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士訚
- 作品数:97 被引量:375H指数:10
- 供职机构:天津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东南亚国家政治认同的转折与政治建构被引量:9
- 2010年
- 政治认同是国家政治合法性构建与政治稳定的基础。其中政治认同的变革对政治构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东南亚国家政治认同主要是对政治权威的认同、政治文化的认同和政治制度的认同的有机结合。在当代,这种政治认同是以民主政治作为基本取向,以文化认同、权威认同和宪政制度认同作为重要内容。正是在具有本民族特色政治认同的基础上,东南亚国家开始了新的政治发展进程。
- 常士訚
- 关键词:政治认同政治建构
- 中西部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现状与对策被引量:7
- 2009年
- 在论述中西部农村建设电子政务必要性的基础上,阐述了中西部农村电子政务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 郑鹏超常士訚
- 关键词:电子政务
- 论公民道德建设对当代中国政治建设的影响
- 2002年
-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当代中国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 ,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将对中国国家性质的维护 ,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民主法制的建设 ,政治文化的进步和国家竞争力的提高具有深远的影响。
- 常士訚
- 关键词:公民道德建设政治建设
- 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领土空间建设视角被引量:12
- 2021年
- 在对当代民族国家生成机制的学术研究中,国外一些学者从强制-资本、印刷资本主义带来的文化和"民族想象"以及地图想象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在中国学界,有不少学者从民族文化培养、政治认同、领土认同、经济交往、民族交往等方面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生成进行了多方面的研究。笔者认为,当代中国的领土空间建设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地域、共同文化、共同的经济联系、共同的文化心理以及管理的生成提供了庞大的"有机"网络,不仅体现了国家的意志和理念,而且构成了我国各民族人民日常生活和实践的重要内容。比起西方学者所提供的民族国家建构路径,我国的这一"有机"网络工程建设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构上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和实践意义。
- 常士訚
- 关键词:中华民族民族建构
-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的政体理论:以中西比较为视阈
- 2012年
- 政体理论不仅是政治学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比较政治学关注的问题。在西方,政体理论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特有的逻辑,中国对政体问题的探讨产生于清朝末期,对其探讨也有百年历史,特别是自毛泽东同志对政体理论发表已70多年历史,并对此后的中国政体理论与建设构成了重要影响。在国家建设的今天,中国要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其中中国特色的政治制度,就需要对指导这一制度建设的政体理论做一反思。
- 常士訚
- 关键词:政体阶级属性国家与社会关系
- 多民族发展中国家的族际合作治理——以亚非发展中国家为例被引量:7
- 2018年
- 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是一个既与多民族发达国家相对,也与单一民族的发展中国家相对的政治共同体。这些政治共同体的民族国家建构还不成熟,内部为多重文化因素重叠所困。面对外部世界,尤其发达国家的挑战,这些国家在国际环境能够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自身内部的民族共生共存。在此背景下,这些国家将国家治理作为重要的政治主题,而族际合作治理作为一种新的实践和理念也就构成了其中的重要环节。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在取得独立后,在此方面进行了带有各自特点的实践,为发展中国家治理增加了新的内容。运用定性分析和比较政治学方法,对多民族发展中国家治理中的族际合作治理的内涵、运行机制、表现形式和不同类型的研究,反映出族际合作治理对推进这些国家的民族共生与合作具有重要的价值。
- 常士訚
- 现代性弊端与“承认的政治”——查理斯·泰勒政治思想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现代性问题是当代西方学术界探讨的热门话题。现代性中表现出来的自由主义特点正影响着西方国家,但也带来了种种弊端,其中特别它所表现出来的普遍主义趋势正破坏着文化的差异性和本真性,由此引发了现代国家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在此,加拿大社群主义重要代表人物查理斯.泰勒对现代性弊端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从而暴露了作为西方现代性核心内容的自由主义的种种弊端。以此视角,泰勒将社会与个人结合起来,并提出了"本真性"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泰勒提出了承认的政治与对话民主的思想。通过对泰勒思想的分析和研究,笔者提出,泰勒的思想反映了多元文化主义社会的现实,其承认的政治不过是在自由主义的统治模式内为少数民族的自身权利保护寻求一个空间。
- 常士訚
- 关键词:多元文化本真性
- 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与多元文化治理——当代中国多元一体格局视阈被引量:13
- 2018年
- 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多元一体格局是中华民族的基本政治格局,共有精神家园是多元一体格局的文化和精神依托,是中华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复兴的精神源泉和动力。从历史和现实角度分析共有精神家园命题的产生及其在当代中国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价值和意义,分析构成当代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多元文化价值和现实问题,可以进一步明确多元文化治理的方向。在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多元文化治理带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既不同于西方的多元文化主义,也不同于西方民族国家建设逻辑,而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通过国家发挥积极作用和各个民族共同参与的一种新型的治理,它在与各个民族文化的相接中,使中华民族的"共有精神"进入到各个民族的文化和心理之中,成为引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精神力量;同时,各个民族也在参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中,自身的民族文化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和发展。
- 常士訚
- 关键词:多元文化
- 和谐理念与族际政治整合被引量:32
- 2009年
- 族际政治整合是当代多民族国家面对的重大问题。毫无疑问,民族与民族、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是当代族际政治整合的核心,资本支持下的西方族际政治整合具有难以回避的局限性,和谐理念指导下的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具有辩证性质和战略性质。
- 常士訚
- 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被引量:10
- 2008年
- 党的领导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当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应该紧密围绕两者关系的调整而展开。二者间关系上尽管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但本质上都是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基础的。当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应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朝着不断扩大民主、完善民主的方向发展。
- 常士訚
- 关键词:人大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