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丽娟
- 作品数:12 被引量:50H指数:3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开展精神科优质护理创品牌服务
- <正>~~
- 孙丽娟
- 文献传递
- 精神科临床教学方法的探讨
- 目的探讨精神科临床教学方法。方法运用'参与式'课堂教学,将微格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头腩风暴法相结合应用于精神科临床教学、护理查房。结果1.学员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好,激发了学习兴趣。传统的护理查房、教学、在职培训形式
- 孙丽娟
- 住院精神病患者病耻感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病耻感水平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采用贬低-歧视感知量表、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量表、精神病人生存质量量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对21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按有无病耻感将患者分为两组,对上述量表得分进行比较。结果 60.85%的被调查患者有病耻感;无病耻感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t=4.181,P<0.05),两组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无显著差异(Z=-0.591,P=0.555),两组的社会功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5)。结论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水平较高,病耻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 孙丽娟张国富郑红丽封砚村卢燕李金红郝慧君张莉张海霞谢侃侃李艳李亚琼罗小年
-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病耻感生活质量自知力社会功能
- 精神病患者家属病耻感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7
- 2011年
- 目的探讨精神病患者家属病耻感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20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家属进行调查。结果 51.7%的精神病患者家属存在病耻感。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患者家属病耻感不同(χ2=3.656,P<0.05);不同疾病患者的家属病耻感无显著差异(χ2=2.561,P>0.05)。结论病耻感存在于精神病患者的家庭,达半数以上,受教育程度高的患者家属更易产生病耻感。
- 孙丽娟张国富郑红丽封砚村卢燕李金红郝慧君张莉张海霞谢侃侃李艳李亚琼罗小年
- 关键词:精神病病耻感家属
- 住院精神病患者病耻感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
- 病耻感是指患者因患病而产生的一种内心的耻辱体验。最早由Goffman1966年提出。由于精神疾病的慢性及特殊性,社会公众对精神疾病认识的保守性,使患者经历更多的歧视和病耻感。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
- 孙丽娟谢侃侃李艳李亚琼罗小年张国富郑红丽封砚村卢燕李金红郝慧君张莉张海霞
- 关键词: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自知力生活质量
- 精神科护士情商的培养
- 目的:培养精神科护士的情商。方法:情商是人的情绪商数。通过对284名精神科护士的调查,发现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大,工作中存在大量的潜在危险因素,学习任务重,睡眠障碍普遍。精神科护理队伍现状是:临床护士年轻化,护理工作经验少...
- 孙丽娟
- 关键词:情商精神科护士
- 文献传递
- 精神病患者家属病耻感的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 有学者将病耻感分为"感知的病耻感"和"实际的病耻感",感知的病耻感是指妨碍精神疾病患者谈论自身经历、寻求帮助的羞耻感和对歧视的预期感受;实际的病耻感是精神疾病患者遭受他人不公平的经历,即受到歧视。病耻感还会延伸到患者的家...
- 孙丽娟
- 文献传递
- 住院精神病患者病耻感水平及相关因素调查被引量:13
- 2011年
-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病耻感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对212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0.85%的被调查患者有病耻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高于情感病患者(χ2=8.843,P<0.01);病程5年及以内的患者病耻感高于5年以上的患者(χ2=5.448,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病耻感水平高,患者的病耻感与精神疾病诊断及病程有关。
- 孙丽娟张国富郑红丽封砚村卢燕李金红郝慧君张莉张海霞谢侃侃李艳李亚琼罗小年
- 关键词:精神病病耻感
- 住院精神病人对护士身体暴力伤害的调查分析
- 世界卫生组织将医院工作场所暴力定义为:卫生人员在其工作场所受到辱骂、威胁和攻击从而造成对其安全、幸福和健康明确的或含蓄的挑战。它分为心理暴力和身体暴力, 心理暴力包括口头辱骂、污辱、威胁和言语骚扰;身体暴力包括打、踢、推...
- 孙丽娟张瑞美
- 文献传递
- 精神科护士工作倦怠与心理健康水平的调查
- 工作倦怠是指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其中情感耗竭是指个体的情感资源过度消耗,疲乏不堪,精力丧失;去人格化指个体对待服务对象的负性的、冷淡的、过渡疏远的态度;个人成...
- 孙丽娟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