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娟 作品数:36 被引量:358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农业部农业行业标准制定和修订项目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理学 机械工程 更多>>
不同粒径分布对全籽粒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2022年 分析不同粒径大小分布对不同淀粉含量全籽粒玉米粉糊化特性的影响,选取淀粉质量分数66%~77%的玉米,通过小型实验磨研磨得到不同粒径的全籽粒玉米粉,研究粒径大小分布、主要成分、损伤淀粉等指标对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粉的粒径大小和分布对其糊化能力、凝胶特性影响明显,特别是小颗粒粒径大小影响明显,但对回生老化特性影响不显著。平均粒径和小颗粒粒径越小、颗粒表面积越大时,越容易糊化,峰值黏度也越大,玉米粉间糊化能力差异越显著,总淀粉越多、脂肪和蛋白越少也越容易糊化,峰值黏度也越大;小颗粒粒径越小、比表面积越大,凝胶抗剪切能力越差,玉米粉间凝胶特性差异越明显,总淀粉和损伤淀粉含量升高、脂肪和蛋白质降低,也降低凝胶抗剪切能力;粒径大小与分布对玉米粉回生老化特性影响不显著,总淀粉和直链淀粉增加、脂肪减少,提高凝胶回生能力。 孙丽娟 胡学旭 张妍 李静梅 王步军关键词:粒径分布 淀粉含量 玉米粉 糊化特性 小麦品质实验室比对结果分析 2016年 目的检验实验室间测量准确度,探讨评定小规模实验室检测能力的分析方法。方法选择国内4家有资质的实验室,对强筋、中筋和弱筋3类不同品质类型样品8个面粉品质参数进行重复测定。结果不同实验室品质参数存在准确度差异,实验室C中筋样品蛋白质含量和弱筋样品吸水量、实验室D强筋样品吸水量和中筋样品形成时间的重复性标准差为离群值,达到柯克伦检验1%显著水平;实验室B弱筋样品拉伸面积、实验室C中筋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值为离群值,达到格拉布斯检验1%显著水平。初始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实验室B和实验室C出现系统性偏离,其中实验室B在弱筋样品拉伸面积,实验室C在中筋样品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不满意"。结论小规模试验检测能力评定,应结合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判定离群值,初始能力评价采用经典法更为合适,稳健统计法和分割样品设计可作为实验室能力评价参考。 胡学旭 孙丽娟 戴常军 孙彩玲 余大杰 王步军关键词:小麦粉 不同杀菌剂对小麦真菌毒素污染防控及农药残留风险评估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为了解不同杀菌剂及施药次数对小麦赤霉病所造成的真菌毒素防控效果及所用杀菌剂带来的潜在安全问题,对信阳、襄阳两地区小麦主栽品种连续两年分别喷施不同种类、不同次数的杀菌剂,通过LC-MS/MS测定小麦中真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各杀菌剂残留量,分析不同杀菌剂对小麦中DON累积量的影响,并对小麦籽粒中杀菌剂的残留量进行风险评估。结果表明,4种杀菌剂(50%多菌灵WP、25%氰烯菌酯SC、25%咪鲜胺EC、70%甲基托布津WP)均能不同程度降低小麦中DON含量。随着施药次数的增加小麦中DON含量呈下降趋势(除多菌灵外)。喷施50%多菌灵1次小麦籽粒中DON含量明显增加,较对照增加7%(信阳)、18%(襄阳),当喷施次数增加至2、3、4次,籽粒中DON累积量分别降至对照的55%~65%、24%~39%及20%~27%。25%咪鲜胺EC喷施3次后籽粒中DON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P<0.05),继续增加喷施次数,DON含量并未显著降低。25%氰烯菌酯SC对DON防控效果最佳,喷施1、2、3、4次小麦籽粒中DON毒素降至对照的42%~58%、29%~49%、12%~21%及6%~10%。喷施70%甲基托布津WP对籽粒中DON的影响与25%氰烯菌酯SC效果相差不大,喷施4次可使DON降至6%~12%。4种杀菌剂在小麦籽粒中的残留量均随施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其中多菌灵的残留量最大,当施药4次后,信阳、襄阳两地小麦中多菌灵残留量分别为502.54μg·kg^(-1)、547.38μg·kg^(-1),均超过国家粮食安全限量水平,而其余三种农药残留量较低,均在安全限量范围内。研究结果还发现,小麦籽粒中的杀菌剂残留量与毒素DON的累积水平呈现一定程度的负相关性,施药次数与其残留量成正相关关系。因而,长江流域及江淮地区等小麦赤霉病易流行地区,建议于小麦扬花期及时喷施2~3次防控效果良好的杀菌剂,既能达到防控真菌毒素污染又可避免杀菌剂残留过高带来的安全隐患,以保证小麦安 吴丽 孙娟 张慧杰 张慧杰 胡学旭 李为喜 孙丽娟 张妍 杜文明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杀菌剂 残留量 中国小麦品种质量评价与年度报告编制 王步军 周桂英 杨秀兰 胡学旭 宋敬可 王爽 吴丽娜 武力 李静梅 陆伟 蒋国华 陆美斌 孙丽娟 刘彤 赵宝君 赵娜 1、针对我国小麦产业发展中缺少质量信息这一问题,该项目首次系统的对全国主产区小麦进行了田间抽样、实验室检测和质量鉴评,建立了我国年度小麦质量数据库。2、完善了我国小麦质量标准和评价方法。包括《小麦田间抽样操作规程(试行)...关键词:关键词:小麦 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谷物中12种真菌毒素 被引量:48 2014年 建立了简单、快速、同步测定谷物中12种常见真菌毒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样品用80%乙腈水溶液振荡提取,多功能净化柱净化,Waters ACQUITY UPLCTMBEH C18色谱柱分离,串联四极杆质谱多反应离子监测方式检测,并采用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2种真菌毒素在各自的线性响应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不低于0.998,12种真菌毒素的检出限为0.016~1.000μg kg–1,低、中、高3个加标水平的平均回收率(n=6)为60.0%~122.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9%~20.3%。该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和检测速度快的优点,适用于谷物样品中多组分真菌毒素残留的分离和定量检测。 孙娟 李为喜 张妍 孙丽娟 董晓丽 胡学旭 王步军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谷物 真菌毒素 我国主要粮食产品质量标准问题分析 被引量:8 2016年 本文对214个主要粮食产品质量标准进行了梳理,分析了粮食产品质量标准的现状,认为我国粮食产品标准体系结构已逐渐趋于合理,但仍存在关键内容重复较多,标准间参数定义协调性差、不统一,标准次级框架分散不系统以及引用内容更新慢、格式陈旧等方面问题,其中标准间协调性差和次框架不系统是主要问题,分别占30.8%和47.7%,并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合并相同或重复较多的标准、修订协调性差不统一的标准、整合次级框架中分散不系统的标准、删减标准中不必要的检测方法附录等清理建议,搭建更为合理的粮食产品质量标准主、次级框架,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支撑。 孙丽娟 韩国 胡贤巧 程爱华 董琳 李为喜 王步军关键词:产品质量 太赫兹时域光谱及成像技术在农作物品质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022年 太赫兹辐射以其独特的技术优势,如瞬时性、宽带性、相干性、低能量性、穿透性和吸收性,受到了全世界各国政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的高度重视并日趋成为生物医学、材料科学和物理学等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农作物成分如水分、蛋白、脂肪、淀粉等理论上在太赫兹谱区有较为丰富的吸收;太赫兹波的低辐射特性对农业生物样本检测更为安全;太赫兹波的穿透特性对带包装样本、包衣样本的检测又独具优势;太赫兹时域光谱与成像技术结合还可以进一步对农作物样本的组织形态进行辨别评价,因此太赫兹波技术逐渐成为农作物品质检测领域一项极具应用潜力和应用前景的前沿分析技术。简述了太赫兹时域光谱及成像技术的基本原理,聚焦于太赫兹时域光谱及成像技术在农作物品质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现状,对该技术在农作物种子质量鉴别(如品种、转基因和活力)、农作物成分分析(如糖类、水分和淀粉),农作物贮藏品质判别(如新陈度、劣变和虫蚀)以及在农产品安全检测(如农药残留、非法添加物和异物)方面的新近研究工作和进展进行归纳总结,并展望了该技术在农作物品质检测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吴静珠 李晓琪 孙丽娟 刘翠玲 孙晓荣 余乐关键词:农作物种子质量 农产品安全 基于THz-ATR光谱的玉米种子水分定量模型优化方法研究 2021年 应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结合区间偏最小二乘法筛选玉米种子水分THz特征波段,并采用支持向量机构建基于特征谱区的抗非线性干扰的种子水分快速定量分析模型。实验以郑单958玉米种子为例,制备含水量范围9.58%~12.71%的种子粉末样本40组(每组取样3份),采用衰减全反射(ATR)附件扫描得到120份样本太赫兹时域光谱,根据SPXY(光谱-理化值共生距离算法)法划分得到训练集样本90份,测试集样本30份。种子水分对太赫兹波具有强烈吸收,首先采用基于偏最小二乘线性回归的移动区间(mwPLS)、独立区间(iPLS)、后向区间(biPLS)和联合区间(siPLS)方法筛选最优特征谱区组合;鉴于环境水分、种子其他成分及系统噪声对种子水分太赫兹光谱存在不可避免的非线性干扰,在上述光谱特征区间进一步采用基于RBF核函数的支持向量机和网格搜索法构建得到预测性能最优的种子水分快速定量分析非线性模型,训练集均方根误差为0.0212,预测集均方根误差为0.0697,相对分析误差为12.3457,相较于传统偏最小二乘线性回归模型,模型性能得到提升。种子水分含量是影响种子贮藏安全和种子活力的重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太赫兹时域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可以有效筛选种子水分特征吸收谱区,建立抗干扰、高精度的种子水分快速定量分析模型,有望成为未来种子质量快速测定领域一项极具应用潜力的补充技术。 吴静珠 李晓琪 孙丽娟 刘翠玲 孙晓荣 孙梅 余乐关键词:太赫兹时域光谱 衰减全反射 种子水分 支持向量机 小麦种子发芽率近红外定量分析模型的优化(英文) 被引量:2 2015年 The backward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Bi PLS)and the synergy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Si PLS)were applied to select the characteristic spectral regions representing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84 wheat seeds and build the near infrared(NIR)quantitative analysis model of wheat seed germination rate.Results from comparison showed that the models built by two variable selection methods had better predictive ability than full-spectral partial least squares(PLS)model.The optimal model was obtained by Si PLS with the calibration and predict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R)at 0.902 and 0.967 respectively,and ratio of performance to standard deviate(RPD)at 3.75.Based on this,the physical chemistry significance of characteristic spectral regions was analyzed.The characteristic spectral of wheat seed germination rate contained characteristic peaks of water,protein,starch,fiber,which were the internal nutrients of the seed that influence the germination ability,thus explaining the mechanism of measuring wheat seed germination rate using NIR to a certain extent. 吴静珠 董文菲 刘倩 陈岩 孙丽娟关键词: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 MODELS 不同风况和开窗配置对夏季单栋塑料温室微气候的影响 被引量:18 2017年 以华东地区种植着空心菜的单栋塑料温室为研究对象构建其全尺度计算流体力学模型(CFD模型)。该模型经现场实验验证,其计算值与各测点温度实验值变化趋势吻合且差异在1.1℃以内。随后,通过该模型研究不同开窗配置下温室内气流和温度场特征,评估开窗配置对通风率、室内外温差和室内气候均匀性的影响,揭示不同风况下温室微气候形成机理。仿真结果表明,不同开窗配置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温室微气候场。顶侧窗配置下温室通风率最高,室内外温差最小,能产生较均匀的室内气候,因此最适合于温室夏季通风。不同风况会对温室内气流和温度场产生显著的影响,进而影响温室降温效果和气候均匀性;当外界高温低风速气候条件下,热压通风起主导作用;顶侧窗通风能显著提高温室降温效果,有效降低作物冠状层气温。 何科奭 陈大跃 孙丽娟 刘正鲁关键词:微气候 计算流体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