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娜 作品数:8 被引量:72 H指数:2 供职机构: 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川崎病并发严重肝功能损害一例 患儿、男、4岁、住院号406417。主诉:发热、皮疹、耳后疼痛3天入院病史:患儿于3天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伴耳后疼痛,病程第二天胸背部出现散在皮疹,时隐时限,就诊于市儿童医院,考虑风疹收入院。次日查... 关世运 苏传真 朱刚剑 王健 范瑞琴 王显耀 孙娜慢性乙型肝炎快速完全病毒学应答1例 2012年 患者,男,36岁。因间断乏力、纳差1年,再发1周,于2011年6月27日入院。2010年6月底不明原因精神倦怠、乏力,食欲减退,同时伴有肝区不适,查肝功能ALT1328U/L,AST456U/L,余正常。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HBsAg、HBeAg、抗-HBc、HBcIgM均阳性, 苏传真 孙娜 朱刚剑 王健 关世运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学应答 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 HBSAG HBEAG 抗-HBC 川崎病并发严重肝功能损害1例 2013年 患儿,男,4岁。因发热、皮疹、耳后疼痛3d入院。患儿于3d前无任何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5℃伴耳后疼痛,病程第2天胸背部出现散在皮疹,时隐时现,就诊于市儿童医院,考虑风疹收入院。次日查肝功能明显异常。经我院会诊转入肝病专科。体检:T39.5℃,P102次/min。胸、背部可见针头大小暗红色丘疹,压之不褪色,皮肤中度黄染,右耳后可触及一黄豆大小淋巴结,触痛明显。双眼球结膜充血明显,巩膜中度黄染。口腔粘膜未见费科氏斑,可见杨梅舌,双侧扁桃腺不大。颈项软,双肺呼吸音清晰,心脏无杂音。 关世运 苏传真 朱刚剑 王健 范瑞琴 王显耀 孙娜关键词:严重肝功能损害 川崎病 并发 眼球结膜充血 胸背部 肝病专科 干扰素与替比夫定序贯疗法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3例 2012年 干扰素α作为较为有效的抗病毒药物之一,疗程相对较短,耐药率低,但疗效仍不够理想,总的持久应答率仅为40%。核苷类药物疗程虽相对较长,但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且适用于干扰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对于干扰素疗效欠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口服核苷类似物的选择,目前各类慢性乙型肝炎指南中尚无推荐方案。与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相比,替比夫定具有强效抑制HBV复制及HBeAg血清转换率高等双重特点。本研究对干扰素α治疗疗效不佳的患者,选用序贯替比夫定再治疗,探讨其临床疗效。 苏传真 陈佳 朱刚剑 王健 范瑞琴 王显耀 孙娜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干扰素Α 序贯疗法 核苷类似物 前列地尔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对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肝功能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腺苷蛋氨酸对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者肝功能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92例病毒性肝炎合并高胆红素血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均行退黄、护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前列地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比较两组肝功能水平[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及谷丙转氨酶(ALT)]、血液流变性指标、免疫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NF-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AST、TBil、ALT、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ST、TBil、ALT、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血浆黏度及全血黏度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L-4、INF-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4均低于治疗前,INF-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IL-4低于对照组,INF-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毒性肝炎伴高胆红素血症患应用前列地尔联合腺苷蛋氨酸治疗,可增强肝功能水平,改善血液流变性,且免疫功能提升,不良反应较少,具有良好预后。 孙娜关键词:病毒性肝炎 高胆红素血症 前列地尔 腺苷蛋氨酸 肝功能 血液流变性 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对患者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及抗肝纤维化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观察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疗效和对患者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及抗肝纤维化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68例,采用区组随机化法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予干扰素α-2b联合利巴韦林方案治疗,观察组予索磷布韦维帕他韦片联合利巴韦林方案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效果[快速病毒学应答(RVR)、早期病毒学应答(EVR)],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趋化因子[白介素-6(IL-6)、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巨噬细胞炎性蛋白-3α(MIP-3α)]水平变化与肝纤维化指标[Ⅳ型胶原蛋白(Col-Ⅳ)、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钠(HA)]差异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RVR及EVR均高于对照组(72.73%vs.45.71%&87.88%vs.62.86%,χ^(2)_(RVR)=5.117,P RVR=0.024;χ^(2) EVR=5.672,P_(EVR)=0.017);治疗3个月后,2组IL-6、IP-10、MCP-4、MIP-3α水平和Col-Ⅳ、LN、PC-Ⅲ、HA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8.18%vs.28.5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019,P=0.313)。结论索磷布韦维帕他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效果较好,对控制细胞因子与趋化因子及抗肝纤维化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孙娜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 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 肝纤维化 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过程中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 被引量:64 2013年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过程中血清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乙肝肝硬化患者60例为病例组,HBV-DNA均阳性,同时选择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病例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24周。治疗前后检测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T3、T4、FT3、FT4、TSH。结果:病例组治疗前血清T3、T4、FT3、FT4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下降,TSH与对照组相比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恩替卡韦治疗24周后,HBV-DNA转阴组血清T3、T4、FT3、FT4、TSH、AST、ALB、PT水平较治疗前和HBV-DNA未转阴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体内存在不同程度的甲状腺素水平紊乱,给予恩替卡韦抗乙肝病毒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的同时可以间接改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朱刚剑 苏传真 王健 范瑞琴 王显耀 孙娜关键词:恩替卡韦 甲状腺激素 不同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细胞相关因子及血清ADA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h细胞相关因子及血清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90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疾病患者作为试验组,同期选择9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Th细胞相关因子、血清ADA表达及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 B virus DNA,HBV-DNA)水平。随后将试验组按照疾病不同分为A组(24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B组(46例,慢性乙型肝炎)、C组(20例,慢性乙型肝炎伴肝硬化),再将B组分为B1组(17例,B基因型)、B2组(29例,C基因型),比较组间的上述指标水平,并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与Th细胞相关因子、血清AD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的IFN-γ、Th1/Th2、IL-2、IL-4、IL-10、ADA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IFN-γ、Th1/Th2、IL-2、IL-4、IL-10、ADA表达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C组的HBV-DNA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的HBV-DNA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1组的IFN-γ、Th1/Th2、IL-2、IL-10、ADA及HBV-DNA水平均较B2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水平较B2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直线相关性分析,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HBV-DNA与IL-4呈负相关(P<0.05),与IFN-γ、Th1/Th2、IL-2、ADA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存在Th细胞相关因子异常情况;其血清ADA表达水平越高,提示患者的病情越重,临床需做好相关防治措施。另外,上述指标有利于判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基因型的不同。 孙娜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 腺苷脱氨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