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岳艳军

作品数:31 被引量:747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4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7篇小麦
  • 20篇冬小麦
  • 11篇穗型
  • 8篇施氮
  • 7篇土壤
  • 7篇籽粒
  • 7篇灌浆
  • 6篇淀粉
  • 6篇酶活性
  • 5篇氮素
  • 5篇冬小麦品种
  • 5篇源库
  • 5篇土壤酶
  • 5篇土壤酶活
  • 5篇土壤酶活性
  • 5篇小麦品种
  • 5篇根际
  • 4篇氮肥
  • 4篇氮水平
  • 4篇施氮水平

机构

  • 31篇河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1篇岳艳军
  • 29篇郭天财
  • 26篇马冬云
  • 26篇宋晓
  • 24篇查菲娜
  • 12篇王晨阳
  • 10篇朱云集
  • 10篇王永华
  • 6篇谢迎新
  • 3篇韩巧霞
  • 3篇康国章
  • 2篇冯伟
  • 2篇张淑利
  • 1篇王化岑
  • 1篇夏来坤
  • 1篇李青松
  • 1篇李耀昭
  • 1篇岳彩凤
  • 1篇张煜

传媒

  • 4篇华北农学报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3篇麦类作物学报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植物生理学通...
  • 2篇作物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营养与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粮油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2
  • 2篇2010
  • 2篇2009
  • 5篇2008
  • 9篇2007
  • 7篇2006
  • 1篇2005
3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施氮水平对冬小麦旗叶光合特性的调控效应被引量:66
2007年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对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旗叶光合特性及氮素调控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旗叶叶绿素含量随籽粒灌浆进程呈逐渐降低的趋势。PSⅡ潜在活性、PSⅡ光化学的最大效率、荧光光化学猝灭系数等随生育进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均在开花期达到最大值,之后逐渐下降;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则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氮肥对旗叶光合特性有一定的调控效应,Chl,Fv/Fo,Fv/Fm及qP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加呈增加的趋势,其中Chl和Fv/Fo以N3(180 kg hm-2)处理最大,Fv/Fm和qP(除孕穗期外)以N4(360 kg hm-2)处理最大;qN则随施氮水平增加呈降低的趋势,以N4处理最小。适宜的施氮量(180 kg hm-2)改善了兰考矮早八的光合色素性状,提高PSⅡ潜在活性及PSⅡ光化学的最大效率,减少荧光非光化学猝灭系数,从而有助于籽粒产量的提高。
郭天财宋晓马冬云王永华谢迎新查菲娜岳艳军岳彩凤
关键词:冬小麦光合特性
施氮量对冬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95
2008年
在大田高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和多穗型小麦品种豫麦49-198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根际土壤酶活性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趋势一致,即蛋白酶、脲酶及脱氢酶活性均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随生育进程的推进逐渐增加,在成熟期达到最大值.在同生育时期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土壤蛋白酶、过氧化氢酶及脱氢酶活性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以180kgN.hm-2施氮水平的活性最高;脲酶活性则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上升,在360kgN.hm-2施氮水平下达到最高.
郭天财宋晓马冬云王永华谢迎新岳艳军查菲娜
关键词:冬小麦穗型氮肥土壤酶活性
氮素营养水平对小麦根际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82
2006年
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豫麦49-198根际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豫麦49-198根系土壤蛋白酶活性和脲酶活性随生育时期推进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蛋白酶活性、脲酶活性分别在拔节期和返青期达到最大值。在同一生育时期内,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蛋白酶活性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中以N2(180 kg/hm2)处理的蛋白酶活性最高,但N4(360 kg/hm2)处理的蛋白酶活性仍大于对照N1(0 kg/hm2);脲酶活性随施氮水平的提高呈上升趋势,以N4(360 kg/hm2)处理的脲酶活性最大。根际微生物总量随生育时期推进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孕穗期达到最大值,开花期略有降低;在同一生育时期,随着施氮水平的提高,根际微生物数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以N3(270 kg/hm2)处理的根际微生物总量最高,且各处理之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显著水平。
郭天财宋晓马冬云查菲娜岳艳军张煜李耀昭
关键词:氮素小麦土壤酶活性根际微生物
施氮量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产物积累、转运及分配的影响被引量:89
2008年
采用花前14C-同位素标记旗叶的方法,研究了盆栽条件下不同施氮量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光合产物转运及14C同化物积累、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小麦成熟期14C-同化物主要分配在茎鞘中,其分配率为44.31%-60.96%;其次在籽粒中,分配率为31.81%-40.67%;其中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茎鞘、叶片中的分配率高于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表明成熟时大穗型品种有更多的同化物滞留在茎鞘和叶片中。施氮量对14C-同化物分配率有影响,在施氮量36gm-2处理的茎鞘中分配率下降,而籽粒中的分配率增加,表明增施氮肥促进花前同化物向籽粒中分配。随着籽粒灌浆进程,光合产物在营养器官中的分配率逐渐下降,在籽粒中的分配率逐渐增加,表明营养器官的同化物逐渐向籽粒转运。小麦籽粒的同化物有34.94%来自花前贮藏物质的转运,65.06%来自开花后同化量,但不同品种、不同氮素水平处理之间有较大差异。施氮量36gm^-2处理的花前转运量、转运率、花前贮藏物质对籽粒贡献率均下降,但花后同化量、对籽粒贡献率以及单穗粒重均增加;其中兰考矮早八和豫麦49-198的花后贡献率分别为77.84%和56.29%,表明兰考矮早八花后同化量对籽粒的贡献大于豫麦49-198。两品种籽粒产量均表现为施氮量36gm-2处理高于18gm^-2处理,并且大穗型品种的增产幅度大于多穗型品种,表明增施氮肥对不同冬小麦品种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
马冬云郭天财王晨阳朱云集宋晓王永华岳艳军
关键词:冬小麦施氮量光合物质转运
追氮时期对冬小麦籽粒灌浆及淀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6
2007年
为给小麦高产优质栽培中氮素的合理运筹提供依据,在大田高产栽培条件下,以大穗型小麦品种兰考矮早八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返青、拔节、抽穗三个关键时期追氮对其籽粒灌浆特征和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追氮处理小麦籽粒灌浆进程均呈"慢-快-慢"的"S"型变化曲线,Logistic方程决定系数均在0.99以上,达到极显著水平,拟合效果良好。籽粒干物重随灌浆进程的推进呈逐渐增加趋势,籽粒灌浆速率与粒重呈显著正相关,而灌浆持续时间与粒重形成无显著相关,表明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对增加该品种粒重尤为重要。不同时期追氮对兰考矮早八籽粒灌浆及淀粉特性的效应不同,以抽穗期追氮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和灌浆速率最大。随施氮时期的后移,籽粒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而支链淀粉、总淀粉含量及淀粉糊化特性则以拔节期追氮处理最高(优)。
郭天财岳艳军马冬云查菲娜宋晓朱云集王晨阳王永华韩巧霞
关键词:小麦追氮时期籽粒灌浆特性淀粉特性
施氮水平对小麦面粉色泽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施氮水平下豫麦49-198和兰考矮早8两种小麦品种面粉色泽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施氮水平的增加,面粉中的 PPO 活性、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呈增加的趋势,分别于 360kg/hm(N3)和180kg/hm(N2...
马冬云郭天财王晨阳朱云集宋晓查菲娜岳艳军王永华
关键词:施氮水平面粉色泽
不同时期追氮对冬小麦植株氮素积累及转运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09年
采用盆栽和大田试验相结合,并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时期追氮对两个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植株氮素积累及转运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小麦植株各部位氮素积累量和分配比例均表现为子粒>茎鞘+叶>根系或颖壳+穗轴;子粒中氮素积累量以拔节期追氮处理最高,氮素在子粒中的分配比例以抽穗期追氮最高,在根系中的分配比例则以全部底施处理最高。小麦植株吸收追施15N的比例为16.45%~26.6%,兰考矮早八和豫麦49-198分别以返青期追氮和拔节期追氮吸收的比例最高;子粒中氮素来自15N的比例均以返青期追氮最高,分别为27.16%和22.20%,但和拔节期追氮处理差异不显著。随着追氮时期推迟,氮的花后同化量、花后贡献率增加,而花前贡献率呈下降趋势;全氮对子粒贡献率表现为花前转运的贡献大于花后同化的贡献,但抽穗期追氮处理中,15N对子粒的贡献率表现为花后同化率大于花前转运贡献率。综合考虑子粒产量、蛋白质含量以拔节期追氮较为合适。
马冬云郭天财岳艳军宋晓朱云集王晨阳王永华
关键词:冬小麦追氮时期转运
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运转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5
2007年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运转及其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穗型冬小麦品种花前植株干物质及贮藏氮素运转量均以适宜的低密度处理表现较高,其中干物质运转量以茎鞘最高,氮素运转量以叶片最高;花后植株干物质及贮藏氮素运转量两品种间表现不一致,大穗型品种兰考矮早八花后干物质及贮藏氮素运转量以最低密度的C1(300万株/hm2)处理最高,多穗型品种豫麦49-198则以较高密度的B3(225万株/hm2)处理最高;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花前两品种均以较低密度处理表现较高,花后则以较高密度处理表现较高;贮藏氮素对籽粒氮素贡献率兰考矮早八花前以中间密度处理表现较高,豫麦49-198则仍以较低密度处理较高。成熟期兰考矮早八籽粒产量、淀粉产量及蛋白质产量均以C2(375万株/hm2)密度处理最高,豫麦49-198则以B2(150万株/hm2)处理最高。
郭天财查菲娜马冬云宋晓岳艳军
关键词:冬小麦种植密度干物质氮素
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5
2008年
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小麦豫麦49-198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际土壤细菌在拔节和抽穗期数量较多,而放线菌、真菌在开花期数量最多。根际细菌数量、放线菌数量及土壤蛋白酶活性、脲酶活性随着群体密度的增加呈单峰曲线变化,以基本苗150×104株/hm2或225×104株/hm2处理最高;真菌数量则随密度的增加而减少。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与产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表明微生物和酶活性增加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作物产量。
马冬云郭天财查菲娜岳艳军宋晓
关键词:小麦微生物土壤酶
氮素水平对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07年
小麦籽粒灌浆过程中,淀粉合成关键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淀粉分支酶(SBE)和束缚态淀粉合成酶(GBSS)均随着灌浆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花后25d;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灌浆前期酶活性的影响较小,而在花后20d之后影响较大;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4种酶活性均呈增加趋势,但氮肥过量时酶活性下降,表明适当增加施氮量有利于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提高。
马冬云郭天财宋晓王晨阳王永华岳艳军查菲娜
关键词:冬小麦氮素水平淀粉合成酶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