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庞国珍

作品数:7 被引量:3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心病
  • 2篇心肌
  • 2篇血压
  • 2篇他汀
  • 2篇高血压
  • 2篇冠心病
  • 2篇伐他汀
  • 1篇蛋白水平
  • 1篇蛋白相关
  • 1篇顿抑
  • 1篇顿抑心肌
  • 1篇心房
  • 1篇心房颤动
  • 1篇心肌顿抑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梗死
  • 1篇心肌梗死患者
  • 1篇学法
  • 1篇血清

机构

  • 6篇广东医学院附...
  • 1篇广东医学院

作者

  • 7篇庞国珍
  • 3篇黄志敏
  • 3篇高汉华
  • 2篇陈灿
  • 2篇陈晓驷
  • 2篇陈伟婵
  • 1篇陈晓于
  • 1篇黄石安
  • 1篇周宇
  • 1篇王焱
  • 1篇陈雪峰
  • 1篇李荣磊

传媒

  • 3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临床心血管病...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实用药物与临...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BNP浓度与梗死范围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范围与B型尿钠肽(BNP)浓度的关系。方法测量63例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BNP浓度观察其与心电图估测的心肌梗死范围的关系。结果大范围心梗组、中等范围心梗组、小范围心梗组3组的BNP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个心梗组之间进行两两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BNP浓度与心肌梗死面积有相关性,梗死面积越大,BNP浓度越高。
高汉华陈晓于庞国珍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梗死面积BNP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被引量:14
2010年
目的:研究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房颤再发率和持续性房颤发生率的影响以及其对血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肾素、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7例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2组:辛伐他汀组45例,常规治疗的同时,予口服辛伐他汀20mg/d;对照组42例,仅给予常规治疗。追踪24个月,观察2组治疗1年后阵发性房颤再发率和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率,并检测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hsCRP、IL-6、TNF-α、肾素、AngⅡ的表达水平。结果:辛伐他汀组房颤再次发作7例(15.6%),明显低于对照组(14例,33.4%);辛伐他汀组转为持续性房颤2例(4.5%),亦明显低于对照组(5例,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组治疗后血清hsCRP、IL-6、TNF-α、肾素、AngⅡ的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再发房颤患者的血清hsCRP、IL-6、TNF-α、肾素、AngⅡ水平均比未再发房颤患者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血压并发阵发性房颤的患者应用辛伐他汀治疗,能够降低阵发性房颤的再发率,减少持续性房颤的发生率,而且降低血清hsCRP、IL-6、TNF-α、肾素、AngⅡ的水平,后者可能与房颤再发相关,提示炎症反应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具有促进心房颤动的发生和持续的作用。
庞国珍陈灿黄志敏
关键词:心房颤动高血压辛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Lp-PLA2)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hs-CRP),及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这些患者血浆LpPLA2及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230例心内科住院患者,按照临床表现及造影结果分组,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组95例,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亚组6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亚组35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组84例,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亚组34例,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亚组50例,正常冠状动脉对照组51例。检测这些患者的Lp-PLA2及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急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qd,非急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qd治疗14天,并对比这两组患者用阿托伐他丁治疗前后的Lp-PLA2及hs-CR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急性冠脉综合征及非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Lp-PLA2及hs-CRP浓度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急性冠脉综合征组与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比较,血浆Lp-PLA2及hs-CRP浓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明显增高。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后均明显降低血浆hs-CRP和LP-PLA2的表达,并且急冠组降低二者更明显(P<0.05)。结论血浆Lp-PLA2及hs-CRP浓度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明显增高,可能提示粥样斑块不稳定性,有可能成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新的干预靶点。阿托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hs-CRP和Lp-PLA2的表达。
庞国珍黄志敏陈晓驷陈伟婵
关键词:冠心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相关性
2016年
目的了解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老年原发性高血压(EH)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40例老年EH患者和140例健康老年人血清CRP水平,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对照组血清CRP水平分别为(13.42±2.48)、(3.09±1.34)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RP水平为老年EH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CRP水平升高为老年EH危险因素。
庞国珍黄志敏陈晓驷陈伟婵陈雪峰李荣磊
关键词: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C-反应蛋白
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塞PCI术后再灌注心肌顿抑功能恢复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急性心肌梗塞(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顿抑心肌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88例PCI术后冠脉再通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PCI术后常规治疗和低分子肝素抗凝,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30mg,Tid,连用4周。结果再灌注后心肌均表现不同程度顿抑现象,两组顿抑程度并无显著差异(P>0.05),但随着时间推移追踪观察发现治疗组顿抑心肌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曲美他嗪对PCI术后再灌注心肌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可提早恢复顿抑心肌的功能。
庞国珍高汉华陈灿
关键词:顿抑心肌曲美他嗪
“5+5”教学法在诊断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探讨被引量:2
2007年
庞国珍周宇
关键词:临床见习教学诊断学教学法医院病房高校扩招
氯吡格雷抵抗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观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78名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前及服药后3、5 d,分别由凝血酶、二磷酸腺苷(ADP)诱导测定血小板聚集率。测定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清胰岛素浓度(Fasting serum insulin,FSI),计算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SI)。采集患者冠心病危险因素相关资料,对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及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凝血酶诱导服药3、5 d后的氯吡格雷抵抗率分别为25.6%、29.5%,由ADP检测的抵抗率分别为6%、5%。其中,应用凝血酶作为诱导剂时,55例(71%)患者服用氯吡格雷5 d后的血小板聚集率比服药后3 d升高。抵抗组与有效组的ISI及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胰岛素抵抗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②各项冠心病危险因素与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率无相关性。③氯吡格雷不可逆地抑制ADP,ADP被抑制后可能会引起其他血小板激活通路上调。
庞国珍高汉华黄石安王焱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氯吡格雷抵抗冠心病危险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