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立义

作品数:46 被引量:140H指数:7
供职机构:海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缺损
  • 9篇骨折
  • 9篇股骨
  • 7篇组织缺损
  • 6篇软组织
  • 6篇软组织缺损
  • 6篇皮瓣
  • 6篇内固定
  • 5篇四肢
  • 5篇外科
  • 5篇细胞
  • 5篇基质
  • 4篇引流
  • 4篇手术
  • 4篇显微外科
  • 4篇近端
  • 4篇股骨近端
  • 3篇蛋白
  • 3篇胸椎
  • 3篇引流技术

机构

  • 30篇江西省人民医...
  • 6篇海南医学院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5篇海南医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理工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46篇周立义
  • 28篇董谢平
  • 21篇袁中平
  • 12篇付旸
  • 11篇沈录峰
  • 10篇何剑颖
  • 10篇贾丙申
  • 10篇纪志华
  • 9篇于鹏
  • 8篇廖卫华
  • 8篇付昆
  • 7篇肖强
  • 7篇柯雪蕾
  • 7篇王国文
  • 7篇帅小华
  • 7篇王锦程
  • 7篇吴小辉
  • 6篇冯子明
  • 4篇邓亮
  • 4篇李晨

传媒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3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中华显微外科...
  • 2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骨质疏松...
  • 1篇中华医院感染...
  • 1篇河北医药
  • 1篇江西医药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脊柱外科杂志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江西省第二届...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12
  • 7篇2011
  • 1篇2010
  • 11篇2009
  • 6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3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0
2016年
目的评价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临床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4月至2016年1月我院关节创伤外收治的科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60例,以关节镜检查结果作为标准,通过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将诊断结果与医师单纯临床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医师通过临床诊断,有48例患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41例部分断裂,7例全部断裂),12例患者正常。部分和全部断裂平均准确率为79.78%,假阴性率为23.5%。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患者,有53例患者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45例部分断裂,8例全部断裂),7例患者正常。部分和全部断裂平均准确率为88.56%,假阴性率为13.7%。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准确率高于医师单纯临床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成像技术诊断前交叉断裂较单纯临床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但仍存在漏诊的可能,需结合医师临床综合分析,从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贾丙申纪志华周立义于鹏付昆
关键词:前交叉韧带损伤关节镜
经改良胸骨柄入路行上胸椎手术7例报告
目的探讨上胸椎病变经改良胸骨柄入路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临床7例上胸椎病变患者,2例结核,5例椎体肿瘤;T1椎体3例,T2椎体2例,T3椎体1例,T4椎体1例;采用经改良胸骨柄入路切除椎体病灶。结果 7例患者获得随...
冯子明董谢平袁仲平帅小华王国文付旸周立义
文献传递
动态腕部支具
一种动态腕部支具,由起分流应力作用的硬质护具和起缓冲应力作用的软质内垫构成;其中硬质护具包括固定于手部的手掌护具和固定于前臂的前臂护具;手掌护具与前臂护具之间在腕关节处相邻,两者以软质内垫相连系但在腕关节中立位时互不接触...
董谢平周立义沈录峰何剑颖肖强袁中平吴小辉王锦程
游离皮瓣修复四肢复杂性组织缺损
目的报道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游离皮瓣修复四肢复杂性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应用皮瓣、肌皮瓣、骨皮瓣,通过游离移植的方法,修复四肢严重创伤所致的软组织缺损、肌腱及骨质缺损或外露。结果临床应用移植皮瓣64个,全部成活。随访3...
周立义柯雪蕾董谢平袁中平廖卫华
关键词:组织缺损游离皮瓣修复
文献传递
PFNA联合抗骨质疏松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PFNA手术并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后的疗效。方法:2012年8月到2013年8月期间1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手术,并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1年。并统计分析VAS评分、TAD值,骨密度及Ha...
贾丙申于鹏纪志华周立义付昆
关键词:骨质疏松股骨粗隆间骨折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后路内固定治疗
目的回顾性研究我科2002—2007年收治的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病例16例,探讨后路融合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16例寰枢椎不稳患者经后路手术治疗,其中Apofix椎板夹技术5例,寰枢椎经...
董谢平沈录峰袁中平周立义熊龙
文献传递
骨髓基质细胞源性神经活性蛋白的提取与纯化的实验研究
第一部分骨髓基质细胞的培养和鉴定 目的:在体外培养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onemarrowstromalcells,BMSCs),观察其其形态特征和分类并鉴定。 方法:取幼年SD大鼠骨髓,分离培养BMS...
周立义
关键词:条件培养液神经活性物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
文献传递
VSD负压引流技术在四肢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四肢软组织缺损应用VSD负压引流技术后的疗效。方法 :2007年8月-2008年2月选择四肢软组织缺损且不能一期手术闭合创面病例10例,彻底清创后,应用VSD敷料覆盖创面,持续负压引流。结果 :术后7—9天...
付旸董谢平袁中平周立义廖卫华李晨邓亮
文献传递
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后路内固定治疗
目的回顾性研究我科2002—2007年收治的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病例16例,探讨后路融合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 16例寰枢椎不稳患者经后路手术治疗,其中 Apofix 椎板夹技术5例,寰枢...
董谢平沈录峰袁中平周立义熊龙
关键词:创伤性寰枢椎不稳后路内固定植骨融合率植骨块经关节螺钉
文献传递
珊瑚羟基磷灰石负载含BMP-2纳米缓释微球体系促进人间充质干细胞骨形成的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珊瑚羟基磷灰石负载含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纳米缓释微球体系在促进人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 stem cells,hMSCs)骨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从骨移植患者中收集hMSCs,分离培养后使用BMP-2纳米微球作为载体,装载到珊瑚羟基磷灰石(coral hydroxyapatite,CHA)支架上。将CHA-BMP-2-hMSCs与CHA-hMSCs分别植入两组小鼠的L4和L5横向软组织中,10周后检测小鼠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活性,通过Western blot检测Runx2蛋白与骨桥蛋白表达水平,通过显微镜观察骨质生长情况。结果 CHA-BMP-2-hMSCs小鼠的支架上骨组织覆盖面积显著大于CHA-hMSCs小鼠,ALP活性显著高于非缓释组小鼠,骨钙素、Runx2蛋白与骨桥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非缓释组小鼠。结论 CHA-BMP-2-hMSCs缓释系统有利于在较长时间内诱导骨形成。
于鹏纪志华贾丙申周立义付昆
关键词:珊瑚羟基磷灰石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人间充质干细胞动物实验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