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传辉

作品数:34 被引量:271H指数:9
供职机构:重庆市中药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2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皂苷
  • 5篇接骨
  • 4篇玄参
  • 4篇血竭
  • 4篇体外
  • 4篇透皮
  • 4篇凝胶
  • 4篇凝胶膏剂
  • 4篇自乳化
  • 4篇总皂苷
  • 4篇效应面法
  • 4篇膏剂
  • 3篇靛玉红
  • 3篇一测多评
  • 3篇三七总皂苷
  • 3篇释药
  • 3篇释药系统
  • 3篇体外透皮
  • 3篇自乳化释药系...
  • 3篇CRITIC

机构

  • 28篇重庆市中药研...
  • 27篇成都中医药大...
  • 13篇西南大学
  • 3篇重庆市食品药...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九江学院
  • 1篇陕西中医药大...
  • 1篇四川济生堂药...

作者

  • 30篇张传辉
  • 26篇王云红
  • 24篇杨荣平
  • 12篇闫丹
  • 11篇赵凤平
  • 10篇张琳
  • 7篇贾成友
  • 4篇于金英
  • 4篇陈娇
  • 3篇蒋瑶
  • 3篇李微
  • 2篇柯秀梅
  • 2篇裴太蓉
  • 2篇周文杰
  • 2篇刘楠
  • 2篇傅亚
  • 2篇陈小川
  • 1篇余文敏
  • 1篇殷嫦嫦
  • 1篇秦伟瀚

传媒

  • 9篇中草药
  • 5篇中成药
  • 3篇世界科学技术...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第十二次中药...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陕西中医学院...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 1篇中药材

年份

  • 1篇2019
  • 8篇2018
  • 6篇2017
  • 3篇2016
  • 8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3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提取三七总皂苷工艺的优化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优化乙醇-硫酸铵双水相提取三七总皂苷的工艺。方法 HPLC法测定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Re、Rb1和Rd的含有量。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三七总皂苷提取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考察乙醇-水质量比、超声时间、硫酸铵用量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最佳条件为乙醇-水质量比0.50。超声时间32 min,硫酸铵用量0.36 g/m L,此条件下三七总皂苷提取率达89.93 mg/g,与预测值90.26 mg/g基本吻合。结论该工艺简单、可靠、节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赵凤平贾成友张传辉江敏瑜王云红杨荣平
关键词:总皂苷
蛇床子素发泡微乳剂制备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制备蛇床子素发泡微乳剂,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表征。方法在溶解度试验和伪三元相图的基础上,以微乳载药量、泡沫半衰期、泡沫形成力的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优化设计蛇床子素发泡微乳剂处方。结果蛇床子素发泡微乳剂的最优处方为油酸乙酯-聚氧乙烯蓖麻油40-二乙二醇单乙基醚-水(8.13∶14.81∶6.58∶71.44),平均粒径为(43.54±3.43)nm(n=3),平均多分散系数为(0.839±0.092)%(n=3),平均Zeta电位为(-2.32±0.78)mV(n=3),发泡量为(8.57±0.28)cm,半衰期为(6.79±0.32)min。37℃时,发泡微乳的最大载药量为13.62 mg/g,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42 mg/mL。结论该发泡微乳制剂稳定,可大幅提高蛇床子素的溶解度并显著增强其生物利用度。
江敏瑜闫丹陈娇王云红张琳杨荣平张传辉
关键词:蛇床子素伪三元相图半衰期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三七总皂苷的工艺研究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优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三七总皂苷的工艺条件及参数。方法:通过静态吸附法优选大孔树脂型号,以上样生药质量浓度、乙醇洗脱浓度、乙醇洗脱用量为自变量,总皂苷吸附-解析率为因变量,采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选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三七总皂苷的工艺条件。结果:最佳纯化工艺参数为上样生药质量浓度0.4 g/m L,乙醇洗脱浓度65%,乙醇洗脱用量5.5 BV,此条件下总皂苷的吸附-解析率为94.66%,与理论预测值基本吻合。结论:优化工艺稳定、可行,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张琳赵凤平江敏瑜闫丹蒋瑶张传辉王云红
关键词:总皂苷大孔树脂纯化
靛玉红自乳化释药系统的制备及增溶机制初步探讨
目的:制备靛玉红自乳化释药系统,并对其增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 方法:在溶解度试验和三元相图的基础上,以自乳化载药量、自乳化时间、总评归一值(OD)为评价指标,采用星点设计法优化靛玉红自乳化处方.以外观性状、溶解...
刘楠王云红张传辉柯秀梅周文杰杨荣平
关键词:靛玉红自乳化释药系统
文献传递
昆明山海棠片HPLC指纹图谱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建立昆明山海棠片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HPLC法,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国家药典委员会)对20批昆明山海棠片制剂的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其指纹图谱,并对该方法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不同批次样品图谱相似度均在0.9以上,色谱方法可靠。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能较全面地反映了制剂的质量,其方法可靠且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重复性、适应性,为昆明山海棠片的整体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郭响香王云红于金英禹奇男张传辉杨荣平
关键词:昆明山海棠片高效液相色谱法指纹图谱
血竭三七接骨凝胶膏剂药学研究
血竭三七接骨凝胶膏剂处方来源于医院制剂,由血竭、三七、乳香、没药、红花、续断、狗脊、五加皮、自然铜、鹿茸、冰片11味药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筋断骨折的治疗。本研究以中医药...
张传辉
关键词:凝胶膏剂
文献传递
三七跌打软膏的制备及体外透皮特性研究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优化三七跌打软膏剂基质处方并对其体外透皮特性进行研究。方法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法,以外观性状、高温实验、低温实验、离心实验评分为指标优化三七跌打软膏基质最优处方,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法,以血竭素、人参皂苷Rg1、川续断皂苷VI、人参皂苷Rb1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薄荷醇促渗剂对软膏体外透皮渗透量的影响。结果三七跌打软膏最优处方为十二烷基硫酸钠-硬脂醇-凡士林(1.61∶26.72∶27.10);不同浓度的促渗剂对血竭素、人参皂苷Rg1、川续断皂苷VI、人参皂苷Rb1促渗效果均较好,3%的促渗剂对指标成分促渗效果及制剂稳定性较好,体外透皮速率依次为3.971、6.368、0.415、2.780μg/(cm2·h)。结论优化的三七跌打软膏剂膏体均匀,稠度适宜,易涂布,具有较好的释药性和透皮性,透皮行为符合零级动力学过程。
江敏瑜闫丹陈娇王云红张琳杨荣平张传辉
关键词:软膏薄荷醇HPLC透皮吸收
基于多指标权重分析和正交设计法对三七跌打损伤软膏提取工艺的探究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确定指标权重,优选三七跌打损伤软膏复方提取工艺,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方法:以人参皂苷Rb1、川续断皂苷Ⅵ、人参皂苷Rg_1、三七皂苷R_1含量和出膏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CRITIC法及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系数,结合正交试验结果优化复方提取工艺参数。结果:AHP-CRITIC混合加权法较AHP法和CRITIC法科学、合理、稳定,按照其确定的权重系数进行综合评价确定复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处方药材浸泡2 h,分别用8倍量、6倍量、6倍量的水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AHP-CRITIC混合加权法确定的权重系数客观、真实,可以反映处方配伍信息;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可行,重复性好,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陈娇余姣江敏瑜闫丹杨荣平张传辉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
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的优化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优化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方法以制剂成型性为指标,三元相图初步筛选载体材料和填充剂用量;以辅料用量为影响因素,药物累积释放度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处方。结果最佳载体材料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_(K15M)),最佳填充剂为淀粉、微晶纤维素(MCC),最佳处方为HPMC_(K15M)用量40.5 mg,淀粉用量17 mg,MCC用量94 mg,药物累积释放度综合评分96.54%。缓释片的释放符合Higuchi模型,释药过程以扩散为主,兼有溶蚀,各时间点累积释放度符合缓释制剂要求。结论该方法稳定可行,可用于优化三七总皂苷缓释片处方。
张琳赵凤平张传辉闫丹江敏瑜杨荣平王云红裴太蓉
关键词:总皂苷缓释片处方三元相图
建立并利用一测多评法优化玄参饮片润透工艺的研究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建立以一测多评法测定玄参中哈巴苷、肉桂酸、哈巴俄苷含量的方法,利用并验证一测多评法优化玄参饮片润透炮制最佳工艺的可行性和技术适应性。方法:采用一测多评法,以肉桂酸为内标物质,用外标法测定其含量,在一定线性范围内,建立肉桂酸与哈巴苷、哈巴俄苷的相对校正因子,并用该校正因子进行哈巴苷、哈巴俄苷的含量计算,实现一测多评。以加水量、浸润时间、干燥温度为考察因素,采用一测多评法结合外标法测定哈巴苷、哈巴俄苷、肉桂酸含量,比较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并以哈巴苷、哈巴俄苷炮制前后变化率为指标,优化玄参饮片润透工艺。结果:建立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f肉桂酸/哈巴苷=0.060 7(RSD=0.097%)、f肉桂酸/哈巴俄苷=0.304(RSD=0.682%),且差异性较小;玄参最佳润透工艺为加水量为药材0.6倍,浸润时间20 h,干燥温度50℃。结论:建立的一测多评法方法可行,结果可靠;优化了玄参最佳润透工艺,为玄参的润透工艺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张传辉陈小川傅亚王云红禹奇男于金英杨荣平
关键词:一测多评相对校正因子玄参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