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庆国

作品数:42 被引量:189H指数:7
供职机构:四川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8篇超声
  • 24篇心室
  • 21篇左心
  • 18篇左心室
  • 13篇心动描记术
  • 13篇描记
  • 13篇描记术
  • 12篇起搏
  • 12篇超声心动描记
  • 12篇超声心动描记...
  • 11篇心肌
  • 10篇成像
  • 9篇心室功能
  • 9篇心脏
  • 8篇右心
  • 7篇动脉
  • 7篇多普勒
  • 6篇心脏起搏
  • 6篇超声研究
  • 5篇颈动脉

机构

  • 31篇四川省人民医...
  • 7篇四川省医学科...
  • 5篇遵义医学院
  • 4篇四川省医学科...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川北医学院
  • 2篇泸州医学院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广元市第二人...
  • 1篇四川省妇幼保...
  • 1篇国家成都中药...
  • 1篇成都市温江区...
  • 1篇四川医科大学
  • 1篇西南医科大学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 41篇孟庆国
  • 35篇尹立雪
  • 16篇李春梅
  • 15篇罗安果
  • 13篇左明良
  • 10篇邓燕
  • 10篇王正阳
  • 9篇王珊
  • 9篇李爽
  • 7篇岳文胜
  • 7篇余洋
  • 6篇郭智宇
  • 5篇李文华
  • 5篇张红梅
  • 4篇白艳
  • 3篇刘会若
  • 3篇林家弟
  • 3篇蔡雁朗
  • 3篇曾杰
  • 3篇王胰

传媒

  • 8篇中华超声影像...
  • 8篇中华医学超声...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临床超声医学...
  • 3篇实用医院临床...
  • 1篇四川医学
  • 1篇医学信息
  • 1篇临床医学进展
  • 1篇2006和谐...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超声医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左室憩室超声表现1例
2016年
患者男,49岁。以活动后心累、气紧20+年,加重伴呼吸困难1+个月入院。1+个月前,活动后上述症状较前加重,伴有晕厥,发作较频繁,每次持续数分钟,夜间不能平卧,阵发性呼吸困难。外院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增大,升主动脉瘤样增宽,主动脉瓣异常回声,考虑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中重度反流;二、三尖瓣轻度反流。我院体格检查:心率85次/min,血压107/63 mm Hg(1 mm Hg=0.133 k Pa),体温36.6℃。
方杰孟庆国李春梅
关键词:升主动脉瘤阵发性呼吸困难超声图心脏畸形
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节段心肌跨壁位移特征的超声研究
目的应用TDI-Q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左室壁节段心肌何为早期?收缩功能,明确相关心肌力学参数变化特征。方法健康志愿者32例和?肥厚型心肌病患者22例。采集三个连续心动周期二尖瓣、乳头肌以及心尖标准短轴切面动态二维组织多普...
孟庆国尹立雪李文华邓燕左明良王正阳王珊李爽
超声技术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2006年
孟庆国尹立雪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化组织多普勒成像起搏部位心室壁心室起搏
斑点追踪成像和组织多普勒同步成像对不同起搏模式下左心室心肌同步性的评估
2023年
目的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成像和组织多普勒同步成像(TSI)技术探讨右心双腔室间隔起搏(RVSP)与希浦系统起搏(HPSP)模式下患者左心室心肌同步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9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接受房室全能型心脏起搏器植入的患者43例,按照起搏器植入方式不同将其分为RVSP组20例,HPSP组23例。同期选取40例志愿者为对照组。获取左心室节段应变达峰时间、应变达峰时间离散度(PSD)及左心室心肌做功等参数值。对二维斑点追踪评估的左心室17节段应变达峰时间、组织多普勒TSI评估的左心室12节段应变达峰时间及心肌做功参数和四维应变参数进行组间比较分析。结果组织多普勒TSI模式:与对照组比较,HPSP组、RVSP组12(12/12)个节段应变达峰时间均增大(P均<0.05)。HPSP组与RVSP组比较,4(4/12)个节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基底前壁、中段前间隔、中段间隔和中段后壁应变达峰时间RVSP组大于HPSP组(P均<0.05)。二维斑点追踪模式:与对照组相比,HPSP组和(或)RVSP组13(13/17)个节段应变达峰时间均增大(P均<0.05)。HPSP组与RVSP组相比,11(11/17)个节段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其中7个节段HPSP组的应变达峰时间大于RVSP组(P均<0.05)。同对照组相比,左心室心肌长轴应变、左心室整体心肌做功效率在RVSP组明显减低(P均<0.05),而HPSP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PSD在对照组、HPSP组和RVSP组逐渐递增(P<0.05)。结论在起搏器植入后6个月至1年的短期随访过程中,HPSP可以使左心室心肌更加协调、高效做功,左心室同步性优于RVSP。与组织多普勒技术相比,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能够同时评估左心室心尖各节段心肌同步参数且不受角度依赖,相对更具优势。
孟庆国唐艺加王斯佳周杰冯天航刘学兵舒庆兰邓燕尹立雪李春梅
关键词:斑点追踪成像心肌功能
犬右心耳和右室心尖起搏左心室心肌力学状态的超声斑点追踪成像对比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采用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技术评价急性心肌缺血前后右心耳起搏与右室心尖起搏模式下左心室心肌力学状态。方法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比格犬模型。获取14只开胸犬急性心肌缺血前后窦性心律及两种起搏状态的标准左心室长轴切面;分别测量和计算左心室整体长轴应变及18节段长轴峰值应变、应变达峰时间、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进行不同研究者间和研究者自身重复性相关分析。结果①急性心肌缺血前起搏:右心耳和右室心尖起搏时左心室整体应变均小于窦性心律(P〈0.05)。右室心尖起搏时后间隔节段峰值应变均小于右心耳起搏和窦性心律(P〈0.05);右心耳起搏时前间隔心尖及中间节段应变达峰时间均较右室心尖起搏延后(P〈0.05);左室18节段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在窦性心律、右心耳起搏和右室心尖起搏模式下呈递增趋势(P〈0.05)。②急性心肌缺血后起搏:右心耳和右室心尖起搏时左心室整体应变小于窦性心律(P〈0.05),右室心尖起搏时后间隔中间及基底节段峰值应变均小于右心耳起搏和窦性心律(P〈0.05);右心耳起搏时后间隔中间及基底节段应变达峰时间均较右室心尖起搏和窦性心律延后(P〈0.05);左室应变达峰时间标准差在窦性心律、右心耳起搏和右室心尖起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同一切面节段峰值应变在不同研究者间r=0.810,P〈0.001;研究者自身r=0.837,P〈0.001。结论急性心肌缺血前后右心耳起搏及右室心尖起搏均未能使左心室心肌力学恢复至正常窦性心律的有效和同步状态。
郭智宇尹立雪左明良刘会若白艳钟毓李文华孟庆国武彤王俊丽
关键词:心脏起搏斑点追踪显像
超声瞬时波强技术检测飞行员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研究超声瞬时波强技术对飞行员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检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应用超声瞬时波强技术检测飞行员颈总动脉,其中正常组37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组44例,动脉粥样硬化组52例,将瞬时波强指标与血管回声跟踪(ET)指标及常规超声指标进行组间比较及相关分析。结果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及动脉粥样硬化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瞬时加速度波强(W1)及超声瞬时波强(WI)、脉搏波传导速度(PWV_WI)均较正常组高(P<0.05);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正常组间血管回声跟踪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W1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正相关,瞬时减速度波强(W2)与二尖瓣前向血流频谱E峰与A峰比值(E/A值)及IMT相关,反相波面积(NA)与血流阻力指数(RI)呈正相关,PWV_WI与ET指标相关(P<0.05)。结论超声瞬时波强技术可反映心血管系统血流动力学及心脏与血管交互关系,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整体心血管功能较血管回声跟踪技术敏感。
邓燕董世鹏尹立雪李春梅李爽左明良王正阳余洋王珊罗安果孟庆国赵文良唐苗何为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瞬时波强动脉粥样硬化
马来酸吡咯替尼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脏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探讨3年生存乳腺癌患者服用马来酸吡咯替尼对双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马来酸吡咯替尼治疗的45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服药前后二尖瓣侧壁瓣环、间隔瓣环及右室侧壁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右室侧壁瓣环M型运动幅度、左心室射血分数以及左室整体长轴峰值应变,同时与对照组相关指标进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和用药前比较,用药后观察组患者左心室二尖瓣侧壁瓣环、间隔瓣环、右室侧壁瓣环舒张期运动速度及左室整体长轴峰值应变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左心室、右心室收缩功能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马来酸吡咯替尼的乳腺癌患者左心室、右心室收缩功能无明显变化,但双心室舒张功能均降低,提示该类药物可能损害心肌功能。
孟庆国王佳雪王斯佳
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乳腺癌心肌功能左心室右心室
超声血流向量成像评价舒张期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流体能量损耗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应用超声血流向量成像(vector flow mapping,VFM)技术可视化观察左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left ventricular non-compaction,LVNC)患者左心室心腔内血液流场状态,量化评价舒张期左心室心腔内能量损耗(energy loss,EL)。方法选取62例(P<0.05)LVNC患者为观察组(LVNC组),其中临床组(LVNC1组)37例,亚临床组(LVNC2组)25例,健康对照组61例。采集3个完整心动周期标准心尖三腔彩色多普勒实时动态图像,在机测量左心室舒张及收缩功能参数。将图像导入专用工作站,根据时间流量曲线(time-flow curve,T-F curve)确定全舒张期(P0)、等容舒张期(P1)、舒张早期(P2)、快速充盈期(P3)、减慢充盈期(P4)、心房收缩期(P5)以及舒张末期(P6)并测量对应时相左心室内EL、涡旋面积和涡旋循环强度。比较各组舒张功能参数及EL值,比较LVNC1组与LVNC2组非致密层(Noncompaction,NC)心肌以及致密层(compaction,C)心肌厚度。将EL与涡旋面积、涡旋循环强度、左心室舒张功能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EL值:LVNC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2、P3、P4、P0期EL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NC1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1、P2、P3、P4、P0期EL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NC2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P6期EL值增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VNC1组与LVNC2组比较P3、P5、P0期EL值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NC、C、NC/C值:LVNC1组与LVNC2组比较,NC、NC/C值增高,C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相关性分析:健康对照组P3-EL值与E、E/A、e、e/a值呈正相关(P<0.05),与A值呈负相关(P<0.05);P5-EL值与A、a、E/e值呈正相关(P<0.05),与E/A、e、e/a值呈负相关(P<0.05)。LVNC组P3-EL值与E、E/A、e、e/a值呈正相关(P<0.05);P5-EL值与A、a、E/e值呈正相关(P<0.05),与E/A、e、e/a值呈负相关(P<0.05)。健康对照组P0-EL值与涡旋循环量呈正相关(P<0.05),与涡旋面积呈负相关(P<0.05);LVNC组P0-EL值与涡�
汪智慧尹立雪马荣川孟庆国刘梅
关键词:能量损耗
宽QRS波左心室节段应变与容积相关性的超声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应用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和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评价不同病因宽QRS波左心室节段应变与容积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18例正常健康人、8例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及11例安置起搏器患者分别采集心脏三维容积灰阶图像和组织多普勒二维图像,并应用QLAB分析软件,自动计算左心室17个节段容积和室壁心肌应变值。结果正常组(除前壁心尖段和后壁基底段,11%节段P>0.05)和右束支阻滞组(除室间隔基底段、前壁心尖段和后壁中段,22%节段P>0.05)各节段心肌容积与应变呈负相关(P<0.05),其回归方程中截距依节段递减(基底段>中段>心尖段);左束支阻滞组各节段心肌容积与应变的相关性差(P>0.05),室间隔最明显;起搏器组大部分节段应变与容积无良好相关性(前壁51%节段及后壁36%节段P>0.05),前壁最明显。结论右束支阻滞组左心室心肌收缩运动协调,左束支阻滞组、宽QRS波和窄QRS波起搏组心肌收缩运动不协调,导致节段容积呈不规则改变。
罗安果尹立雪李春梅王志刚王连春林家弟蔡雁朗孟庆国张弢李霞李露卜佳
关键词:三维超声心动描记术心室组织多普勒成像容积
超声心动图诊断双心室心肌致密化不全伴憩室形成1例被引量:1
2013年
患者男,63岁.因“咳嗽、劳累后乏力半年.加重半个月”入院。查体:心界增大.心率70次/分,心尖区收缩期2~3级杂音.律齐。心电图:实性心率,左心室高电压。超声:各房室内径增大。左心室下壁、后侧壁乳头肌水平、尖侧壁肌小梁增多、增粗.形成交错排列的深陷隐窝:左心室心尖区室壁回声变薄,
张清凤王胰李春梅孟庆国
关键词:心肌致密化不全憩室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