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永辉
-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朵红红的玫瑰》的标点符号考辨
- 2024年
- 标点符号不仅表示停顿,还有很多其它语用功能,尤其是在传统诗歌中,标点符号的作用更不容小觑。《一朵红红的玫瑰》是苏格兰著名诗人罗伯特·彭斯的经典爱情诗歌,在全世界广为流传。然而,在国内高校英语教材中,尽管诗歌文字相同,但其诗行末尾标点符号却各不相同,很容易让读者产生困惑,甚至误认为英语诗歌标点符号无关紧要。本文利用中西方校勘学的各种相关理论,从该诗标点符号的问题出发,结合作品主题和彭斯创作风格,分别从音韵、版本、彭斯手稿、歌谱等方面考证了《一朵红红的玫瑰》的标点符号。
- 唐永辉
- 关键词:罗伯特·彭斯《一朵红红的玫瑰》标点符号校勘学
- 中国出版界英文图书标点符号乱象研究--以《一朵红红的玫瑰》为例被引量:1
- 2016年
- 在当今英语作为国际化越来越通用语言的过程中,中国出版界出版了越来越多的各种英语教材和书籍。然而,在注重出版物的语言文字正确性的同时,多家知名出版社却往往忽视了英语标点符号的正确标示,标点乱象特别严重。以罗伯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为例,分析了国内出版的英文图书中的标点符号乱象问题,希望引起出版界重视,从而提高中国出版界的英文出版物质量,杜绝标点乱象再次发生。
- 唐永辉
- 关键词:英文图书标点符号《一朵红红的玫瑰》
- “疯子赫索格”与“阁楼上的疯女人”——从小说《赫索格》看索尔·贝娄对女性主义的焦虑与反拨被引量:3
- 2011年
- "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原本是小说《简·爱》里的一个毫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可是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她"却逐渐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一个遭受父权制社会男性迫害的广大妇女的代名词。1964年,美国当代文坛巨匠索尔.贝娄一反传统男强/女弱的二元对立人物塑造模式,在他的小说《赫索格》中塑造了一个饱受女人欺压的"疯男人"形象。贝娄在小说中通过颠覆阁楼上的疯女人的故事灵巧机智地表达了他对美国六十年代女性主义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的焦虑和关注。他担心女性主义可能会走向人类社会的另一个极端,即用母权制社会取代父权制社会,从而反过来让女性压迫、统治男性。
- 唐永辉
- 关键词:《赫索格》女性主义
- 个性化与英语多媒体教学被引量:1
- 2010年
- 如何在英语多媒体教学中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开展个性化教学尤为重要,它也势必是中学英语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探讨了个性化与英语多媒体教学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说明了英语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极富个性化、也极易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手段。
- 唐永辉李秀梅
- 关键词:英语多媒体教学个性化一致性
- 《我的前公爵夫人》的生态女性主义特征
- 2013年
- 以生态女性主义为依据揭示《我的前公爵夫人》中的生态女性主义特征。斐拉拉公爵的男性霸权意识导致其对公爵夫人与自然进行压制与征服;其次,公爵夫人的生态女性意识颠覆了公爵的霸权地位;然而,生态女性主义的家庭责任拒斥与政治话语规避倾向导致了公爵夫人的自我毁灭。《我的前公爵夫人》讲述了公爵夫人的命运悲剧,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 唐永辉宋雪
- 关键词:《我的前公爵夫人》生态女性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