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红
- 作品数:11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江西省儿童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一种手持式吸痰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吸痰器,包括:吸痰枪、端管、吸痰管和储存机构;所述吸痰枪端部卡合连接有端管,且吸痰枪作为连接基础,所述端管一端连接有吸痰管,所述吸痰枪端部下方螺纹连接有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末端连接有储存机构。...
- 秦军红张丽红钟丹
-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护理
- 2011年
-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 对本中心先天性心脏病术后16例发生神经系统并发症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本组16例中,13例治愈(81.25%);2例好转(12.5%);1例死于多脏器衰竭.结论 经过术后ICU监护及减轻脑水肿、改善脑血液循环、脑细胞代谢、抗癫痛、应用营养神经细胞药物、针灸、被动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及护理,有效降低了先天性心脏病术后的病残率和死亡率.
- 胡淑霞张丽红候彩荣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系统并发症护理
- 一种便于固定的家用儿童输注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固定的家用儿童输注装置,所述输注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药液袋的容纳腔,所述壳体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盖体上附接有药液袋定位机构,所述壳体底部设置有输注管伸出孔;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
- 梁雅欣 李丽丽张丽红
- 以微课为载体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科急诊留观室的应用研究
- 2024年
- 目的研究以微课为载体的健康教育模式在儿科急诊留观室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本院急诊科留观室收治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组和微课组,各40例。传统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对患儿进行健康指导;微课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微课健康教育模式对患儿进行留观室制度及常规内容宣教。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治疗的依从性、健康宣教的满意度及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微课组患儿及家属对治疗的依从性、健康教育满意度优于传统组(均P<0.05),微课组家属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以微课为载体的健康教育模式的实施提高了患儿及家属的认知水平、对治疗的依从性及健康教育管理满意度;提升了护理人员创新思维能力;增强了主动学习能力;有利于规范护士健康教育行为,提高护士健康教育能力。
- 徐艳梅张丽红张燕群
- 关键词:健康教育
- 联合式儿童创伤评估法在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
- 2021年
- 目的探究儿童创伤评分(PTS)与初级创伤评估程序相联合的评估法在儿童急性创伤患者院内安全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急诊科2019年7月至2019年12月接诊后紧急处置需要院内转运的急性创伤患儿115例为对照组,2020年7月至12月120例为研究组,采用联合式儿童创伤评估法评估伤情并进行预警分级转运,比较两组患儿抢救成功率、转运途中意外事件发生率、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意外事件发生率(5%)显著低于对照组(18.26%),抢救成功率(P<0.05)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式创伤评估法能够帮助护士在短时间内准确判别急性创伤患儿的伤情,有效的降低儿童急性创伤患者风险事故的发生,具有较高的推荐价值。
- 张丽红吕晓宏张代娇徐艳梅
- 关键词:急性创伤抢救成功率院内转运联合式院内安全转运
- 复方黄柏液联合氦氖激光照射治疗术后切口感染的愈合研究
- 2024年
- 研究中药制剂复方黄柏液联合氦氖激光治疗术后切口感染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三甲儿童医院2021年01月-2023年0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50例术后切口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在常规外科消毒处理后,使用复方黄柏液浸泡纱布彻底清洗创面,使药液均匀覆盖整个创面后联合氦氖激光局部照射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外科换药方法,对于切口行彻底清创消毒后使用纱布包扎固定。观察两组病人治疗效果、术后4天创面水肿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创面愈合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4.6%,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在术后第4天的创面水肿情况比较,1、2级占比83.3%,对照组为69.2%,观察组的创面水肿情况愈合较快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7天内愈合率为75%,对照组为46.2%,在创面愈合时间上观察组较对照组愈合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联合氦氖激光治疗切口感染方面具有很不错的治疗效果,且无不良反应,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汪燕华曾祥勇张丽红徐艳梅李莹莹
- 关键词:切口感染愈合复方黄柏液氦氖激光
- 优化的院际转运记录单在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中的应用分析
- 2023年
- 目的:探讨优化的院际转运记录单在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7月使用传统院际转运记录单进行院际转运的100例危重症患儿对照组,2022年8月~2023年3月使用优化院际转运记录单进行院际转运的100例危重症患儿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儿转运时间、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及转运交接质量。结果:观察组患儿转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转运过程中突发病情变化、转诊物资准备不充分、设备故障、管道意外滑落以及医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转运交接时病情、治疗、辅助检查、管道、皮肤和入院床位联系等相关信息漏项的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危重症患儿院际转运中运用优化院际转运记录单,可有效降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和转运交接时患儿信息的遗漏,降低转运风险,缩短转运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张丽红徐艳梅汪燕华杨玲
- 关键词:危重症患儿
- 血管显像仪在儿科急诊危重症困难穿刺患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血管显像仪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在儿科急诊危重症困难穿刺患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6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抢救室危重症,需要进行静脉穿刺者,且外周静脉穿刺困难,共206例,其中男性133例,女性73例,年龄1 d~15岁。按照穿刺方法不同分为常规静脉穿刺组和血管显像仪穿刺组,其中常规静脉穿刺组110例,血管显像仪穿刺组84例,12例进行常规穿刺失败后又使用血管显像仪。对两组患儿静脉留置针的操作时间、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抢救成功率、抢救室停留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常规穿刺组置管操作时间(3.80±1.73)min,血管显像组为(5.24±1.88)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19,P=0.00)。常规穿刺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6.40%(17/108),血管显像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89.25%(10/83),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398,P=0.528)。常规穿刺组总穿刺成功率90.40%(12/113),血管显像组总穿刺成功率97.87%(2/9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24 P=0.026)。常规穿刺组抢救成功率81.82%(90/110),血管显像组抢救成功率90.48%(76/84),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2.891,P=0.089)。常规穿刺组抢救室停留时间(40.99±24.13)min,血管显像组抢救室停留时间(41.44±20.40)min,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t=-0.137,P=0.891)。结论血管显像仪在儿科急诊危重症并静脉穿刺困难的患儿中,提高了总穿刺成功率,但与常规静脉穿刺比较操作时间延长。
- 迟克强徐灵均刘洪徐南平张丽红
- 关键词:急诊危重症穿刺困难
- 早期康复干预对恢复重型颅脑损伤儿童肢体功能效果研究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儿肢体功能中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1日-2019年1月1日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使用常规康复护理,干预组采用早期干预,对比两组患儿格拉斯哥评分、偏瘫肢体肌张力评分、并发症和病人满意度等。结果干预组格拉斯哥评分(3.90±0.94)高于对照组(3.35±0.89),肌张力评分(70.02+7.62)明显优于对照组肌张力(49.65+7.37),且并发症发生率(10.0%)明显低于对照组(40.0%),对照组总满意率是57.5%、,干预组总满意率有明显的提高(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康复介入对重型颅脑损伤患儿治疗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促挂肢体功能恢复,提高预后质量。
- 张丽红邹彦魏美娟徐艳梅
- 关键词:肢体偏瘫早期干预术后康复护理
- 对聘用制护士激励机制的感悟被引量:1
- 2007年
- 本文介绍了我院对聘用制护士的管理方法与成效,主要包括:医院重视人力资源管理,护士把握机遇,创造条件,完善自己。充分体会到激励机制对聘用制护士发展至关重要,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充分调动她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加积极工作,更有利于医院发展建设。
- 张丽红
- 关键词:聘用制护士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