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皓
- 作品数:18 被引量:138H指数:8
- 供职机构:东北大学理学院化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混晶结构纳米TiO_2粉的光催化活性被引量:29
- 2006年
- 以钛酸四丁酯为钛源制备混晶结构纳米TiO2粉,研究了纳米TiO2的光催化活性与颗粒晶相结构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当金红石相的质量分数少于18.53%,光催化活性随着金红石相的增多而降低;当金红石相的质量分数为18.53%-28.2%时,随着金红石相的增多,光催化活性逐渐增强,在28.2%附近具有最高的光催化活性,与纯锐钛矿结构纳米TiO2粉的光催化活性相当;金红石相含量继续增加,则光催化活性逐渐降低.适量金红石相的存在有利于锐钛矿相中的电荷分离,使光催化活性提高.
- 张霞赵岩张彩碚孟皓
- 关键词:无机非金属材料二氧化钛锐钛矿金红石光催化
- 以离子液体为模板制备多孔纳米TiO2及其吸附蛋白质的研究
- 本实验以离子液体N,N-二(2-甲基丁基)咪唑六氟磷酸盐([PPim][PF6],为模板,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共有多孔结构的纳米TiO2,并研究其对细胞色素C的吸附性能。
- 孟皓陈旭伟王建华
- 关键词:离子液体多孔纳米材料溶胶凝胶法细胞色素C
- 文献传递
- 提升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应用化学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被引量:6
- 2016年
- 针对专业实验课程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改革探索。从化学实验技能培养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建立分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和开放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夯实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基础上,加强综合实验能力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 孟皓张霞
-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 应用化学专业无机材料结构表征技术课程PBL教学实践被引量:1
- 2023年
-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其建立学科思维素养,是现阶段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东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在无机材料结构表征技术课程改革过程中,以OBE理念为指导,基于学生的学习成果达成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结合PBL教学模式开展教学设计与实践,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通过课程学习,学生掌握了多种表征手段,同时培养了综合应用多种表征技术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
- 张霞桑晓光王锦霞孟皓
- 关键词:PBL教学模式专业课程
- 超声共混合成Ni(HNCN)_(2)/BiVO_(4)复合可见光催化剂
- 2020年
- 采用化学沉淀法分别合成了Ni(HNCN)_(2)和BiVO_(4),然后通过超声共混制备了Ni(HNCN)_(2)/BiVO_(4)复合颗粒,利用XRD、SEM、红外光谱(FT-IR)和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对复合光催化剂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其对于有机染料罗丹明B的可见光催化降解。结果表明,超声共混获得较小颗粒尺寸的Ni(HNCN)_(2)沉积在棒状BiVO_(4)表面形成异质结构。单一Ni(HNCN)_(2)的禁带宽度为2.64 eV,BiVO_(4)的禁带宽度为2.41 eV,Ni(HNCN)_(2)/BiVO_(4)复合颗粒的禁带宽度约为2.37 eV。相较于单一Ni(HNCN)_(2)和BiVO_(4)颗粒,复合颗粒禁带宽度变窄,更有利于对可见光的响应。在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过程中,Ni(HNCN)_(2)与BiVO_(4)按照摩尔比例1∶2合成的复合颗粒的光催化活性最强。光催化机理研究表明,匹配的能带结构促进光生电子和空穴在两相界面的流动,提高光催化效率。
- 张霞宋扬王誉纪逯鹤杨媚孟皓
- 关键词:可见光催化钒酸铋
- 以离子液体为模板制备多孔纳米TiO2及其吸附蛋白质的研究
- 2009年
- 纳米TiO2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广泛应用于样品预处理和生物医学工程。而多孔结构纳米TiO2可能表现更为优良的性能,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用磷酸盐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制备的六角形多孔纳米TiO2在催化和吸附性能上皆有明显的提高。离子液体由于其良好的物化性质和可设计的结构特性而在合成、催化等应用领域受到了广泛的青睐。
- 孟皓陈旭伟王建华
- 关键词:纳米TIO2多孔结构离子液体生物医学工程
- “知识、能力、素养”融合的无机化学课程新教学模式建设被引量:10
- 2021年
- 东北大学无机化学课程改革立足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将知识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与人才素养的提升紧密结合。教学内容体系建设上,以"坚、宽、深、交"知识结构为立足点,拓宽课堂教学体系,注重交叉科学知识,突出理论联系实际,融入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模式上,实践"对分课堂",结合PBL案例教学,转换教师与学生的课堂教学地位,激发学生主动式自主学习能力;引入无机化学双语课堂,开阔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发挥无机化学MOOC课堂的在线学习功能,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无机化学实验课程考核方式,确保实验课程的学习和能力培养目标的达成。总的说来,通过完善课程教学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地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为东北大学理工科学生打下良好的化学基础,培养化学思维习惯,践行"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 张霞桑晓光王锦霞孟皓
- 无机纳米功能微粒杂化聚偏氟乙烯膜的结构设计与性能
- 利用表面功能化无机纳米颗粒对于聚偏氟乙烯(PVDF)膜改性,将提高PVDF膜对于重金属离子的吸附分离性能,扩展膜分离技术在重金属离子提取分离中的应用。本文首先考察了不同铸膜液条件对于PVDF膜形貌的影响,将锐钛矿TiO2...
- 汪阳邵帅孙聪孟皓张霞
- 关键词:聚偏氟乙烯TIO2
- 文献传递
- 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蒸气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痕量镉被引量:11
- 2010年
- 研究了离子液体1-异戊基-3-甲基咪唑溴代盐-K2HPO4-水双水相体系对镉-双硫腙络合物的萃取性能,建立了测定痕量镉的蒸气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经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后,在离子液体相中的镉-双硫腙络合物经酸化后可直接与还原剂(NaBH4)混合进行蒸气发生反应,并经气液分离后将蒸气引入原子化器中进行原子荧光检测,离子液体的存在不影响蒸气发生过程。考察了双水相系统的组成以及相关实验条件对镉-双硫腙络合物萃取的影响。在最佳实验条件下,样品体积为1mL时,测定痕量镉的线性范围为0.25~5.0μg/L,检出限为0.07μg/L;相对标准偏差为3.4%(n=9,2.0μg/LCd2+)。用国家标准物质GBW08608(水中镉、铬、铜、镍、铅、锌成分分析标准物质)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并对实际水样中的痕量镉进行了测定。
- 陈明丽付海阔孟皓王建华
- 关键词:离子液体双水相萃取镉
- Fe^3+/TiO2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可见光响应性能被引量:6
- 2008年
- 在钛酸四丁酯(TBOT)的溶胶-凝胶过程中,掺杂Fe^(3+)并加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得到的Fe^(3+)/TiO_2复合粒子在吸收曲线的530 nm处产生了宽的强吸收峰,并对Rhodamine B具有一定的光催化降解活性.应用TEM,XRD,TG-DTA和UV-Vis等手段对复合粒子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掺杂的Fe^(3+)进入纳米TiO_2的晶格,产生新的带宽(E_g=1.37 eV),从而改变了TiO_2的光谱响应范围.
- 张霞孟皓孙挺周春彬
- 关键词:FE掺杂可见光响应光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