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英玉 作品数:37 被引量:139 H指数:7 供职机构: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重点项目 福建省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理学 更多>>
食品中农药残留分析技术进展 被引量:4 2008年 综合叙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和分析方法。其中固相萃取、固相微萃取、超临界流体萃取、基质固相分散萃取、微波萃取、凝胶渗透色谱技术在农残分析的样品前处理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气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免疫分析等已广泛应用于食品的残留检测中。 席英玉关键词:食品 农药残留 色谱 福建中南部沿海海水养殖僧帽牡蛎体内石油烃的时空分布特征 2016年 近年来,随着沿海城市工业的飞速发展,船舶含油废水、工业排污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等排放的影响,海洋受到石油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本文就2009—2014年相关数据,对福建中南部沿海的莆田、泉州、漳州和厦门四个海区中养殖的僧帽牡蛎石油烃总量水平的分布特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僧帽牡蛎中石油烃平均含量:围头湾〉泉州湾〉厦门湾〉佛昙湾〉东山湾〉大港湾〉旧镇湾〉湄洲湾〉诏安湾,其中泉州海区的围头湾养殖僧帽牡蛎中石油烃超标严重。2009—2014年间各个海区养殖僧帽牡蛎中石油烃含量基本都是呈波浪型变化,其中2010年和2013年养殖僧帽牡蛎中石油烃含量较高。2009—2014年间福建中南部沿海养殖僧帽牡蛎总体上受到石油烃不同程度的污染。单因子污染指数(I)在0.08~23.30之间,六年监测的54份僧帽牡蛎中有26%样品受到重度污染,37%样品受到轻度污染,其余样品未受污染。 席英玉 陈宇锋 姜双城 罗冬莲 杨妙峰 郑盛华 林永青 许贻斌关键词:石油烃 僧帽牡蛎 污染 海藻中无机砷超标问题研究 被引量:24 2008年 我国是海藻生产大国,藻类是人们喜爱的健康食品。但新的海藻制品卫生标准和食品中无机砷检测方法标准实施后,依照该标准检测发现海藻中的无机砷超标问题十分严重。为探讨其原因,调查了国内外的紫菜、海带等产品总砷、无机砷含量,分析了不同收割期的鲜紫菜及其加工制品以及养殖区域水质中无机砷变化情况。结果发现:按新的卫生标准及其检验方法检测,海藻中无机砷普遍超标;紫菜中的无机砷与养殖区水质中无机砷含量的变化并非成线性关系;GB/T5009.11中的两种测定方法对海藻中无机砷的检测结果有明显差异,不适用于海藻中的无机砷检测。 吴成业 王奇欣 刘智禹 陈财珍 曹爱英 席英玉关键词:海藻 无机砷 三沙湾溪邳村滩涂养殖区沉积物质量状况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解三沙湾溪邳村滩涂养殖环境污染现状,2012年4月对该养殖区表层沉积物中有机碳、油类、硫化物、总磷、总氮、多氯联苯、滴滴涕和重金属(Cu、Zn、Pb、Cd、Cr、Hg、As)含量进行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沉积物中总氮含量达到生源要素Ⅱ类污染水平;单因子污染指数法的主要污染因子是氮和磷,富营养化程度较高;Hakanson潜在污染因子较大的是汞和镉,风险水平总体不高,但污染程度受人为活动等外来源影响有缓慢增加的趋势;而生物效应浓度法显示,沉积物中DDTs含量大于ERL限值,构成一定生态风险,但沉积物综合生态风险(联合毒性)不大,对生物产生中低毒性,毒性概率约为30%。 杨妙峰 郑盛华 林永青 席英玉 陈财珍 姜琳琳 余颖 杨芳 罗冬莲关键词:沉积物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群体景观多样性 被引量:2 2014年 根据1998年7月到2000年6月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开展二长棘鲷资源的专项调查资料,以各个渔区CPUE(Catch Per Unit Effort)及其到渔场重心距离为参数,构建基于渔场重心动能的景观要素,运用景观多样性,并结合因子分析,分析了二长棘鲷群体景观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探究了种群空间分布格局与生态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旨在揭示闽南-台湾浅滩渔场二长棘鲷的生态境况及空间变异特征,为从生态水平上合理综合利用二长棘鲷渔业资源提供新的依据。结果表明:(1)不同月份鱼群的分布特征差别明显,8月鱼群分布范围最广,11月鱼群分布最为均匀,2月和12月鱼群分布最集中,而9月鱼群占据渔场空间能力最强;(2)不同群体之间具有不同分布特征,生殖群体分布范围最小,且最集中,其占据渔场空间能力最弱,幼鱼群体分布范围小,且相对均匀,其占据渔场空间能力强,索饵群体分布范围最广,且较均匀,鱼群分散索饵,其占据渔场空间能力最强,而9—11月群体平均分布范围较广,且最均匀,其占据渔场空间能力较弱;(3)鱼群综合景观指数是具空间结构的CPUE指数,从生态水平上反映了鱼群CPUE,其排名依次为8月、6月、7月、9月、10月、11月、5月、1月、4月、3月、2月、12月;(4)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指示的生态学意义分别为鱼群的分布范围、均匀程度和鱼群空间竞争能力,其中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5)水温是影响鱼群景观均匀度的主要因子,索饵是增加鱼群景观多样性和优势度的主要因子,而生殖因子则降低鱼群景观多样性和优势度,水温、索饵和生殖是二长棘鲷群体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蔡建堤 苏国强 马超 席英玉 罗娟 刘勇 叶孙忠关键词:景观多样性 渔业资源 二长棘鲷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 漳浦三倍体牡蛎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2024年 为研究三倍体牡蛎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于2021年12月至2022年9月,对漳浦龙美湾和翡翠湾三倍体牡蛎养殖区开展逐月调查,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变化及其与海洋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浮游植物共有7门140种,其中硅藻门104种,甲藻门30种,金藻门2种,蓝藻门、裸藻门、绿藻门、原生动物门各1种,优势种为海洋原甲藻(Prorocentrum micans)、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 affinis)。浮游植物丰度月均值的波动范围为2.16×10^(4)~1.89×10^(6)cells/L,平均为3.96×10^(5)cells/L。甲藻丰度占比较高,平均占总丰度的37.7%,推测主要为外海水系和沿岸流带来的外源性甲藻。冗余分析表明,与浮游植物优势种丰度密切相关的主要影响因子是pH、水温、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许翠娅 杨芳 杨芳 郑盛华 陈小红 林永青 郑盛华关键词:浮游植物 群落特征 黄岐湾三倍体牡蛎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为研究三倍体牡蛎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及其影响因子,于2021年12月—2022年9月,对福建省连江县黄岐湾三倍体牡蛎养殖区开展逐月调查,并分析了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丰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养殖区浮游植物共有6门65属133种,其中硅藻门101种,甲藻门28种,蓝藻门、金藻门、裸藻门和原生动物门各1种,以广温广盐种最为常见且丰度占绝对优势,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和柔弱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 delicatissima),优势度分别为0.798和0.027;浮游植物丰度月平均值范围为1.80×10^(4)~4.14×10^(6)cells/L,平均值为5.33×10^(5)cells/L,湾外养殖区丰度显著高于湾内(P<0.05);浮游植物多样性水平较高,群落结构较稳定;冗余分析显示,影响浮游植物优势种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为总磷、活性磷酸盐、盐度和化学需氧量,其中,中肋骨条藻受水温、活性磷酸盐影响最大,柔弱拟菱形藻受Si/P值影响最大。研究表明,中肋骨条藻的高优势度与其广温广盐特性、较强的光适应生理特征及海水中丰富的硅酸盐有关;在磷相对限制的河口海湾,磷含量和盐度是影响浮游植物优势种丰度的主要环境因子。 许翠娅 杨芳 郑盛华 陈小红 林永青 魏姗姗 席英玉关键词: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石油烃分散液对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的急性毒性影响 被引量:5 2014年 本文通过石油烃分散液对华贵栉孔扇贝的急性毒性试验,经SPSS的probit分析结果表明,石油烃分散液对华贵栉孔扇贝的24 h LC50、48 h LC50、72 h LC50和96 h LC50浓度依次是233.08、147.30、81.67和75.16 mg/L,安全浓度Sc是17.65 mg/L。通过生物富集试验结果显示,华贵栉孔扇贝在120 h内对石油烃的富集效果与浓度和时间成正比。石油烃分散液胁迫下对华贵栉孔扇贝血清中POD、SOD酶活的影响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征,并对其肝、鳃组织AKP酶活性具有促进作用。 许贻斌 郑惠东 陈宇锋 钟硕良 陈小红 席英玉 陈财珍关键词:华贵栉孔扇贝 急性毒性 福建诏安湾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划型研究 被引量:12 2012年 根据2009年3、5和9月福建诏安湾贝类产区海水、底质和养殖贝类体中有毒有害物质(铜、铅、镉、汞、砷、石油类、有机碳、硫化物、滴滴涕、多氯联苯、大肠菌群、腹泻性贝毒、麻痹性贝毒)的同步调查资料,采用海水质量评价指数(Swj)、底质质量评价指数(Ssj)和贝类质量评价指数(Soj)以及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指数(SI),对福建诏安湾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划型。结果表明,海水质量、底质质量和养殖贝类质量水平范围均为2~6级,平均值分别为3级、4级和2级,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为2~6级,平均值为3级。总体上,贝类产区海水质量处于较好水平,底质量处于一般水平,养殖贝类质量处于良好水平。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处于较好水平。其主要污染物为石油类、大肠杆菌、滴滴涕和多氯联苯。福建诏安湾贝类产区无1类区,属自然本底区;2类区共15个,占贝类产区总数的88%,其中2a类区6个,占贝类产区总数的35%,属清洁区,2b类区5个,占贝类产区总数的30%,属较清洁区,2c类区4个,占贝类产区总数的24%,属轻度污染区;3类区共2个,占贝类产区总数的12%,其中3a类区和3b类区各1个,均占贝类产区总数的6%,分别属中度污染区和重度污染区。福建诏安湾贝类产区生态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和划型的结果与诏安湾贝类产区污染现状相一致。 钟硕良 阮金山 席英玉 吴立峰 郑盛华 杨妙峰 余颖 陈宇锋关键词:底质 养殖贝类 基于PCA法的春、夏季东山湾海域富营养化特征 被引量:6 2015年 根据2011年5月和8月东山湾及邻近海域的调查结果,选择10个与富营养化有关的参数,包括溶解无机氮(DIN)、溶解硅酸盐(DSi)、活性磷酸盐(SRP)、总氮(TN)、总磷(TP)、化学耗氧量(COD)、溶解有机碳(DOC)、总有机碳(TOC)、叶绿素a(Chl-a)和浮游植物丰富度(d)等,应用主成分分析(PCA)法对该海域富营养化特征进行研究。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PC1)表征了有机污染、浮游植物和总磷状况;主成分2(PC2)反映了硅和氮营养水平,主成分3(PC3)体现了SRP的特点。春、夏季PC1、PC2、PC3和综合主成分(CPC)的空间分布表明漳江口和八尺门养殖区邻近海域富营养化风险较高;各主成分与盐度的相关分析表明东山湾内富营养化压力主要来自漳江,夏季有所增强;有机污染物和浮游植物可能是控制东山湾海域春、夏季富营养空间分布的主要驱动因素。 姜双城 林培梅 蔡玉婷 郑盛华 蔡建堤 许翠娅 杨妙峰 席英玉 钟硕良关键词:富营养化 主成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