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建华
- 作品数:11 被引量:28H指数:3
- 供职机构:合肥学院经济系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 安徽省及合肥市“房地产泡沫”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安徽省及合肥市房地产泡沫的评价指标,本文选用"房价收入比、房价与CPI的同步率、房价与租金的同步率、房屋销售额增长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的同步率、房地产投资强度、土地价格增长率"六项指标;安徽省及合肥市房地产泡沫的程度,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基础上,用"边际收益法"进行测度。
- 宁建华张峥嵘
- 关键词:房地产实证
- 农民工流动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的牵扯被引量:4
- 2009年
- 对我国农民工流动基数与城镇化率的比较表明,2004年以后,外出农民工大量涌向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由于大中城市户籍制度门槛增高,导致农民工转移受阻。我国"民工荒"与"民工难"产生的真实原因是由于户籍制度、保障制度以及劳动用工制度改革受阻造成的。
- 史明瑛宁建华
- 关键词:农民工
- 我国房地产业定位及特征的几点探讨被引量:1
- 2013年
- 房地产业的定位,一直备受社会乃至业界、学界的关注。因为定位的准确与否毕竟关系社会民生的和谐,关系到房地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业定位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支柱论";二是"基础论";三是"主导论"。这些观点在我国影响深远,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但如果从房地产业的属性与特征深入探讨,就会发现房地产业并不特殊,本位的还原也就是一个与民生问题息息相关的服务性产业,任何人为地"拔高、加重",甚至"贬低"房地产业的言论和行为,其实都不利于房地产业自身的发展。
- 宁建华
- 关键词:房地产业
- 农地产权制度变迁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被引量:2
- 2008年
- 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作用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而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作用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则充满着"活力",转移速度增快,转移规模增大。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以1978年为界,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为建国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初期至现在两个阶段,在产权理论的框架下予以分析,并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几点结论性建议。
- 宁建华
- 房地产宏观调控对不同经济发展区域的影响——基于安徽、浙江两省的分析
- 2008年
- 本文讨论了2003年以来,政府出台的调控政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因各地经济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影响,其影响又反作用于市场,进而产生正、负双面的效应。并以浙江、安徽两省为例予以分析,得出一些结论。
- 宁建华
- 关键词:房地产宏观调控
- 安徽省房地产市场基本特征及发展趋势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安徽省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期,"成熟"与"健康"的特征正逐步显现。特征是市场规律的概括,有自身的周期、必然性,自然会影响市场的发展趋势。本文在总结安徽房地产市场六大特征的基础上,预测安徽省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六大发展趋势。
- 宁建华
- 关键词:房地产市场
-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的理论认定被引量:3
- 2008年
- 依据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Gustav Ranis)和费景汉(John C.H.Fei)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三阶段理论,从2004年以来剩余劳动力转移递减、城镇化进程趋缓、粮食价格上涨、贸易条件有恶化趋势等几个方面对我国现阶段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阶段加以认定,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结论。
- 宁建华
- 关键词:农业剩余劳动力
- 韩国新村运动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向21世纪新农村建设中韩学术研讨会”述略被引量:2
- 2007年
- 韩国新村运动,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多方面的启迪。韩国新村运动不仅仅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增加了农民收入,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国民的社会伦理水平,如勤勉、诚信、节俭、自助、平等、合作等思想和精神,从而使新村运动逐步由政府推动变成农民的自觉行动。所有这些都是永远无法从资本和技术中获取的,这也许是最值得我们向韩国新村运动学习的内容。
- 赵良庆宁建华
- 关键词:新村运动新农村建设社会伦理
- 农地产权制度与农村劳动力转移被引量:8
- 2007年
- 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和强制性制度变迁。在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作用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受阻;而在诱致性制度变迁的作用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则充满着“活力”,转移速度增快,转移规模增大。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以1978年为界,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分为建国至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初期至2004年两个阶段,在产权理论的框架下予以分析,并在比较的基础上提出几点结论性建议。
- 宁建华
-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
- 安徽省及合肥市“房地产泡沫”的实证研究被引量:4
- 2009年
- 本文选用房价收入比、房价与CPI的同步率、房价与租金的同步率、房屋销售额增长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的同步率、房地产投资强度、土地价格增长率六项指标,对全国、安徽省、合肥市"房地产泡沫"状况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安徽省、合肥市2000~2007年房地产泡沫小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结论。采用边际收益法对全国、安徽省及合肥市房地产泡沫程度分年度予以测度,对2000~2007年房地产泡沫产生的轨迹与区间进行了描述,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结论。
- 史明瑛宁建华
- 关键词:房地产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