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浦
- 作品数:60 被引量:399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miR-129-3p靶向Smad3在TGF-β诱导NIH3T3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过程中抑制细胞活力与迁移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129-3p(miR-129-3p)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NIH3T3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的过程中对细胞活力与迁移的作用和相关机制。方法: RT-qPCR法检测肾癌患者癌旁组织和肾纤维化组织中miR-129-3p的表达量。建立TGF-β诱导NIH3T3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的模型,RT-qPCR法确定miR-129-3p的表达模式。在细胞中给予miR-129-3p模拟物转染48 h,利用MTT实验检测细胞活力,Western blot法检测Ki-67的蛋白表达水平,利用划痕实验观察其对细胞迁移的影响。利用miRNA靶点分析数据库TargetScan和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对miR-129-3p的靶点进行分析,并通过Western blot实验对其靶点蛋白表达水平的检测进行确证。结果:和肾癌患者癌旁组织相比较,在肾纤维化组织中miR-129-3p的表达明显下调( P <0.01)。同时,在TGF-β诱导NIH3T3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的模型中,miR-129-3p的表达水平也有下调( P <0.01)。在给予TGF-β刺激的同时给予miR-129-3p的模拟物导致细胞活力下降,Ki-67表达降低,细胞迁移行为也受到抑制。TargetScan预测Smad3的3’-UTR与miR-129-3p存在结合位点,并被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确认;Western blot实验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miR-129-3p影响Smad3表达。结论: miR-129-3p靶向Smad3在TGF-β诱导NIH3T3细胞转分化为肌成纤维细胞的模型中抑制细胞活力与迁移。
- 郝洲华卢晓明孟浦钟严艳李晓南李盛
- 关键词:肌成纤维细胞细胞活力SMAD3蛋白
- 儿童恶性淋巴瘤43例误诊分析被引量:5
- 1996年
- 儿童恶性淋巴瘤43例误诊分析武汉市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430022]孟浦,周东风淋巴瘤占儿童期所有肿瘤的10%,临床表现因原发部位不同而复杂多变,缺乏特异性表现,易造成诊断困难[1]。我院儿科近25年共收治淋巴瘤94例,何杰金病(HD)41例,...
- 孟浦周东风
- 关键词:淋巴瘤恶性儿童误诊
- 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SNPs相关特发性矮小患儿心理状态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SNPs相关特发性矮小患儿的心理状态。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该院就诊的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SNPs相关特发性矮小患儿76例为研究对象,对患儿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并针对患儿心理状况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分别在护理干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以回访的形式与患儿及其家属交谈并作调查,观察在上述各时间点干预后,患儿心理状态及身高、血钙、AKP、血磷、ICF-1、25-(OH)D_3等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SNPs相关特发性矮小患儿存有内心及情绪不稳定、交往不良及社会退缩现象;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各个时间点出现内心及情绪不稳定和交往不良及社会退缩现象的比例均显著低于未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护理干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时,患儿ICF-1水平显著提高,血钙、AKP、血磷、ICF-1、25-(OH)D_3均显著高于未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激素受体基因外显子10SNPs相关特发性矮小患儿存有内心及情绪不稳定和交往不良及社会退缩现象。对患儿进行针对性心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儿心理状态,加速患儿体内骨转换。
- 周东风孟浦白燕赵晓波韩娟
- 关键词:生长激素受体
- 细胞原位RT-PCR检测BCR/ABL融合基因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 2001年
- 目的 :探讨一种新的检测BCR/ABL融合基因方法。方法 :在试管内将固定和消化后的细胞直接进行原位逆转录并扩增 ,反应结束后在显微镜下原位检测。结果 :BCR/ABL融合基因表达信号为深紫蓝色或棕色沉淀。 36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CML)阳性检出率达 94.4%。其中 5例Ph-CML有 3例检出BCR/ABL融合基因表达。急变期和加速期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慢性期病例。结果 :细胞原位RT PCR方法简便快速 ,灵敏度高 ,特异性强。不仅可以定性检测BCR/ABL融合基因表达 ,而且可以量化基因表达水平及其变化。为CML的诊断。
- 周东风孟浦王萍费洪宝
- 关键词:BCR/ABL融合基因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 一步法PCR联合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曲霉菌属感染标本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联合新颖的一步法PCR检测法和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法,检测病理诊断曲霉菌属感染标本。方法收集病理诊断曲霉菌属感染标本33份作为试验组;随机收集非曲霉菌属感染标本12份作为阴性对照组;采用标准黑曲霉菌株作为阳性对照组;建立新颖的一步法PCR检测技术,联合FISH检测法对试验组及对照组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一步法PCR可以快速、特异地检测量仅0.01 g的黑曲霉菌丝;试验组中,有16份标本两种检测均为阳性,12份检测均为阴性;所有阴性对照组标本两种检测均为阴性。结论一步法PCR检测曲霉菌属具有很高的检测灵敏性和特异性,其联合FISH检测,可作为一种有潜力的曲霉菌属快速检测方法。
- 潘峰周东风肖晶何世斌孟浦李立家
- 关键词:曲霉菌属侵袭性真菌感染荧光原位杂交聚合酶链反应
- 用不同方法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的疗效评价被引量:4
- 1999年
- 本文对26例小儿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共计42例次),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终止发作进行比较(刺激迷走神经,升压药物、西地兰、食道心房调搏、ATP和心律平等)。结果显示静脉注射心律平有效率达90%,优于其他方法或其他药物;其次是快速静注ATP以及食道心房调搏,有效率分别为87.5%和80%。具体采用何种方法治疗,必须根据病情、医疗条件和医师的临床经验而定。
- 郑孝清李佩玲孟浦
- 关键词: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儿童
- 极限稀释定量PCR法动态监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MRD被引量:6
- 2002年
- 为探讨一种简便易行检测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AL L)微小残留白血病 (MRD)的方法 ,应用 Chelex10 0为介质抽提 4 1例 AL L 患儿不同病期未染色骨髓涂片 DNA,以 TCR Vδ2 Dδ3基因重排为标志 ,采用极限稀释定量PCR法扩增 ,动态监测 MRD的消长与临床病情变化的关系。结果发现 :2 4例患儿在初诊时检出 TCR Vδ2 Dδ3基因重排(5 9% ) ,灵敏度均为 4个拷贝。经诱导缓解后 ,12例 TCR Vδ2 Dδ3基因重排仍为阳性 ,MRD值为 2× 10 - 6 ~ 1× 10 - 3,其中 7例 MRD值于 3~ 6个月内迅速下降转阴 ,骨髓检测未见复发 ,另 5例 MRD持续阳性或 MRD持续高值 ,早期复发。骨髓检测复发患儿缓解期时 MRD平均值为 1.9× 10 — 3明显高于同期骨髓检测未复发患儿的 3× 10 - 6 (P<0 .0 1)。余 12例诱导缓解后 TCR Vδ2 Dδ3基因重排转阴 ,MRD值均 <1× 10 - 6 ,其中 3例 MRD由阴性转阳后加强化疗力度 ,未复发。结果提示 :以 Chelex 10 0为介质抽提 DNA进行 PCR扩增 ,操作简便 ,敏感度高 ;动态监测 MRD的消长对指导临床治疗 。
- 周东风孟浦林雯张志泉刘勤肖燕金润铭费洪宝
- 关键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微小残留白血病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儿童
- 病种质量管理方式探讨——以剖宫产为例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以剖宫产为例研究病种管理方式,探讨病种纳入标准。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法,对不同指征剖宫产患者按照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进行分组,并对其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5组不同指征剖宫产数据根据住院费用指标可分为3组,按照住院天数指标分类则可归纳为2组,并且经分析发现,影响不同指征剖宫产术住院总费用的因素主要为药费、住院天数。结论可以依据医疗资源消耗的相似性制定病种纳入标准,扩大病种质量控制体系范围;此外,通过控制关键影响因素来加强病种质量管理,降低患者医疗费用。
- 孙晖孟浦张明陶红兵姚尚龙
- 关键词:剖宫产病种管理
- 36例儿童心前区不适的Holter心电图监测
- 1997年
- 本文对36例主诉心前区不适,包括胸闷、胸痛、心悸或者心慌等症状,而常规心电图正常的患儿,进行了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每例患儿均存在1种以上不同程度的心律失常。检出有临床意义的频发室上性早搏3例,频发室性早搏2例,PSVT 1例,阳性发现率为16.7%(6/36例)。经相应治疗,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得以缓解或消失。此外,通过监测对一些有症状而结果基本正常的患儿可消除其忧虑。因此,对心前区不适的患儿,有必要作Holter心电图筛查。
- 郑孝清李佩玲黄显湘孟浦
- 关键词:HOLTER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前区不适儿童
-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儿骨髓内人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对造血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儿骨髓内人巨细胞病毒(HCMV)活动性感染与骨髓CD34+细胞/有核细胞的百分比之间的关系,了解骨髓HCMV活动性感染对再障患儿骨髓造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3例再障初诊患儿(再障组),5例非血液病患儿作为对照。所有患儿均于治疗前抽取骨髓液标本,一部分骨髓液采用Trizol法抽提骨髓液RNA,然后进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患儿骨髓内是否存在HCMV活动性感染;将再障组和对照组患儿另一部分骨髓液进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分别检测二组患儿骨髓CD34+细胞/有核细胞百分比。结果23例再障患儿中9例患儿骨髓标本内可检测到HCMV RNA表达,阳性率为39.1%;5例对照组患儿骨髓标本内均未检测到HCMV 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再障患儿骨髓CD34+细胞/有核细胞为(0.27±0.21)%,明显低于对照组[(1.57±0.45)%](P<0.05)。骨髓HCMV RNA阳性再障患儿的CD34+细胞/有核细胞为(0.13±0.07)%,显著低于HCMV RNA阴性患儿[(0.36±0.22)%](P<0.05)。结论HCMV可感染再障患儿的骨髓组织,其活动性感染可导致骨髓CD34+细胞/有核细胞的百分比明显减少,提示骨髓内HCMV活动性感染对骨髓造血功能有抑制作用。
- 桂敏周东风孟浦邱奕宁金润铭
- 关键词:再生障碍性贫血人巨细胞病毒骨髓CD34+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