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锰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 低产井合理间开制度确定方法初探
- 2019年
- 针对油井开采现状进行分析,从油井间开机理入手,在确保油井不减产的前提下,采用三种方法制定油井间开制度,经过现场与理论论证,确定针对普通油井、座封油井等不同类型油井合理间开制度的制定方法:经验分析法、功图分析法和动液面分析法,三种方法相互补充,对油井间开制度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 周立军蒋卫军唐锰
- 关键词:低产低效井节能降耗数字化
- 陕北安塞南长61^2油层产能差异的控制因素被引量:3
- 2020年
- 陕北安塞南勘探区长612油藏复杂的地质特征导致探评井产能差异大,是目前制约勘探开发的关键因素,在油藏地质特征研究的基础上,从细化沉积微相、划分成岩相带、储集层微观特征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表明影响探评井产能差异的宏观因素是沉积微相与成岩相的差异,微观因素是非均质性造成的储集层微观特征的差异。中高产探评井分布于Ⅰ类水下分流河道,成岩相带处于绿泥石薄膜胶结-粒间孔相,储集层粒间孔、绿泥石含量高,物性好;低产与纯产水探评井分布于Ⅱ类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侧缘,成岩相带处于长石溶蚀相、压实压溶-微孔相、碳酸盐胶结-致密相,储集层粒间孔、绿泥石含量低,物性差。在勘探开发过程中,依据Ⅰ类水下分流河道与绿泥石薄膜胶结-粒间孔相带的展布,优选出有利含油区带,指导探评井部署。
- 张才智唐锰强微苏明周瑾瑶刘波方肖
- 关键词:沉积微相成岩相
- 云阳—涪陵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沉积相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运用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和方法,将云阳—涪陵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划分为4个三级层序,包括8个体系域,进一步建立相关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对层序地层格架内沉积相展布的研究,发现该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发育台缘礁滩和潮坪及台内礁滩有利储集相带,并受开江—梁平海槽的控制,沿海槽两侧呈条带状分布。此外,还受气候背景和台缘类型、台地部位及其类型以及海底高地貌的控制。在有利储集相带分布预测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多种地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将研究区划分为5类有利勘探区带,即台缘礁区、台缘滩区、台缘潮坪区、台内礁区及台内滩区,其中台缘礁滩及潮坪区是最为有利的勘探区带和当前勘探的重点;台内礁滩区是台缘礁滩区的补充,可望取得突破。
- 邓光勇唐锰彭亮周彬
- 关键词:层序地层格架有利勘探区带
- 川东南涪陵地区长兴组层序地层及沉积相演化特征被引量:13
- 2011年
- 在川东南涪陵地区长兴组沉积构造背景认识的基础上,以Vail的经典层序地层学和Cross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方法为指导,采用野外露头、岩心及测井等多种分析手段,通过对层序界面、相序、叠置结构、测井曲线等的综合识别分析,将川东南涪陵地区长兴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进一步研究了涪陵地区层序格架内长兴组沉积相垂向及平面上的分布情况,并在此基础上,从层序演化的角度研究了长兴组沉积时期礁滩体的分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长兴组下部三级层序海侵体系域(TST)时期涪陵地区礁滩体不发育,高水位体系域(HST)时期礁滩体较发育;上部三级层序沉积时期礁滩体均有发育,TST时期礁滩体的发育规模明显小于HST时期的礁滩体规模。
- 郭川李国蓉杨莹莹解发川董文玉唐锰
- 关键词:长兴组层序地层
- 安塞油田水平井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安塞油田三叠系存在"低渗、低压、低产"等地质特征,传统压裂工艺一般压裂1~2层,平均单井日产液量3.5 m3左右,单井改造效果较差,且选用直嘴+封隔器的简单压裂管柱施工,施工周期一般在10天左右,施工周期较长。安塞油田引进了水平井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技术,对水平井水力喷射分段压裂机理、水力喷射及分层压裂中诸多参数进行了优化,并在现场进行了试验。2011—2012年此项技术在安塞油田成功应用22井次。该技术施工针对性强,工艺简单方便,适用各种完井方式及固井质量差的井况,为安塞油田及其它区块储层低渗油气藏水平井水力喷射及压裂改造工艺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 张军锋景小龙孙成兀凤娜金莉周立军唐锰严志明柴小勇
- 关键词:水平井安塞油田水力喷射分段压裂
- 元坝地区长一段滩体发育分布特征
- 2013年
- 在元坝地区长兴期沉积格局认识及层序划分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地区长兴组钻井剖面、地震资料等的综合分析,揭示了区内长一段(对应于长兴组下部三级层序)滩体的发育分布特征。为方便讨论,将长一段海侵体系域定义为C11,该时期元坝地区以发育碳酸盐缓坡沉积为主,浅缓坡区发育一定规模的滩体;长一段C12时期(对应于长兴组高水位体系域早期),区内以发育具有碳酸盐台地雏形的沉积为主,台地边缘相带内生屑滩非常发育,开阔台地相带内生屑滩发育状况显著减弱;长一段C13时期(对应于长兴组高水位体系域中晚期),区内以发育碳酸盐台地沉积为主,发育的亚相与礁滩体均与C12时期类似,但滩体发育规模明显增大,台缘相带内部分滩体连成一片,多沿台缘走向发育,此外,区内还发育小规模的生物礁。研究区内礁滩体发育展布的控制因素主要包括古地貌和相对海平面升降两个方面,其中古地貌控制礁滩体的发育位置,而相对海平面升降则控制礁滩体的发育规模。
- 唐锰周亚丽王淞周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