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痉挛
  • 5篇手术
  • 4篇血管
  • 4篇微血管
  • 4篇面肌
  • 4篇面肌痉挛
  • 4篇肌痉挛
  • 4篇减压术
  • 3篇血管减压
  • 3篇血管减压术
  • 3篇伤患者
  • 3篇手术治疗
  • 3篇术后
  • 3篇微血管减压
  • 3篇微血管减压术
  • 3篇颅脑
  • 3篇减压术治疗
  • 2篇血小板
  • 2篇症状
  • 2篇三叉神经

机构

  • 8篇南京大学医学...
  • 6篇宜兴市人民医...

作者

  • 13篇姚亮
  • 8篇倪红斌
  • 7篇韦永祥
  • 7篇徐武
  • 7篇梁维邦
  • 2篇张旭辉
  • 1篇庄敏杰
  • 1篇宋金海
  • 1篇蒋建刚
  • 1篇蒋震伟
  • 1篇吴小明
  • 1篇徐立
  • 1篇张翔
  • 1篇蒋健

传媒

  • 4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检验医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中外医疗
  • 1篇中国医药科学
  • 1篇系统医学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痉挛性斜颈的微创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通过详尽的术前检查和定位诊断,制定个性化的手术方案治疗8例痉挛性斜颈,并评价其疗效。结果4例扭转型和2例侧倾型患者痊愈,2例后仰型患者好转。结论术前详细的临床和影像学检查,神经阻滞试验明确诊断,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引导,个性化手术方案可有效治疗痉挛性斜颈,而且可以减少正常神经功能的破坏。
梁维邦倪红斌徐武韦永祥姚亮
关键词:痉挛性斜颈神经电生理监测手术治疗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远期疗效被引量:13
2008年
目的评价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面肌痉挛的远期疗效。方法随访186例行MVD面肌痉挛患者,观察术后2年有效率、复发率及相关并发症。结果随访成功154例,其中109例(70.8%)近期疗效为优,43例(27.9%)为良,2例(1.3%)为差。对术后2年以上的长期疗效随访中143例(92.9%)为优,4例(2.6%)为良,7例(4.5%)为差,其中2例无效,临床有效率为95.5%。部分复发率为2.6%,完全复发率为3.3%。近期并发症发生率:面瘫28例(18.2%),听力下降12例(7.8%),耳鸣7例(3.9%);术后2年以上随访中,面瘫及耳鸣患者全部恢复,12例听力下降患者中3例听力仍有障碍。结论MVD是面肌痉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梁维邦倪红斌姚亮徐武韦永祥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
综合干预措施在预防开颅术后颅内感染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针对开颅术后发生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1129例开颅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其颅内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其危险因素。同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比较其感染率的差异。结果共有65例发生颅内感染,感染率为5.76%。其中显微镜外科手、未严密关颅、脑室外引流、植入异性材料是术后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对照组感染率7.09%,干预组感染率2.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综合干预措施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侵入、提高机体防御功能和改善病房环境,可有效降低颅内感染的发生率。
蒋震伟蒋建刚张翔蒋宽宋金海姚亮
关键词:颅内感染干预措施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小板分布宽度和颅内压参数对近期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血小板分布宽度和颅内压参数与近期预后不良的相关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宜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有创性颅内压(ICP)监测,监测并记录相关颅内压参数、血小板相关资料及患者一般相关资料。根据患者住院期间平均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进行评价,分为预后不良组(GOSⅠ~Ⅱ级)22例和预后良好组(GOSⅢ~Ⅳ级)28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判断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ICP相关参数及急性期血小板相关参数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结果显示:预后良好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GCS评分、受伤至入院时间、入住神经重症监护室(NICU)时长、ICP监测时间、血小板计数(PLT)与预后不良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合并脑疝情况、ICP初压、ICP均值、波幅(AMP)、压力波幅相关性指数(RAP)、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住院期间平均GCS评分与预后不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脑疝、ICP初压、RAP、PLT、PDW、住院期间平均GCS均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其中ICP初压值预测预后不良的AUC为0.925(95%CI:0.857~0.994);RAP为0.787(95%CI:0.651~0.922);急性期PDW为0.935(95%CI:0.874~0.997);急性期PDW、ICP初压与RAP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8.7%、77.3%、63.6%;特异度分别为78.6%、92.9%、89.3%。结论急性期PDW、ICP初压值与RAP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近期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姚亮张旭辉
关键词:颅脑损伤血小板相关参数预后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术后并发症分析
倪红斌梁维邦姚亮徐武韦永祥
微创手术治疗痉挛性斜颈--附12例报告
梁维邦倪红斌徐武韦永祥姚亮
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术后并发症分析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微血管减压术(microvascular decompression,MVD)治疗面肌痉挛术后并发症原因及处理。方法对2000年12月~2007年3月我院207例面肌痉挛行MVD术后进行1年以上的随访,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恢复情况。结果无一例死亡,15例(7.2%)在术后1周内出现脑脊液漏皮下积液,给予加压包扎(13例),穿刺抽吸后加压包扎并头高脚低位(2例)处理后出院时积液基本消失,48例(23.2%)出现面瘫,20例(9.7%)出现听力下降,12例(5.8%)出现耳鸣。术后随访1~7.3年,(4.2±2.7)年,无一例发生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面瘫及耳鸣患者全部恢复,10例(4.8%)仍有听力障碍,其中6例(2.9%)为耳聋。结论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面瘫、耳鸣、听力下降是MVD的主要并发症,脑脊液漏、皮下积液、面瘫、耳鸣可逆转,听力障碍是远期主要的并发症,术中注重操作技巧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倪红斌梁维邦姚亮徐武韦永祥
关键词:微血管减压术面肌痉挛并发症
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附7例分析)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病人的手术经验。均在磁共振检查后行微血管减压治疗,观察术后疗效。结果MRI及术中均见面神经责任血管为小脑前下动脉6例,椎动脉1例;三叉神经责任血管为椎动脉4例,小脑上动脉3例。行微血管减压后,三叉神经痛症状均立即消失;面肌痉挛术后立即消失5例,术后3个月内完全消失2例。结论术前MRI检查可明确诊断并指导手术;微血管减压可有效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合并三叉神经痛。
倪红斌梁维邦徐武韦永祥姚亮徐立庄敏杰
关键词:面部单侧痉挛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椎动脉
重型颅脑外伤患者亚低温治疗后血糖及胰岛素变化的动态观察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时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经亚低温治疗后的血糖与胰岛素变化情况。方法本文利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收治的62例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并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治疗组给予亚低温治疗,商肠的温度控制在33~35℃左右,治疗时间持续3~5di对照组给予常规赫础治疗,根据Glasgow评分(GCS)预后分级对患者的预后进行评定。测定并记录陌组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人院治疗后的第1、3、5dm糖及胰岛索的含馈及动态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的第5~7天的血糖水平明娃低于治疗后的第1~3天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第5~7天的血糖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胰岛素水平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死亡率为22.6%,对照缎的死亡为54.8%,治疗组的病死率明娃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啮外伤患者行亚低温治疗后,通过对机体的强烈应激反应进行缓解而使患者的血糖下降,糖代谢紊乱得到缓解。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预后。
姚亮
关键词:亚低温治疗胰岛素水平重型动态观GLASGOW评分
血小板参数及血糖变化在合并颅脑创伤的多发伤患者中预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究合并颅脑创伤的多发伤患者中血小板参数及血糖的相关变化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接诊的合并颅脑创伤的多发伤患者30例,于受伤4 d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有无发生DVT进行分组,将12例发生DVT的患者纳入DVT组,将18例未发生DVT的患者纳入无DVT组。并同时在受伤4 d后检查患者血小板相关参数与血糖变化,记录相关数据,采用单因素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曲线)。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原酶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率(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抗凝血酶(AT)Ⅲ活性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DVT组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HB)比值、空腹血糖水平、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凝血酶时间(TT)与无DVT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PLT/HB比值、空腹血糖水平、D-二聚体为合并颅脑创伤的多发伤患者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而PDW水平为影响多发伤合并颅脑创伤患者发生下肢DVT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PLT/HB比值≥1.98×10^(9)/g与空腹血糖水平≥8.20 mmol/L为最佳预测截点,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8(95%CI:0.516~0.919)、0.727(95%CI:0.527~0.927);PLT/HB比值与空腹血糖水平预测下肢DVT的敏感度分别为83.3%、75.1%,特异度分别为66.7%、77.8%。结论PLT/HB比值与空腹血糖水平对预测合并颅脑创伤的多发伤患者发生下肢DVT的预测价值较好。
姚亮张旭辉
关键词:颅脑创伤多发伤血小板参数血糖下肢深静脉血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