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黎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复合碳源对隐甲藻积累DHA的影响被引量:2
- 2013年
- 考查单一碳源和复合碳源对隐甲藻积累DHA的影响.结果表明分批发酵时葡萄糖是最好的单一碳源,葡萄糖与甘油是最好的复合碳源,复合碳源DHA产量比单一葡萄糖碳源提高20.9%.多次补料分批发酵时,葡萄糖和甘油都是最佳单一碳源,最好的复合碳源是葡萄糖与蔗糖的复合碳源,最终的DHA产量比单一碳源多次补料分批发酵高出23.6%.实验结果表明:复合碳源对隐甲藻的生长和积累DHA的效果优于单一碳源.
- 肖尚孙立洁袁丽霞姚黎明吴金勇卢诗瑶姚建铭
- 关键词:复合碳源DHA
- XML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4年
- 介绍了在生物学研究范式巨变的大的背景下,现代生物学中生物信息数据的特征和发展变化趋势。并以BIOML为例,说明了XML作为一种数据语言在分子生物学中的信息检索、数据交换和表示上的广泛应用。
- 姚黎明姚建铭余增亮
- 关键词:XMLBIOINFORMATICS分子生物学
- 双极膜电渗析分离发酵液中L-乳酸被引量:13
- 2009年
- 采用三室型双极膜电渗析装置将发酵液中的L-乳酸钠转化为L-乳酸。探讨操作电压、流速、进料L-乳酸钠质量浓度等工艺参数对转化过程的影响,考察电渗析过程参数对转化率、物料损失率、电流效率和能耗等技术指标的影响。在最优操作条件下(流速40 L/h,电压15 V)对2 L的100.25 g/L乳酸钠发酵液进行分批重复电渗析处理。结果表明:整个过程的转化率为81.22%,损失率为1.5%,能耗为0.81 kW.h/kg,电流效率为91.8%,得到的L-乳酸质量浓度可达144.31 g/L。电渗析残液补糖后可回到发酵罐中用于发酵生产L-乳酸。
- 李娟陈振王鹏姚黎明张腊梅王丽郑之明
- 关键词:双极膜电渗析L-乳酸
- 补料分批发酵对隐甲藻生长和积累DHA的影响被引量:3
- 2013年
- 研究发酵方式对隐甲藻生长和积累DHA的影响,从而为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对分批发酵初始葡萄糖浓度进行优化,得到最佳葡萄糖浓度为60 g/L。在此条件下培养9 d后DHA的产量为0.8 g/L。在分批发酵的研究基础上,在稳定期补加一次葡萄糖,每升培养基补加30 g,培养9 d后DHA产量达到1.27 g/L。如果每隔24 h补加1次葡萄糖使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恢复到20 g/L,培养9d后DHA产量达到1.72 g/L。结果表明,在隐甲藻产DHA实验中补料分批发酵要优于分批发酵。
- 肖尚孙立洁姚黎明吴金勇卢诗瑶李俊姚建铭
- 关键词:分批发酵分批补料发酵D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