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宇

作品数:6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超声
  • 3篇超声引导
  • 2篇针刀
  • 2篇针刀治疗
  • 2篇关节
  • 2篇超声检查
  • 1篇胆管
  • 1篇胆管造影
  • 1篇胆管造影术
  • 1篇胆总管
  • 1篇腰椎
  • 1篇腰椎小关节
  • 1篇腰椎小关节综...
  • 1篇药物联合
  • 1篇胰胆管
  • 1篇胰胆管造影
  • 1篇胰胆管造影术
  • 1篇造影
  • 1篇造影剂
  • 1篇造影术

机构

  • 6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6篇李加平
  • 6篇孙宇
  • 3篇龙劲松
  • 3篇郭蔷
  • 3篇雷震
  • 2篇郑虎山
  • 2篇李卓伦
  • 1篇肖礼祖
  • 1篇单莉莉
  • 1篇程春生
  • 1篇聂荔
  • 1篇张飒

传媒

  • 2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胃肠病学和肝...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评估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声脉冲辐射力成像技术(ARFI)评估不同程度肝纤维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健康志愿者250例、肝病患者361例行ARFI检测,测量其声触诊组织量化值(VTQ),统计归纳出肝纤维化程度的增加与VTQ相关性及相应界限值。结果受检361例患者中348例行超声引导下肝脏穿刺活检并行S0~S4分期,不同时期肝纤维化VTQ平均值(m/s):S0(1.21±0.14)、S1(1.26±0.13)、S2(1.36±0.13)、S3(1.77±0.32)、S4(2.23±0.20),正常组(1.11±0.17);各组间除S0和S1期的病例组(P=0.048)并不能说明实际临床上VTQ值差异是否具有临床意义外,其余组间VTQ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慢性肝病程度的加重,弹性参数值也随之增加,两者具有一定相关性。结论 ARFI能对肝纤维化程度进行量化分析,从而避免肝脏穿刺活检,为临床提供一种无创、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的肝纤维化程度及疗效的评估手段。
李加平孙宇朱婷雷震龙劲松郭蔷
关键词:肝纤维化声脉冲辐射力成像超声检查
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对胆总管显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对胆总管全程显像的改善情况。资料与方法7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胆总管梗阻患者,术前均行常规超声、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后超声(超声造影)、磁共振胆管造影(M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比较,评价4种影像方法的诊断效果。结果超声造影、常规超声、MRCP、ERCP对胆总管全程的显示率分别为93.59%、21.79%、97.44%、100.00%,对胆管病灶的显示率分别为91.03%、58.97%、92.31%、97.44%,超声造影与MRCP、ERCP对胆总管全程及胆管病灶的显示率均无显著差异(χ2=0.598、3.306,P>0.05),但超声造影对胆总管全程及胆管病灶的显示率明显高于常规超声(χ2=82.360、21.368,P<0.001)。超声造影对完整胰头及十二指肠乳头的显示率分别为100.00%、71.79%,明显高于常规超声的52.56%、2.56%(χ2=48.504、80.031,P<0.001)。结论应用口服胃肠超声助显剂超声检查能明显提高胆总管及病灶的显示率,是一种切实可行、简单而可靠的方法。
李加平孙宇朱婷龙劲松雷震程春生
关键词:胆总管造影剂
超声引导下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的临床可行性、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40例腰椎小关节患者采用实时超声引导下行小关节注射治疗。术后随访12周,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前、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结果:40例患者,需要观察的腰椎小关节共57个,超声成功探测到54个小关节。对54个腰椎小关节行超声引导下注射镇痛复合液,均操作成功,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治疗后1、4、12周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VAS评分(P<0.001)。治疗后1周与12周VAS评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1周与4周、4周与12周的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引导下小关节注射治疗腰椎小关节综合征具有临床可行性,安全性好,疗效确切。
朱婷肖礼祖单莉莉孙宇李加平郑虎山
关键词:腰椎小关节超声引导注射
超声引导下注药联合针刀治疗肩周炎效果观察被引量:23
2015年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注药联合针刀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均分为超声组和对照组各33例,超声组在超声引导下行肩峰下滑囊、结节间沟注药联合针刀治疗,对照组根据解剖定位进行注药及针刀治疗。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周后行超声检查,记录两组治疗前后肩峰下滑囊、结节间沟积液厚度,以及视觉模拟评分(VAS)和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肩峰下滑囊、结节间沟积液厚度及VAS均降低,肩关节功能评分均升高,超声组改变更明显,P均<0.05。结论超声引导下注药联合针刀治疗可有效减少肩周炎患者的关节积液,并改善疼痛及肩关节功能。
朱婷李加平孙宇郭蔷雷震李卓伦
关键词:肩周炎超声引导局部用药针刀
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肩胛上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接受肩胛上神经阻滞的75例肩周炎患者行超声检查,观察肩胛上神经、血管及肩胛上横韧带的位置及毗邻关系,选择最佳穿刺点,于实时超声引导下行肩胛上神经阻滞。术后随访12周,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前、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结果超声清晰显示71例肩胛上神经,4例不能确定,需利用神经刺激定位仪予以确认;75例均穿刺成功,成功率100%,未发生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4、12周的VAS评分分别为7.71±0.87、3.86±0.57、2.83±0.31及1.97±0.30,各时间点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超声引导下肩胛上神经阻滞具有实时、安全、无辐射等优点,有望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李加平张飒朱婷孙宇龙劲松郑虎山
关键词:关节炎肩关节肩胛上神经神经阻滞
超声介导药物联合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介导药物联合针刀治疗腕管综合征(CTS)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侧来自56例CTS患者的手腕行超声检查,观察正中神经的改变及毗邻关系,选择最佳穿刺点,实时超声介导下行药物注射及针刀治疗。术后1、4、12周进行随访,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术前、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结果超声显示58侧患腕正中神经有异常改变,4侧正中神经未见异常;1侧术前评估不宜接受超声介导药物联合针刀治疗,另61侧超声介导药物联合针刀治疗均操作成功,未发生神经损伤及其他并发症。术前及术后1、4、12周的VAS评分分别为8.25±0.81、4.27±0.72、3.00±0.54及1.44±0.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导药物联合针刀治疗CTS具有可视化、安全有效、无辐射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朱婷李加平郭蔷孙宇聂荔李卓伦
关键词:腕管综合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