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彩虹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篇喜福会
  • 2篇《喜福会》
  • 1篇英美文学
  • 1篇英美文学教学
  • 1篇语言
  • 1篇语言输出
  • 1篇语言输入
  • 1篇中国传统文化
  • 1篇谭恩美
  • 1篇主题研究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差异
  • 1篇文学
  • 1篇文学教学
  • 1篇西方文化
  • 1篇美国华裔
  • 1篇美国华裔文学
  • 1篇美文
  • 1篇母女
  • 1篇母女关系

机构

  • 3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3篇孙彩虹
  • 1篇董玉芳

传媒

  • 1篇佳木斯教育学...
  • 1篇黑龙江教育学...
  • 1篇湖北第二师范...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从“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看英美文学教学
2013年
2013年外研社举办的教师暑期培训班以"输入为基础,输出为驱动"为题讨论大学英语教学的改革。这掀起了大量高校教师对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的热情。基于此,通过对Krashen的输入假说以及Swain的输出假说进行研究,探讨"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启发。
孙彩虹
关键词:英美文学教学语言输入语言输出
《喜福会》中的成长主题研究
2013年
对于谭恩美的代表作《喜福会》,其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中西文化对抗、母女关系、以及女儿们的身份认同等方面。本文认为,《喜福会》也是一部成长小说,它不仅讲述了四对母女之间价值观的碰撞,还描述了几位女性的成长历程。本文将对小说中吴精妹、龚琳达和许安梅的故事进行研究,探讨母亲们在旧中国以及女儿们在美国遇到的种种磨难和她们的成长经历。
孙彩虹董玉芳
关键词:《喜福会》谭恩美
从母女关系主题看美国华裔文学中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与冲突被引量:1
2014年
中西方文化差异巨大,这在当今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得以体现。美国华裔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其母女两代人的隔阂与冲突最能反映这种文化差异。在同一家庭,当注重谦卑、孝顺的中国传统文化遭遇以"个人主义"、"自由"、"平等"为核心的美国价值观,会产生怎样的误解和冲突,又是怎样获得沟通与和解。本文主要以谭恩美、汤亭亭等华裔女作家的作品为例,以母女关系为切入点,探讨这些作品中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孙彩虹
关键词:美国华裔文学母女关系文化差异《喜福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