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为江
- 作品数:4 被引量:6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Ghd7自然变异是调控水稻抽穗期和产量潜力的重要因素被引量:16
- 2009年
- 产量潜力、株高和抽穗期是决定农作物产量的3类主要性状。我们从优良杂交水稻中分离出一个数量性状位点(QTL)Ghd7。Ghd7编码一个含CCT结构域蛋白,它对水稻的一系列性状包括单穗粒数、株高和抽穗期都产生重要影响。在长日照条件下,增强Ghd7的表达可延迟抽穗期、增加株高和穗大小。但另一方面,Ghd7功能减弱的自然变异可使水稻能在温和及较冷地区种植。上述结果表明,Ghd7在水稻产量和适应性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薛为亚邢永忠翁小煜赵毓唐为江王磊周红菊余四斌徐才国李香花张启发
- 关键词:数量性状位点光周期自然变异适应性
- 精细定位控制抽穗期、株高和每穗颖花数的QTL与图位克隆汕优63中控制胶稠度、糊化温度的基因
- 抽穗期、株高和每穗颖花数都是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农艺性状,在以前研究中我们在第7染色体着丝粒区段鉴定到一个同时影响抽穗期、株高和每穗颖花数的QTL。为了弄清这3个性状是由一个基因还是多个紧密连锁的基因控制和分离克隆该Q...
- 唐为江
- 关键词:糊化温度
- 文献传递
- 水稻优良恢复系明恢63两个恢复基因恢复力的单独评价被引量:16
- 2003年
-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统是选配杂交稻组合广泛应用的主要不育细胞质资源 ,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能力由两个恢复基因控制。以前的研究表明 ,明恢 6 3具有 2个恢复基因Rf3和Rf (u) ,分别位于第 1和第 10染色体上。为了分别准确估计这两个恢复基因的遗传效应 ,根据分子标记基因型 ,从珍汕 97/明恢 6 3衍生的 2 4 1个F9重组自交系群体中选择两个自交系RI2 4和RI183,它们分别含有单个恢复基因Rf3和Rf (u) ,将RI2 4和RI183与珍汕 97A杂交 ,分别得到F1A和F1B,再自交得到F2A和F2B。在武汉和海南分别考察F1的育性 ,F1A的自然结实率海南和武汉分别为 5 3 4 %和 6 0 2 % ,F1B的自然结实率海南和武汉分别为 70 5 %和 75 7%。而珍汕 97A/明恢 6 3的杂种汕优 6 3结实率为 81 4 %。F2A和F2B群体育性分离均符合 1个主基因 1∶3的孟德尔期望分离比 ,表明 ,RI2 4和RI183分别只含有一个恢复基因Rf3和Rf (u) 。Rf(u) 的效应较大 ,恢复力强 ,它单独几乎可以使育性恢复正常。利用标记辅助选择方法 ,转移两个恢复基因可以快速选育优良恢复系。
- 徐才国唐为江邢永忠
- 关键词:水稻恢复系恢复基因结实率
- 水稻种子衰老相关基因定位被引量:28
- 2005年
- 利用ZS97×MH6 3组合衍生的 16 0份重组自交系进行种子衰老遗传分析。每份自交系 3批种子 ,即在武汉室温条件下存放 3年的自然衰老种子 ,收获 3个月后的种子 ,收获 3个月后再经过高温、高湿加快衰老处理的种子 ,供 2 5℃条件下考查发芽率和发芽势来衡量种子衰老状况。复合区间作图方法进行了 2批衰老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率QTL定位。自然衰老的那批种子在第 3染色体定位 2个影响发芽率QTL ,加性效应作用方向相反 ,第 1染色体上定位 1个发芽势QTL ;加速衰老的那批种子 ,在第 9染色体上定位了 2个发芽率QTL ,加性效应作用方向相反 ,第 1和 8染色体上分别定位了 1个发芽势QTL。这些发芽率和发芽势QTL不存在紧密连锁和一因多效关系 ,表明水稻种子自然衰老和加速衰老的机制可能由不同的遗传因子控制。
- 任淦彭敏唐为江徐才国邢永忠
- 关键词:自然老化发芽率发芽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