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红杰

作品数:29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上海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3篇艺术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6篇音乐
  • 4篇中译
  • 3篇艺术
  • 3篇译本
  • 3篇中译本
  • 3篇翻译
  • 3篇表演
  • 2篇音乐表演
  • 2篇音乐家
  • 2篇体裁
  • 2篇人格
  • 2篇主题
  • 2篇文化
  • 2篇文献翻译
  • 2篇莫扎特
  • 2篇乐家
  • 2篇交响曲
  • 2篇贝多芬
  • 2篇本土
  • 2篇传记

机构

  • 25篇上海师范大学
  • 4篇上海音乐学院
  • 2篇牛津大学
  • 2篇滑铁卢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作者

  • 25篇孙红杰
  • 4篇孙红杰
  • 1篇李砚
  • 1篇黄虎

传媒

  • 4篇人民音乐
  • 3篇星海音乐学院...
  • 2篇音乐艺术(上...
  • 2篇音乐探索
  • 2篇黄钟(武汉音...
  • 2篇中国非物质文...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北方音乐
  • 1篇中国音乐
  • 1篇中央音乐学院...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 1篇福建艺术
  • 1篇文化研究
  • 1篇当代音乐
  • 1篇上海艺术评论
  • 1篇大音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6
  • 4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0
  • 1篇2009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作曲家与作品的“伟大性”问题——兼论当代中国的专业音乐创作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从音乐史书写"强调创作而忽视表演"、"强调大作曲家而忽视小作曲家"的通行惯例谈起,引出作曲家及作品"何以伟大"的评价问题。通过对爱因斯坦、迈尔、达尔豪斯、莱特四家之言进行述评,指出这些学说中对"作曲家"与"作品"概念的历史内涵和"伟大性"条件的历史局限性这两方面的疏略,以及对"作曲家"与"作品"两种伟大性混淆的不足,进而从自身立场出发,归纳出两种"伟大性"各需具备的四种品质,并围绕中国当代专业音乐创作中的"伟大性诉求",就当代中国作曲家在高产性、影响力、公认度,以及作品的深刻内容、普遍价值和里程碑意义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孙红杰
关键词:音乐创作作曲家当代音乐
马克斯·韦伯的音乐理性观与欧洲中心论——韦伯《音乐社会学引论》新版中译本校后被引量:3
2022年
一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哲学家、政治经济学家,他的学术成就在现代西方的诸多学术领域乃至整个知识领域都有极大的影响。作为同卡尔·马克思( Karl Marx,1818—1883)、埃米尔·杜尔凯姆(émile Durkheim,1858—1917)齐名的"社会学三大奠基人"之一,他的许多概念、理论、方法、立场——如"理性化""祛魅""科层化""世俗化""理念型""权威类型""价值中立"等.
孙红杰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家欧洲中心论音乐社会学卡尔·马克思理性观马克斯·韦伯
以音乐谱写的悲剧神话与人类精神——析赵晓生新作《交响诗篇——神话四章“昱”》
2015年
引言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脉络,然而若要追溯其起源,则几乎都会进入“神话”领域。或日:神话源出于人类对世界本源的好奇、对超凡力量的崇拜、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它们久远无考、任人解读、亦真亦幻、累世相传,并能源源不断地引起共鸣和思索,昭示出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孙红杰
关键词:神话诗篇乐谱历史脉络永恒价值
音乐地理学的七个主题被引量:3
2014年
音乐地理学作为文化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出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过去的25年里,大量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学术期刊、著作及引用文献上。这些成果勾勒出了音乐地理学的七个主题:音乐的起源(并非地理学意义上的);世界音乐的分布与类型;区位分析;音乐活动的源地;基于电子技术的趋势;音乐对景观的影响;全球音乐。①根据近期的观察,或许还应有第八个主题(技术革新)加入进来。
彼得·豪夫·纳什乔治·卡尔尼黄虎孙红杰
关键词:音乐地理学文化地理学源地
论旋律中的族性基因和语言基质——兼论汉语声调的音乐潜能与新韵旧体诗的入乐吟唱方法被引量:6
2022年
旋律在当代专业音乐创作中的弱化甚至缺失,已引发整体音乐文化生态发生深刻转变。历史研究表明,一个民族的音乐(尤其它的旋律)注定会以某种方式被其语言赋形,从而具有该民族特有的语言基质。在音乐创作中回避旋律,或是在旋律写作中脱离语言,相当于割裂了音乐与传统文化之间的一个强有力的关联维度,也断绝了音乐与民族特质之间的一个活生生的亲缘因素。本文援引历史学家、社会学家的观点,论述了旋律何以作为音乐民族特性中的一个"显性基因",并结合笔者自身的诗文吟唱实践,阐释了语言何以作为旋律创作的灵感源泉。文章呼吁当代作曲家重新思考旋律的意义并潜心挖掘汉语声调的音乐潜能,也召唤音乐学家对"诗乐关系"这一古老话题再作审思。
孙红杰
关键词:旋律诗乐关系
音乐区域与区域音乐被引量:3
2014年
地理学家们对于人类生活非可视化内容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的分析是个例外,不是因为地理学家们对宗教信仰的地理分布感兴趣,而是由于他们对景观有很多的研究方法,并具有广泛影响。在各式各样的艺术种类中,地理学家们仅仅关注其中可视艺术的景观特征。建筑地理学是地理学新近出现的一门下属学科,而且已经进行了非常出色的研究。
彼得·豪夫·纳什(著)李砚孙红杰
关键词:音乐地理学家艺术种类景观特征宗教活动地理分布
知识共同体视域中的数字文化遗产——未来愿景与现实困境被引量:1
2023年
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生成得益于人类知识共同体的持久发育,当下日益发达的信息科技为二者同时带来了挑战和机遇。深入认知数字文化遗产事业的未来愿景,需着眼于知识共同体理念,阐释知识共同体的发育与文化多样性的生成、知识共同体理想与数字文化遗产事业的关系,审视知识共同体愿景下中国数字文化遗产事业在统筹性、学术性、可持续性、前瞻性等方面的局限。未来数字文化遗产的发展应以开放共享、关联互通的姿态最大化地拓展其价值,因为这是遗产守护、文化传播、知识生产的必要途径。
孙红杰
关键词:知识共同体文化多样性开放共享数据库
基于文献翻译的文化思考——阿兰·阿特拉斯《文艺复兴音乐》中译本散论
2025年
文献翻译不仅是文本知识的语言转换,更是伴随着引鉴、对话、调适、创造的深度文化交流。阿兰·阿特拉斯《文艺复兴音乐》的翻译引进,值得从上述角度审视。它提供了关于西欧文艺复兴音乐的海量知识,呈现了丰富的学术景观,见证了译者在源文化与目标文化之间的积极调适与转化。本文将此译本置于西方音乐研究和文献翻译理论的双重学术语境中,结合具体的翻译案例,探讨了文献翻译的文化意义。
孙红杰
关键词:文献翻译
世界仪式舞类型考略——上篇:无形象之舞
2009年
'无形象之舞'是本章的第一节,萨克斯列举了六种不同的主题类型,分别是:行巫之舞(Medicine Dances)、祈续之舞(Fertility Dances)、启蒙之舞(Initiation Dances)、祝婚之舞(Marriage Dances)、行葬之舞(Funeral and Scalp Dances),以及佑战之舞(War Dances)。
库尔特·萨克斯孙红杰
关键词:仪式舞蹈主题
“国王歌手”演绎的无伴奏重唱艺术——在浮华时代如何自我超越又保留本色?
2017年
一我对"国王歌手"(The King's Singers)~①关注已久。13年前,我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时首次听到了他们的录音。还记得那是文艺复兴作曲家雅内坎的尚松——《群鸟之歌》。这是一首四声部世俗复调作品,声部彼此独立又密切交织,
孙红杰
关键词:自我超越歌手国王浮华重唱伴奏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