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冬梅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语言文字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学
  • 3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2篇学史
  • 2篇文学
  • 2篇文学史
  • 2篇课程
  • 1篇信息技术
  • 1篇信息技术课
  • 1篇信息技术课程
  • 1篇修辞
  • 1篇叙事
  • 1篇学法
  • 1篇学生自主学习
  • 1篇压抑
  • 1篇姚斯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哲学
  • 1篇隐喻
  • 1篇真理
  • 1篇少数民族
  • 1篇世居少数民族
  • 1篇逃离

机构

  • 10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10篇张冬梅
  • 2篇赵德鸿

传媒

  • 2篇学术交流
  • 1篇电影文学
  • 1篇北方论丛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绥化学院学报
  • 1篇林区教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4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7
  • 3篇2006
  • 1篇2005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叙事隐喻与存在之后的存在
2006年
存在者与存在之间以文学艺术为桥梁;文学叙事与存在者之间以隐喻为桥梁而指涉存在,使之去蔽、使之澄明、使之自现。人“诗意地栖居”在叙事隐喻的寓所,传达对于世界存在的认识,隐喻地揭示世界存在之后的“真”。隐喻使艺术呈现艺术之美,言说了无法言说之真,实现了美与真的统一。任何一个叙事文本都是关于世界存在的隐喻文本,诗、小说与哲学在真与美的最高境界上握手相通。
张冬梅赵德鸿
关键词:真理
《钢琴教师》病态心理悲剧的精神分析
2020年
影片《钢琴教师》由200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奥地利著名女作家艾尔弗雷德·耶利内克半自传式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影片讲述了刻板端庄的女钢琴教师艾丽卡与其学生沃特的不伦虐恋,由此展开她与母亲、与男友、与自我内心冲突的悲剧性病态心理叙事,充分展示了捆绑与抗争的悖论心理,压抑与放纵的变态心理,逃离与回归的宿命心理。本文将在弗洛伊德原生家庭创伤理论的视角下,揭示悲剧性病态心理形成和表现的内在原因,以及女性是如何被社会、家庭、自我毁掉的文化创伤。
张冬梅
党的民族文化政策与黑龙江世居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研究
少数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独立存在的标志。文化又对政治和经济有绝对的影响力。文化落后经济也会相应廓后。同时,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受历史基础、地理条件、人口素质等的限制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以汉族为主体的大部分地...
张冬梅
关键词:民族文化政策少数民族文化保护
文献传递
隐喻:修辞、认知到叙事被引量:1
2006年
当代西方学术界兴起了新修辞学,不仅研究如何更好地表达已存在的思想,而且研究如何表达应该传达的思想,其内核就是追问人类为什么要使用隐喻;隐喻能否传达真理。隐喻研究的学术理念就逐渐从修辞隐喻学、认知隐喻学发展到叙事隐喻学。叙事就是对世界一种隐喻地阐释;任何一个叙事文本都是关于世界存在的隐喻文本。人“诗意地栖居”在叙事隐喻的寓所,传达对于世界存在的认识,隐喻地揭示世界存在之后的“真”。
张冬梅
关键词:隐喻修辞叙事
卡夫卡小说的荒诞意识被引量:2
2012年
卡夫卡小说的象征意象和象征叙事带有复义性,具有无限解读的意义空间。卡夫卡的小说经常用小人物的荒诞生存处境引起读者对现实世界进行反观自照,审视现实世界中的荒诞意识和悲剧性存在。在精神上展示出现代人与世界分离后,潜意识中的恐惧感、灾难感和孤独感,展示出人在异己世界中孤独处境的生存真相。在幻象与真相的悖谬逻辑中,预言着世界的荒诞性存在,并由此避开事物表面的真实性而直达世界的荒诞内核。
张冬梅
关键词:荒诞悖谬悲剧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21世纪是学习的世纪,可以说,“学习即生存即斗争”的时代已经到来。传统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为此,我国于2001年启动了第八次课程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为了使学生在教...
张冬梅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学生
文献传递
叙事隐喻思维中的二元对立被引量:1
2006年
叙事文本中隐喻地表达和理解都依赖于隐喻思维,叙事隐喻思维在认知过程中体现了从特殊到特殊、从一到多、此岸到彼岸的哲学二元对立关系。叙事隐喻不仅仅是艺术问题,还具有哲学意味,最终实现了人类“诗意地栖居”,完成了对真与美的传达。隐喻叙事构成了叙事隐喻文本艺术哲学层面上的真实,叙事隐喻思维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艺术哲学思维。
张冬梅
关键词:二元对立
推倒文学的围墙——论姚斯的接受文学史观被引量:2
2005年
姚斯接受美学的核心就是要以尊重接受者为中心,从强调“读者中心”到“为什么要以读者为中心”以及“如何实现和突出读者的中心地位”,最终推导出文学史不应该只是作家史、作品史,而应该是包含读者接受的历史和社会性的接受美学史。文学史不仅仅是作家的文学史、批评史,也是文学接受者的文学史、批评史;文学史不仅仅是人类创造的思想史,也是人类的艺术史;文学史不仅仅是属于历史的文学史,也是当下时代的文学史。推倒文学的围墙,让文学接受者与文学本身对话,让文学艺术与文学思想对话,让当下时代与历史对话,应重新编写我们当下时代的文学史。
张冬梅
关键词:姚斯接受美学
跨文化研究:外国文学课程教学的新视角被引量:3
2007年
外国文学史课程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面向本科生教育的基础课程。如何设计教学内容、采用何种教学方式,深刻影响到能否对文学史进行深层次、多向度的研究,能否建立起跨学科跨文化研究的大视野,能否调动学习主体的积极性与创造精神。文章从调整课程内容体系,强化文化教学地位,实现教学手段多元化等方面探讨了对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方案。
张冬梅
关键词:外国文学史教学改革
萧红《呼兰河传》的文化阐释被引量:8
2007年
《呼兰河传》中“胡家婆婆”这一形象,承载了真实而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是体现不良传统文化对人戕害的中心人物。“胡家婆婆”的性格是在传统文化的浸染与熏陶下形成的,她也就成了传统文化的影子,她将所受浸染悉数再传递下去,并不自觉地成了不良传统文化的帮凶,害己而不自醒,害人而不自知,一切都是按照传统文化与习俗的要求进行的,按照自己所认为的善的方向努力的,到头来却落得了人财两空,坑己害人。由此,不能不引起读者对传统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同时,小说也把目光与视角投放到更为广阔的诸多女性悲惨命运的描述中,深刻揭示了不良传统文化笼罩下的女性悲惨命运不是个别的,而是普遍的,不是单一的,而是群体的,并由此让读者看到人类劣根性在传统文化土壤中的培育与繁殖。
赵德鸿张冬梅
关键词:《呼兰河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