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琦军

作品数:16 被引量:56H指数:5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动力工程及工...
  • 5篇机械工程
  • 3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9篇汽油
  • 9篇汽油机
  • 8篇燃机
  • 8篇内燃
  • 8篇内燃机
  • 3篇余热
  • 3篇增压
  • 3篇燃烧
  • 3篇热功转换
  • 2篇余热回收
  • 2篇瞬变
  • 2篇燃烧放热
  • 2篇涡轮
  • 2篇发动机
  • 2篇缸内
  • 2篇布雷顿循环
  • 2篇车用
  • 1篇电池
  • 1篇动力涡轮
  • 1篇多参数控制

机构

  • 16篇湖南大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天津大学
  • 1篇重庆大学
  • 1篇山河智能装备...

作者

  • 16篇唐琦军
  • 13篇刘敬平
  • 9篇付建勤
  • 3篇朱国辉
  • 3篇周峰
  • 2篇徐政欣
  • 2篇赵智超
  • 2篇夏孝朗
  • 2篇罗海鹏
  • 2篇杨汉乾
  • 2篇夏言
  • 2篇易鹏
  • 1篇裴毅强
  • 1篇刘琦
  • 1篇刘振
  • 1篇邓帮林
  • 1篇王勇
  • 1篇廖诚
  • 1篇舒歌群
  • 1篇袁志鹏

传媒

  • 5篇内燃机工程
  • 3篇中南大学学报...
  • 2篇内燃机学报
  • 1篇燃烧科学与技...
  • 1篇汽车工程
  • 1篇机电工程
  • 1篇农业工程与装...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可变压缩比机构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基于一种使用连杆轴颈偏心套来实现可变压缩比的机构,对发动机活塞运动规律进行了分析。以一台有实测数据的1.6L自然吸气汽油机为基准,利用GT-Power平台建模校准并进行仿真,研究该机构对汽油机部分负荷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机构能使发动机工作循环的四个冲程长度不相等,造成膨胀比大于压缩比,在控制负荷的前提下因气体膨胀加快,中低负荷区域泵气损失得到改善;压缩比超过16时,爆震倾向迅速增大,限定不超过原机外特性爆震水平并保持汽油机动力性不变时,可变压缩比技术能够给部分负荷性能带来5%~10%的比油耗改善。
林承伯刘敬平唐琦军付建勤沈大兹罗海鹏
关键词:内燃机汽油机压缩比膨胀比爆震
路试状态汽油机缸内热功转换过程性能及影响因素的检测与分析被引量:1
2017年
提出一种能对整车实际路试工况下汽油机的多项运行及性能参数进行连续检测与诊断的方法,应用于某车辆的实际路试工况,获得汽油机瞬态参数,并对该样机进行系统的稳态台架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台架稳定工况还是实车瞬变工况,汽油机缸内热功转换效率主要与50%放热量的位置以及过量空气系数相关;当50%放热量的位置出现在上止点后10°左右(高速略早、低速略晚)时,高压循环热效率达到峰值;而影响50%放热量的位置有点火提前角、转速、负荷、缸内残余废气系数和过量空气系数等参数;该样机标定时由于对缸内残余废气系数的变化缺乏了解,瞬变工况下的过量空气系数与理想值有偏差,从而影响实际热效率;某些过渡工况下点火提前角变化异常,导致热效率偏离理想值。
唐琦军刘敬平付建勤易鹏朱国辉
关键词:汽油机燃烧放热规律
回热布雷顿空气循环回收内燃机废气余热的模拟被引量:4
2013年
为回收内燃机废气余热,基于回热布雷顿空气循环原理设计了一套底循环系统.针对不同的循环压力、空气流量、环境温度和内燃机排气温度,采用数值迭代的方法,对底循环传热过程和热力循环过程进行耦合计算,分析了底循环参数、排气参数和环境温度对废气余热回收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回热器的植入虽然回收了部分涡轮排气余热,但却抑制了换热器传热量;随着工质流量增加,回热器传热量先增后减,换热器传热量单调递增,回收效率先增后减;随着循环压力增加,回热器传热量单调递减,换热器传热量在中小流量范围递增,回收效率先增后减.排气温度越高、环境温度越低,回收效率越高.在排气温度为755,℃、环境温度为10,℃时,最大废气能量回收效率为7.2%,较标准布雷顿循环有一定提高.
付建勤刘敬平舒歌群裴毅强唐琦军
关键词:内燃机布雷顿循环余热回收回热
一种用于内燃机排气能量回收的新型布雷顿循环系统
2019年
为回收涡轮增压内燃机排气(IC)能量,提出一种新型布雷顿循环系统:在增压系统耦合1个高速电机作为布雷顿循环负载,回收涡轮功率;将内燃机视为布雷顿循环的燃烧器,通过改变其运行参数来调节布雷顿循环工质状态和参数。以某增压柴油机为研究对象,根据试验数据建立并标定循环系统的GT-Power仿真模型。研究不同转速下涡轮旁通阀开度、进气压力和循环喷油量对布雷顿循环性能参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该布雷顿循环可以有效回收排气能量;涡前流量、压力和温度与布雷顿循环输出功率及热效率呈正相关;随进气压力增大,布雷顿循环功率和效率先增大后减小;循环喷油量增大,布雷顿循环输出功率和效率均增大,但系统总效率下降;当转速为3400r/min时,最大输出功率为18.30kW,最大循环热效率为9.51%;系统总热效率相对于原机提高5.74%。
周峰付建勤刘敬平刘敬平唐琦军
关键词:内燃机布雷顿循环余热回收热效率
自然吸气式汽油机热功转换效率影响因素的共性规律被引量:5
2014年
为提高车用汽油机的热功转换效率和能力,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针对某款典型车用汽油机进行台架试验,实测各种影响汽油机缸内工作过程的参数.通过对实测数据进行交叉对比,总结得出一些共性规律:燃烧效率是过量空气系数的单值/线性函数;50%燃烧点位置与最高爆发压力位置呈近似线性关系,后者稍微滞后于前者,且随着转速的增大,这两个点逐渐靠近;点火提前角与50%燃烧点位置呈近似线性关系(斜率为负);高压循环指示热效率峰值出现在50%燃烧点,位于上止点后6~10°CA处;高压循环指示平均压力主要受进气参数的影响,缸内过程的影响处于次要地位.
刘敬平付建勤唐琦军徐政欣邓帮林
关键词:汽油机燃烧放热
一种内燃机瞬变过程状态与性能参数的准确检测方法被引量:13
2014年
提出了一种能对车用内燃机瞬变过程中多项运行及性能参数同时进行检测与分析的方法.采用3个动态压力传感器和2个快速反应温度传感器进行信号测量,并与描述发动机气道内、气缸中工作过程的气体动力学和热力学方程组进行数值式耦合求解,解决了内燃机瞬变工况下换气过程与缸内过程的多参数,如瞬态气体质量流量、空燃比、进气及缸内气体成分、残余废气系数、泵气损失、燃烧放热规律和缸内指示效率等的连续高精度测量问题;通过分析缸内燃烧放热过程与热-功转换过程的相关影响参数,并与稳态工况下的Map标定参数进行对比,指出瞬变工况与稳态工况标定参数的差异,提出发动机瞬变过程中运行参数的纠偏要求.为瞬变工况下内燃机运行参数的精准标定与控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可望实现多参数的实机检测与纠偏,改善内燃机使用状态下的燃油经济性与排放性能.
刘敬平赵智超唐琦军廖诚杨汉乾
关键词:内燃机
旋挖钻机施工过程分析及其控制策略研究
2023年
旋挖钻机具备施工速度快、成孔质量高、环境污染较小等特点。但由于施工工艺的多样性、地质条件的多变性和复杂的质量控制要求,旋挖钻机面临施工效率和燃油消耗等诸多挑战。为了提高旋挖钻机的施工效率,降低整机的燃油消耗,开展了旋挖钻机施工过程的试验研究。首先,根据旋挖钻机的工作特点,将其工作过程分为下钻钻进、钻杆上提、上车回转、卸渣过程、回转对孔等5个阶段;然后,分析了各工作阶段旋挖钻机和发动机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最后,为了使旋挖钻机各阶段的发动机工作状态保持最优,提出了基于钻杆最大进尺速度的发动机转速控制策略,开发了控制程序,实现了在旋挖钻机工作过程中对发动机转速的精准控制目的,该研究已在生产厂家试验现场的实际钻机上进行了验证,并与安装在钻机上的车载监测系统的数据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新的控制策略可以使发动机工作在最佳的状态,整机工作效率提高了15%,整机油耗降低了5.74%;将该方法应用在旋挖钻机实际工作过程中时,具有操作难度低、稳定性强的特点,能够有效提高旋挖钻机作业过程的效率,降低整机的燃油消耗。
许祥唐琦军唐琦军张大庆周恩怀
关键词:工程机械旋挖钻机发动机过程控制
汽油机不同稀释方式对性能和排放影响的对比研究被引量:6
2015年
在某自然吸气汽油机上针对全球普遍采用的2000r/min、0.2MPa BMEP和1600r/min、0.26MPa BMEP工况,在台架上对缸内残余废气系数、外部EGR率和过量空气系数(稀薄燃烧)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了上述不同缸内稀释方式对汽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提出了一个能对三者在同一基础上进行对比的缸内稀释因子α参数,并导出了α与缸内残余废气系数、EGR率及过量空气系数之间的关系式。在α统一基准下对三种稀释方法的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并对其影响程度及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提高进气压力、减小泵气损失的角度上看,缸内残余废气的影响最明显,稀薄燃烧次之,EGR率的影响最小;从对缸内燃烧过程的影响来看,EGR率的影响最明显,缸内残余废气次之,稀薄燃烧最不明显;从对油耗的改善效果来看,稀薄燃烧的影响最明显,缸内残余废气次之,EGR率的影响最小;从降低缸内氮氧化物浓度的效果来看,EGR率的影响最明显,缸内残余废气次之,稀薄燃烧影响最小。
唐琦军刘敬平王勇夏孝朗周峰
关键词:内燃机汽油机废气再循环稀薄燃烧
增压汽油机泵气损失影响因素分解及共性规律研究被引量:5
2016年
基于多台先进车用增压直喷汽油机的性能对标试验数据,分析了泵气损失及其关键影响参数的共性规律,低速泵气损失随着负荷增高而减小,高速泵气损失随着负荷增高而增大。从气体流动损失角度分析可知,泵气损失主要由节气门的节流损失、进排气阀处的节流损失和涡后压力损失三部分组成。对试验数据的分析与二次开发表明节气门节流损失只与发动机的负荷和转速相关,且可以通过简单关系式预测;气阀节流损失和涡后压力损失只与通过的气体的质量流量及有效流通面积相关,两者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此三项损失的算术合成与泵气损失的实测值吻合良好,验证了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的正确性。
唐琦军刘敬平易鹏袁志鹏
关键词:内燃机汽油机台架试验
燃料电池空压机测试技术及标准化研究
2023年
燃料电池空压机是燃料电池系统中的重要组件,其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运行的效率和可靠性。通过梳理燃料电池空压机的研究现状,对现行主流的燃料电池空压机性能仿真模拟测试技术和实验设计测试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搭建实验测试的硬件平台与软件系统进行了实践,以期为以推动燃料电池空压机性能测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供一定参考。
刘琦彭余东刘振袁硕唐琦军付建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