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璟

作品数:8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山市博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儿童
  • 4篇学龄
  • 3篇影响因素
  • 2篇学龄儿童
  • 2篇学龄前
  • 2篇干预
  • 1篇调查及对策
  • 1篇多动行为
  • 1篇多动障碍
  • 1篇心理行为
  • 1篇性早熟
  • 1篇学龄前儿童
  • 1篇婴幼
  • 1篇婴幼儿
  • 1篇幼儿
  • 1篇早期干预
  • 1篇知信行
  • 1篇筛查结果
  • 1篇视力
  • 1篇视力筛查

机构

  • 8篇中山市博爱医...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作者

  • 8篇周璟
  • 3篇高建慧
  • 3篇施玉麒
  • 3篇邓成
  • 3篇叶春红
  • 3篇严学勤
  • 3篇曾洁
  • 3篇何淑华
  • 2篇廖艳
  • 2篇冯华俊
  • 2篇陈昂
  • 2篇顾莉萍
  • 2篇高丽韶
  • 2篇李璟
  • 2篇张翠梅
  • 1篇上官予梅
  • 1篇鲍秀兰
  • 1篇杨博
  • 1篇顾丽萍
  • 1篇吴巧珍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 1篇中国处方药
  • 1篇中国妇幼卫生...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4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20327例6岁儿童视力筛查结果与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分析幼儿园在园6岁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做好中山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9年4—10月随机抽取中山市全市24个镇区243间幼儿园在园6岁儿童20327名,采用美国伟伦双目验光仪检查并分析筛查结果;对受检儿童家长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用眼卫生习惯,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异常检出率为11.8%,异常以散光(77.5%)为主,其次为近视(6.8%);城、镇儿童视力异常检出没有统计学差异(χ^2=0.000,P>0.05),男、女童视力异常检出也没有统计学差异(χ^2=1.985,P>0.05);电子屏幕时长、挑食习惯是儿童视力异常的影响因素(χ^2=8.962;χ^2=6.398,P<0.05),参加课余兴趣班的儿童更易发生视力异常(OR=1.379,CI:1.124~1.692)。结论守护儿童眼健康需依托医疗机构、家庭配合,在保证儿童均衡饮食的前提下,做好健康用眼指导,避免用眼时间叠加。
谢洁妍严学勤曾洁周璟刘庆嘉
关键词:儿童视力筛查影响因素
婴幼儿健全人格培养的临床跟踪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干预对培养婴幼儿健全人格的影响,为儿童的优育优教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7年9-12月出生于中山市并在中山市博爱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的正常新生儿88人,随机分为干预组46例,对照组42例。两组均定期随访,干预组除一般养育指导外,由经培训的专业人员负责进行健全人格培养的个体化指导,并定期组织培训课程的学习等。在婴儿1~4个月和2.5~3岁完成儿童气质量表,2.5~3岁时采用幼儿人格发展趋向量表(Personality Tendency Scale for Children,PTSC)、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Achenbach Children's Behavior Check List,CBCL)、婴幼儿智能发育量表(Children's Developmental Center of China,CDCC)等标准化工具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PTSC(t=4.276,P<0.001)、CDCC[智力发育指数MDI(t=4.775),运动发育指数PDI(t=2.559),P均<0.05]的各项平均分及气质特点(χ2=17.636,P=0.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的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综合干预能显著促进婴幼儿健全人格的发展,0~3岁是培养婴幼儿健全人格的关键时期。
何淑华高建慧邓成顾莉萍何婉懿施玉麒李璟张翠梅廖艳叶春红吴涛冯华俊周璟鲍秀兰
关键词:健全人格早期干预气质婴幼儿
中山市常住儿童各年龄组维生素D缺乏状况调查及对策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中山市常住儿童各年龄组维生素D缺乏状况的调查及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20月的12月进行体检并筛查维生素D缺乏的儿童10120例,收集其基本资料以及血清25(OH)D水平。比较不同年龄组儿童血清25(OH)D水平的差异,以及血清25(OH)D水平与性别的关系。结果本次纳入研究的10120例观察对象中,共有男5302例,女4818例。将5840例0~3岁的儿童纳入婴幼儿组,3531例3~7岁儿童纳入学龄前期组,749例7~14岁儿童纳入学龄组。10120例研究对象中,共有1594例维生素D缺乏,3482例维生素D不足,5044例维生素D充足,分别占15.75%、34.41%和49.84%。三组患儿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和维生素D充足的比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龄组儿童维生素D缺乏比例最高,维生素D充足比例最低。不同性别儿童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不足和维生素D充足的比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山市0~14岁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缺乏和不足的比重较大。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与性别的相关性不大,而与年龄相关。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差异较为显著,应引起重视。可适当加强对年长儿童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筛查与管理。
周璟
关键词:维生素D学龄儿童
预防学龄儿童近视发生发展知信行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预防学龄儿童近视发生发展中知信行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0年3月随机抽取辖区内3所小学,随机抽取每所学校三年级的学生50名、家长50名、教师10名进行用眼知识调查。小学生当场答卷,家长调查问卷由学生带回家中,家长独立完成。教师由被调查学校的代课老师答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用眼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3个维度。将纳入研究的学生、家长和教师分层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纳入学生75名,家长75名,教师15名。对照组不进行特殊处理,观察组进行知信行干预。1年干预结束后,再次进行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不同时段、不同分组的调查结果,包括用眼卫生知识、态度和行为3个维度,以及近视率和视力维持良好率。结果纳入研究时,两组研究对象对用眼卫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研究对象中学生的近视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随访1年结束后,接受知信行干预的观察组研究对象,其眼卫生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学生近视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视力维持良好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学生视力维持良好率82.67%(P<0.05)。结论将知信行模式应用于学龄儿童、家长和教师,能够有效强化实施对象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认知程度,增强学生、家庭和学校在预防近视工作中的配合,有利于降低学龄儿童近视率,对维持甚至提升视力具有积极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周璟杨博曾洁叶晶
关键词:学龄儿童近视
中山市3-6岁儿童心理行为问题调查及应用
高建慧何淑华邓成顾莉萍叶春红陈昂施玉麒刘玉玲廖艳何晓玲吴巧珍周璟张翠梅李璟高丽韶
所属科学技术领域:项目涉及儿童保健、神经心理行为发育、康复医学、流行病学、教育学及管理学。主要技术内容:依托医疗、教育、社会团体共同合作的平台,严格按照分层整群抽样,抽取中山市11个镇区66所幼儿园3-6岁幼儿13196...
关键词:
关键词:儿童心理行为
中山市学龄前儿童体质状况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了解中山市学龄前儿童体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学龄前儿童体质提升干预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幼儿部分)》对中山市各镇区1 274名学龄前儿童进行形态、身体素质的测查及评级。对儿童家长开展儿童体质相关影响因素询问式问卷调查。结果学龄前儿童总体评分为合格及以上的占94.4%,其中优秀率为16.6%;男、女童优秀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递增,合格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降低(χ~2值分别为10.23,12.50,P值均<0.05);超重肥胖儿童体质综合评级较非超重肥胖儿差,不合格率较高,优秀率较低(P值均<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儿童患病情况、出生孕周、户外活动时间、课余兴趣班、挑食、睡眠质量对儿童体质优秀率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94.23,11.61,33.46,56.89,47.68,12.47,P值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每周课后兴趣班学习频率与儿童体质优秀率呈负相关(OR=0.30,P<0.05)。结论在保证儿童摄入营养均衡的前提下,教育部门应制定并给予儿童科学的、个性化的运动干预,儿童健康养护人及托幼机构需共同保障儿童户外活动时间、内容及运动量,减轻学习负担,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多维度、全方位促儿童体质水平进一步提升。
谢洁妍严学勤曾洁曾倩周璟陈霞
关键词:体质
中山市儿童性早熟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广东省中山市城区儿童性早熟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旨在为性早熟的预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对中山市符合条件的73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由3名专科医师进行质量控制,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描述中山市儿童性早熟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中山市儿童性早熟发生率为1.5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量服用营养滋补品、使用成人化妆品和很少运动是女童发生性早熟的危险因素。结论中山市性早熟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应根据目前的国情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做到合理膳食,避免大量服用营养滋补品,正确对待市面上的成人化妆品,劳逸结合,鼓励儿童多参加运动。
严学勤上官予梅冯华俊周璟
关键词:儿童性早熟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中山市学龄前儿童多动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17
2012年
目的:调查中山市学龄前儿童多动行为的发生率以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从中山市11个镇区66所幼儿园抽取在读3~6岁学龄前儿童,用Conners简明症状问卷、家庭环境量表和一般情况表调查,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放问卷13 196份,收回有效问卷12 804份,问卷有效率97.03%,有14.05%的学龄前儿童存在多动行为问题。其中男童占17.10%,女童占10.50%(χ2=111.36,P<0.001);随年龄增长多动行为有所下降(χ2=10.61,P<0.01)。儿童年龄、性别、家庭主要管教方式、母亲与孩子相处时间、孕期情绪,家庭环境的矛盾性、独立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等因素与儿童多动行为问题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目前中山市学龄前儿童的多动行为问题较普遍,预防和矫治要综合考虑儿童个体、家庭、社会三方面因素。
何淑华施玉麒邓成顾丽萍陈昂周璟叶春红高丽韶高建慧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多动行为影响因素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