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出血
  • 2篇低压缺氧
  • 2篇蛛网膜
  • 2篇蛛网膜下
  • 2篇蛛网膜下腔
  • 2篇蛛网膜下腔出...
  • 2篇网膜
  • 2篇下腔出血
  • 2篇膜下
  • 2篇脑血
  • 2篇内皮
  • 1篇蛋白
  • 1篇蛋白激酶
  • 1篇凋亡
  • 1篇调节激酶
  • 1篇信号
  • 1篇信号调节
  • 1篇信号调节激酶
  • 1篇信号通路

机构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解放军第三二...
  • 1篇重庆通信学院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7篇张凡喜
  • 4篇周玉峰
  • 4篇张健民
  • 4篇黄晓龙
  • 3篇黄晓龙
  • 3篇陈鹏
  • 3篇周玉峰
  • 2篇张健民
  • 1篇黄梅
  • 1篇张健明

传媒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实验诊断...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业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通路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MEK/ERK)1/2信号通路在大鼠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早期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取成年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SAH造模后1、6、12、24、48、72 h组,SAH+MEK抑制剂U0126干预24、48、72 h组,共10组,每组6只。除对照组外,另9组大鼠于枕大池注血制备SAH模型,于眶下静脉丛取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测定评定血-脑屏障损伤,Western-blot法测定基底动脉组织中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的水平并加以比较。结果 SAH组大鼠造模后6、12、24、48、72 h,血清IL-6、IL-1β水平与对照组同一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24、48、72 h,SAH组大鼠血清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造模后12、24、48、72 h,SAH组大鼠基底动脉组织p-ERK1/2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73±0.09、0.85±0.12、0.94±0.09、0.96±0.0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AH组造模后48、72 h,MMP-9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27±0.15比0.68±0.08、2.41±0.11比0.71±0.14)。造模后72 h,SAH组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15.3±2.2)μg/g比(2.7±0.4)μg/g]。给予MEK抑制剂U0126干预后,造模后24、48、72 h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造模后48、72 h p-ERK1/2、MMP-9蛋白表达水平(p-ERK1/2:0.76±0.07、0.81±0.06;MMP-9:0.92±0.14、1.79±0.16),以及造模后72 h脑组织伊文思蓝含量[(8.9±1.7)μg/g]均明显低于SA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EK/ERK1/2信号通路与大鼠实验性SAH后炎性反应及血-脑屏障损伤密切相关,提示干预MEK/ERK1/2信号通路可能为预防SAH后早期脑损伤的潜在靶点。
张凡喜张健民陈鹏周玉峰黄晓龙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损伤ERK1/2信号通路
NO、ET-1在低压缺氧时脑血流量调节中的作用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急性低压缺氧时NO和ET-1对脑血流量变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平原组和急性低压缺氧组,用电磁血流量计测定脑血流量,用Gess法和放免法分别测量血浆和脑NO2-、ET-1含量,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测量NOS活性。结果急性低压缺氧时脑血流量、脑含水量、血浆和脑组织NO2-、ET-1含量、NOS活性明显增高(P<0.05),脑ET-1/NO2-比值明显下降(P<0.05)。结论急性低压缺氧时,脑血流量增加,ET-1、NO均参与了脑血流量变化的调节,NO血管舒张作用大于ET-1收缩作用。
周玉峰黄梅黄晓龙张健民张凡喜
关键词:脑血流量内皮素-1
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根据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脱水、降颅压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可明显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张凡喜黄晓龙周玉峰张健明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参麦注射液疗效
Dickkopf-1在脑出血大鼠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Dickkopf-1(DKK-1)在脑出血大鼠神经元凋亡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分成对照组(n=13)、假手术组(n=13)及脑出血组(n=14)。通过颅内注射自体外周血制作脑出血模型。采用平衡木行走实验和肌力测验进行脑出血模型评估,并利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脑组织中Bcl-2、Bax、p-Akt、Akt及DKK-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分离培养原代大鼠皮质神经元,分为对照组、空载体组、DKK-1过表达组、BTBD10(Akt磷酸化激活剂)过表达组,检测细胞中DKK-1表达水平和Akt磷酸化水平,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结果脑出血组大鼠平衡木行走得分高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而肌力测验评分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5)。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大鼠脑出血部位脑组织Bcl-2表达降低(P<0.05),而Bax表达则升高(P<0.05),p-Akt表达水平下降(P<0.05),DKK-1表达水平上升(P<0.05)。DKK-1过表达组神经元凋亡率及p-Akt表达水平均高于空载体组和对照组(均P<0.05)。Akt磷酸化激活剂BTBD10过表达组p-Akt水平、Bcl-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而Bax蛋白表达则低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BTBD10过表达组神经元存活率高于对照组和空载体组(均P<0.05),且BTBD10和DKK-1共转染组大鼠神经元存活率高于DKK-1转染组(P<0.05)。结论 DKK-1可能通过抑制Akt的磷酸化促进出血性脑卒中大鼠神经元的凋亡。
张凡喜张健民黄晓龙周玉峰陈鹏
关键词:脑出血DKK-1AKT
急性低压缺氧时TXA_2、PGI_2的变化及其与脑血流量变化的关系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急性低压缺氧时血栓素A2(TXA2)和前列环素(PGI2)的变化及其与脑血流量变化的关系。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对照组(n=10)和急性低压缺氧组(n=10),用电磁血流量计测定脑血流量,用放免法分别测量TXA2、PGI2的含量。由于TXA2和PGI2的不稳定性,目前推以直接测定,故国内外均以测定其代谢产物TXB2、6-keto-PGF1α作为判断其浓度的指标。结果急性低压缺氧时脑血流量、脑含水量、血浆、脑组织TXB2含量、脑组织TXB2/6-keto-PGF1α比值明显增高(P<0.05),6-keto-PGF1α无明显变化。结论急性低压缺氧时,TXA2、脑血流量均增加,TXA2参与了急性低压缺氧时脑血流量的调节,可能以抑制脑血管过度扩张作用为主。
周玉峰张凡喜黄晓龙张健民
关键词:血栓素A2前列环素
siRNA沉默GPNMB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小干扰RNA(siRNA)干扰非转移性黑色素瘤糖蛋白B(GPNMB)表达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GPNMB siRNA片段通过脂质体转染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和SHG44,Western blot检测GPNMB蛋白表达水平;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GPNMB-siRNA对细胞凋亡的影响;MTT法检GPNMB-siRNA对细胞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GPNMB-siRNA对细胞侵袭性的影响。结果 GPNMBsiRNA能有效抑制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和SHG44中GPNMB的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GPNMB的缺失对细胞凋亡影响不大,可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侵袭(P<0.05)。结论 GPNMB基因敲除对人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系U251和SHG44的凋亡无显著影响,但可显著抑制其增殖力和侵袭力,表明GPNMB在人胶质母细胞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提示GPNMB可以作为治疗人胶质母细胞瘤的潜在靶点。
张健民张凡喜黄晓龙周玉峰
关键词:胶质瘤小干扰RNA
血管紧张素1-7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分析血管紧张素Ang-(1-7)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作用及机制。方法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SAH大鼠,伊文思蓝(Evans blue)检测Ang-(1-7)处理后SAH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及脑组织含水量;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与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脑组织黏连蛋白ICAM-1、VCAM-1的表达。人工血性脑脊液(BCSF)刺激血管内皮细胞(HBMEC),检测细胞通透性及细胞增殖与凋亡情况。结果 Ang-(1-7)可降低SAH大鼠脑组织中Evans blue渗透量及脑组织含水量,具有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以10^(-5) mol/L Ang-(1-7)处理24h时变化最为显著,SAH大鼠脑组织中ICAM-1、VCAM-1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同时Ang-(1-7)作用的BCSF刺激的血管内皮细胞中Evans blue的渗透量明显减少,ICAM-1、VCAM-1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力显著增加,细胞凋亡减少。结论 Ang-(1-7)具有保护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血脑屏障通透性作用。
张健民陈鹏张凡喜黄晓龙周玉峰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脑屏障通透性血管内皮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