同而异。土壤交换性钾亦存在“利用率”或“有效度”问题。“最低值”是土壤的重要供钾特性之一。(2)随着耗竭次数的增加,土壤非交换性钾在达到“最低值”后又回升,至耗竭结束,11种土壤大都接近甚至超过了耗竭前水平,认为是1mol/L热HNO3不能提取钾大量释放所致。(3)耗竭条件下,作物吸收的钾主要来自于非交换性钾,且以1mol/L热HNO3不能提取钾为主,该组分的钾仍属非交换性钾而非矿物钾。(4)2mol/L冷HNO3法提取的有效钾与作物吸钾量间的相关性最好,且该法操作简便、快速,适于水、旱田土壤钾素的测定。根据有效钾含量并结合交换性钾的“最低值”,对我国11种主要土壤的供钾能力进行了初步分级。
- 杨振明周文佐鲍士旦史瑞和
- 关键词:供钾能力有效钾土壤综合评价
- 应用TM影像分析南京城市生态绿地格局被引量:31
- 2002年
-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南京城市生态绿地格局进行分析研究。研究中试用NDVI波段及其它波段组合对南京城市植被进行解译 ,效果较好。研究结果表明 ,南京生态绿地分布很不平衡。
- 周文佐潘剑君房世波姜小三
- 关键词:生态绿地遥感图像城市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