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美君
- 作品数:10 被引量:69H指数:4
- 供职机构:湘南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郴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经腹、经会阴及经阴道联合超声对妊娠晚期瘢痕子宫破裂风险的评估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讨经腹、经会阴及经阴道联合超声对妊娠晚期瘢痕子宫破裂风险的评估价值,以期寻找能准确预测子宫先兆破裂或子宫破裂的方法。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4月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瘢痕子宫孕妇(孕周≥34周) 200例,术前均采用经腹、经会阴及经阴道联合超声扫查,观察子宫下段肌层连续性、厚度等情况;孕妇行剖宫产术后,观察对比术前超声检查结果与术中诊断结果。结果所有病例最后经手术证实21例子宫先兆破裂,经腹法检测出11例子宫先兆破裂,诊断符合率为52.38%;经腹、经会阴及经阴道联合扫查法检测出19例子宫先兆破裂,诊断符合率为90.48%,两种方法预测先兆子宫破裂诊断符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经会阴及经阴道联合超声扫查能较好的显示子宫切口肌层等情况,提示子宫先兆破裂风险,对临床有较好的指导价值。
- 罗红缨鲍永慧周美君李丛辉颜林淋李红平唐薇薇李晓玲
- 关键词:经会阴超声经腹部超声经阴道超声先兆子宫破裂
- 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通畅性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诊断输卵管通畅性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0月至2021年6月湖南省郴州市湘南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医学科进行输卵管通畅度评估的12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在本院完成子宫双侧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和腹腔镜通液术检查,对比2组检查结果及安全性。结果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对输卵管通畅性诊断灵敏度为87.5%(14/16),特异度为94.2%(98/104),准确度为93.3%(112/120)。结论子宫输卵管四维超声造影对输卵管通畅度诊断准确度较高,可有效检出输卵管畅而不通和不通畅情况,且安全性较高,可为不孕症诊断提供可靠资料。
- 周美君肖雅丽
- 关键词:子宫输卵管疾病造影通畅性
- 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比较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对宫外孕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疑似宫外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阴道超声检查和腹部超声检查,将检查结果设定为A组(阴道超声)和B组(腹部超声),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包块类型、包块大小和包块结构的检查结果。结果阴道超声检查漏诊1例,确诊率为98.41%,腹部超声检查漏诊26例,确诊率为58.73%,两种检查方式确诊率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包块<2 cm阴道超声检出39例,检出率为65.90%,腹部超声检出2例,检出率为3.17%,对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运用阴道超声检测能够提升宫外孕早期确诊率,对于采取合理的措施降低宫外孕风险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
- 李红平鲍永慧周美君
- 关键词:宫外孕阴道超声腹部超声
- 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和特征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microcarcinoma,PTMC)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并分析其特征表现,评价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对PTMC的诊断实践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纳入的PTMC患者80例,应用微泡造影剂Sono Vue及对比脉冲序列(CPS)造影成像技术对患者进行检查,分析超声造影增强表现特征。结果:80例PTMC患者中,TIC曲线低、等、高增强所占比率依次为81.25%、11.25%、7.50%。PTMC结节的PI、AUC各值均低于正常组织,经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T、TTP各值低于正常组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IC曲线显示,中心区域较边缘区域增强统计比率为87.50%;中心区域较边缘区域更早的统计比率为75.00%;中心区域较边缘区域开始增强时间无较大差异者统计比率为5.00%。PTMC结节中心区域CEUS定量参数AT较PTMC结节边缘区域呈更高显示,PI、AUC各值低于PTMC结节边缘区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80例患者PTMC造影增强表现为向心性增强特征。结论:PTMC超声造影的增强模式以向心性增强特征为主要表现,诊断价值显著。
- 肖雅丽周美君
- 关键词:超声造影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
- 超声造影联合肿瘤自身抗体检测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
- 2024年
- 目的:研讨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联合7项肿瘤自身抗体检测对早期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自2021年10月~2023年10月60例早期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超声造影定量分析、7项肿瘤自身抗体检测、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联合7项肿瘤自身抗体检测诊断价值。结果: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和7项肿瘤自身抗体检测与病理结果之间均有显著差异。联合检测诊断优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和7项肿瘤自身抗体检测,更符合金标准;联合应用诊断的敏感度和准确性均显著高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和7项肿瘤自身抗体检测,指标对比明显,P<0.01;联合诊断截断值、敏感性最高,特异性最低,曲线下面积最高,与超声造影定量分析和7项肿瘤自身抗体检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定量分析联合7项肿瘤自身抗体检测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周美君王健肖雅丽唐琼谭卫龙
- 关键词:超声造影早期肺癌
- CBL-Seminar教学模式应用于实习生超声诊断实践中的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在超声诊断实践教学过程中应用基于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联合课堂研讨式(Seminar)教学模式的实际教学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湘南学院附属医院的60名2018级临床影像技术专业的实习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名。对照组行传统教学方法,研究组使用CBL-Seminar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的出科测试成绩、教学状态和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学生的各项出科测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学生教学状态评分分别为学习状态(92.6±1.9)分、实操状态(90.6±3.0)分、诊断状态(94.6±1.2)分,均优于对照组的(90.5±2.5)分、(88.7±3.5)分、(92.8±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3、2.258、4.227,P均<0.05)。研究组学生各项学习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超声诊断教学模式中实施CBL-Seminar教学模式更适合超声诊断实践的教学发展需求,能够提高学生的出科测试成绩,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及学习满意度。
- 周美君王健罗红缨
- 关键词:课堂研讨超声诊断
- 高频超声与CT在良恶性浅表淋巴结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超声及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浅表淋巴结病变筛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均行超声及CT检查的96例浅表淋巴结病变患者,根据病理组织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淋巴结组(n=41例)和恶性淋巴结组(n=55例)。根据超声、CT检查结合病理学诊断,描述不同类型浅表淋巴结的声像学特点。采用Kappa一致性得到CT、超声及两种检查方法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根据高频超声图像测量淋巴结最长径值、最短径值,采用血流频谱多普勒彩超和流量计算公式测定血流阻力指数(RI)、动脉收缩期及舒张末期血流速度。结果:CT诊断准确率显著低于超声和联合检测(P<0.05);CT误诊率显著高于超声和联合检测(P<0.05);CT、超声、联合检测的AUC值分别为0.617、0.723、0.787,其中联合检测AUC值最高(P<0.05)。良性结节组患者行超声检测的最长径值、最短径值及RI值显著低于恶性结节组患者(P<0.05);良性结节组患者的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显著高于恶性结节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行超声检测浅表淋巴结的最长径值、最短径值、RI值、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定量值联合预测的AUC分别为0.753、0.686、0.787、0.698、0.897,其中定量值联合预测的预测价值最大(P<0.05)。结论:CT与超声联合和超声检测在浅表淋巴结良恶性诊断准确率较CT高,且联合检测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具有相同诊断价值;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中浅表淋巴结的最长径值、最短径值及血管RI值、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的联合检测有较好预测价值。
- 周美君朱晟
- 关键词:浅表淋巴结高频超声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 超声引导冠突法神经阻滞联合布比卡因局部麻醉治疗三叉神经痛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研究对三叉神经痛患者采用超声引导冠突法神经阻滞联合布比卡因局部麻醉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至湘南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三叉神经痛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3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接受超声引导下冠突法神经阻滞改良技术精准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2个月、4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评分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次数及治疗后1周、 2周、4周、2个月和4个月的疼痛缓解率,并在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两个月后对比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1周、2周、4周、2个月、4个月的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经统计其治疗次数均值少于对照组,且治疗后1周、 2周、4周、2个月和4个月的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治疗结束两个月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8.70%(2/23)也明显低于对照组39.13%(9/23),以上数据经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冠突法神经阻滞联合布比卡因局部麻醉可有效缓解患者三叉神经疼痛程度,经二者联合治疗可有效减少患者疼痛及病情复发而重复治疗的次数,其疼痛缓解程度更高,且患者经二者联合治疗后不易发生不良事件,远期疗效更好,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建议予以推广应用。
- 蒋喜文周美君刘松涛周龙
- 关键词:三叉神经痛
- 1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诊断分析被引量:44
- 2012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诊断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2011年3月—2012年3月在该院治疗的1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进行分组,分为2组,每组60例患者,诊断组采用心脏B超诊断,对照组采用心电图诊断,对两组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诊断组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诊断出45例左室肥厚,占75%,对照组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诊断出36例左室肥厚,占60%,诊断组的诊断结果明显高于心电图的诊断结果。结论高血压性心脏病采用心脏B超进行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比心电图的诊断效果更加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李红平蒋喜文周美君
- 关键词: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
- 超声造影在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中的应用准确性探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在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的鉴别诊断中采用超声造影的应用准确性。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1年5月收治的60例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对比检查结果及各参数。结果:60例患者中,属于慢进快出增强模式的有52例(86.67%),45例(75.00%)强化均匀,56例(93.33%)显示低增强强度,肺不张组织始增时间集中在4~10 s,中央型肺癌组织始增时间均在8~18 s,超声造影可以区分肿瘤与肺不张;肺癌与肺不张的造影始增时间、达峰时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超声造影在中央型肺癌伴肺不张中的应用准确性较高。
- 周美君蒋喜文
- 关键词:中央型肺癌肺不张超声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