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喆
- 作品数:28 被引量:138H指数:8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咸水越流过程中水、盐运移机理的试验设备
- 2011年
- 浅层咸水在越流过程中,水—盐在粘性土中的运移过程和机理,是回答深层淡水开采安全性的关键。为研究土体在自然压力状态下,咸水沿越流途径的水质、土质的变化,改造设计了HBST-1型渗透仪,用于在试验室中测定土样在有侧限条件下固结一维渗透性能。该设备可在最大程度上恢复原状土状态,能提供连续的渗透压力,可进行多层渗透,也可进行单层渗透,在多个渗透装置间,可取水样化验水质,成功解决了粘土渗流过程的取样问题。
- 李静左文喆
- 关键词:越流
- 冀北甲山正长岩的矿物学、地球化学及Sr-Nd同位素特征被引量:3
- 2005年
- 甲山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晚期,可划分为3个单元。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碱性长石主要为Na-正长石和歪长石,少量为正长石;角闪石主要为钙角闪石中的铁浅闪石,少数为铁角闪石和铁阳起石;单斜辉石属钙铁辉石和普通辉石。化学成分上,该岩体富S i、全碱、全Fe、REE、Th、Ga、Nb、Zr、H f,贫Mg、Ba、Sr、Ti,Cr、Co、N i、V等过渡元素亏损,富轻稀土,中等铕负异常,具有A型花岗岩的特点。甲山正长岩的N(87Sr)/N(86Sr)初始比值ISr=0.701 41~0.707 41,εNd(t)值为-2.27^-5.58,表明岩浆为富集的大陆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岩石圈的拆沉和减薄作用是引发岩石圈地幔部分熔融的原因之一,岩石圈地幔的富集作用可能发生在中元古代晚期。
- 杨富全吴海刘晓文夏浩东马伯永邓会娟左文喆
- 关键词:正长岩地球化学岩石成因冀北
- 我国海洋资源、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对策被引量:11
- 2006年
- 海洋因其蕴含丰富的资源将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进程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已逐渐成为各海洋国家的重要战略举措。本文着重介绍了我国海洋资源的概况、海洋产业的状况及发展现状,以及海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发展我国海洋产业提出了几点建议。
- 崔木花崔彬左文喆
- 关键词: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经济
- 唐山市北部山区岩溶塌陷机制初探被引量:2
- 2008年
- 岩溶塌陷已成为北方危害严重的地质灾害.唐山市北部低山丘陵区近年来的岩溶塌陷呈逐年加剧趋势,给当地居民生活和生产带来威胁.本文以刘备寨村岩溶塌陷作为唐山市北部低山区岩溶塌陷特点的典型实例,在分析该村岩溶塌陷形成的地质、地形条件和岩溶塌陷空间分布的基础上,对岩溶塌陷的成因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大强度开采岩溶地下水是本区岩溶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而在盖层厚度较薄的基岩与第四系交汇处,塌陷与降雨也有直接关系.针对本区塌陷灾害的分布规律,提出了本区岩溶塌陷的防治对策。
- 左文喆董军义刘善军张淑娟费书民
- 关键词:岩溶塌陷
- 西藏南部中生代海相地层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及意义
- 2011年
- 西藏南部有出露良好的海相侏罗—白垩纪地层,对采集自藏南江孜甲不拉沟口剖面甲不拉组的样品进行了高倍显微观察和照相,首次发现了具有地层标志意义的钙质超微化石。通过对化石的进一步鉴定,发现了保存较为完好的早白垩世贝利阿斯期和凡兰吟期的标准分子,还鉴定出了一些具有区域性对比意义的全球性分子和洲际分子。化石整体呈现早白垩世钙质超微生物的组合特征。研究区中生代海相地层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为藏南海相侏罗—白垩纪界线的厘定提供了新的古生物学证据。
- 高莲凤孙娟万晓樵王瑜左文喆
- 关键词:钙质超微化石侏罗-白垩纪藏南
- 普通院校地质实践教学改革的探讨被引量:14
- 2009年
- 本文从地质专业的地位和地质实践教学现状,分析了非地质类普通院校地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合地质行业发展方向和院校自身特点,提出了非地质类普通院校完善地质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法。
- 左文喆韩秀丽邢文晋
- 关键词:高校地质实践教学
- 秦皇岛洋河-戴河沿海平原海水入侵数值模拟分析被引量:7
- 2009年
- 在分析洋河-戴河沿海平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运用FEFLOW软件,建立了三维变密度溶质运移模型。以2002-12至2004-12的地下水位和水质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用检验后的模型对研究区海水入侵原因进行了模拟分析,对不同开采条件、不同防治措施下的海水入侵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模拟结果表明:滨海地区超采地下水是造成海水入侵的根本原因,河流长期低水位导致海水倒灌加剧了海水入侵的程度;在滨海地区,只要地下水降落漏斗存在,就会引发海水入侵进一步向内陆移动;同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了防止和减缓海水入侵的措施。
- 左文喆杨燕雄董军义梁敏
- 关键词:海水入侵数值模拟
- 藏南江孜地区早白垩世甲不拉组钙质超微化石的特征及其地层意义被引量:3
- 2012年
- 藏南江孜一带的侏罗纪—白垩纪海相地层被划分为维美组和甲不拉组。通过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和分析,发现甲不拉组黑色页岩中含有保存较为完好的钙质超微化石。研究区的生物丰度和分异度偏低,经鉴定以椭圆球石科(Ellip-sagelosphaeraceae)生物群为主,数量相对丰富,但属种比较单调。超微化石指示甲不拉组为早白垩世沉积的产物。结合菊石和双壳类化石,认为甲不拉组地层时代属于早白垩世贝利阿斯期至凡兰吟期(Berriasian-Valanginian)。这一发现标志着西藏特提斯东部早白垩世地层中钙质超微化石的存在。甲不拉组早白垩世钙质超微化石的发现,为该地区海相地层的时代划分、对比提供了新的资料,也为寻找海相侏罗纪—白垩纪地层界线指示了目标。
- 高莲凤张振国姚纪明左文喆马亚杰张鹏万晓樵
- 关键词:钙质超微化石
- 第四纪地质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被引量:2
- 2012年
- 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探讨了地质专业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进行改革的必要性可行性。根据教改实践,总结了地质专业课互动式教学模式,介绍了互动式教学过程,对教改中存在的利弊进行了分析。教改结果表明,互动式教学方式是有益的,是值得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推广的。
- 左文喆王英段彦飞白金鹏
-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改互动式教学
- 山东玲珑矿田九曲矿段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被引量:9
- 2003年
- 玲珑金矿田九曲矿段属典型石英脉成矿,矿体在平面上大都呈雁列式,并且具有较强的分带性,在剖面上呈反S型,倾向NW,在纵投影图上向NE侧伏。矿石矿物成分以黄铁矿、黄铜矿、石英为主,同一矿体中上部矿化较下部好,特别是在黄铁矿和黄铜矿较为发育的部位更加富集,金大多数以与黄铁矿、黄铜矿相伴生的方式存在。探矿工程显示,该矿段南东部发育较大规模的硅化、黄铁矿化带,可以预测矿段南东部-200m标高以下和北东部15线以东-150m标高以下部位是重要的找矿靶区。
- 申玉科徐增田左文喆
-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找矿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