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叶青
-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姜黄清脂片质量控制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确定姜黄清脂片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Agilent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以四氢呋喃-5%醋酸溶液(42∶5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428 nm,测定姜黄清脂片中的姜黄素含量。结果:姜黄素浓度在2.10~21.00μg/m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回归方程为y=3.0762x+0.9193。加样回收率为99.15%,RSD=1.38%(n=6)。结论∶该方法可用于姜黄清脂片的质量控制,且该方法重现性好,数据准确、可靠。
- 张叶青刘坤谢波
- 关键词:姜黄素高效液相色谱法
- 培元抗感口服液急性毒性及抗炎实验研究
- 2014年
- 目的观察培元抗感口服液对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半数致死量(LD50)及抗炎作用,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培元抗感口服液(培元抗感口服液原液,0.41 g/mL)20.5 g/kg,给药容积0.5 mL 10 g体质量,每日给药2次,间隔2 h。连续14 d,观察用药后小鼠的反应及死亡率。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以阿司匹林为阳性对照药,观察培元抗感口服液对急性炎症的影响。结果培元抗感口服液的小鼠最大耐受浓度(MTD)﹥20.5 g/kg(相当推荐临床用量的100倍)。培元抗感口服液8.2 g/kg组小鼠耳廓肿胀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培元抗感口服液的MTD﹥20.5 g/kg;对二甲苯所致的急性炎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凌利英曹淑娟王志平王晓辉张叶青张晓峰
- 关键词:急性毒性试验耳疾病肉芽肿中药疗法
- 枳香和胃胶囊制备工艺的研究
- 2013年
- 目的介绍枳香和胃胶囊的制备,并建立其有效成分含量测定的方法。方法根据枳香和胃胶囊处方中不同药材的提取特点,选用水煎的方式进行提取,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色谱柱:ODS柱(6.0mm×150mm);柱温:常温;流动相为乙腈-0.025ml/L磷酸溶液(1∶4);流速:1ml/min。结果水煎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加14倍量水,煎煮2次,3h。芍药苷进样量在0.087~1.131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为:y=909172x+47290,R2=0.9837。结论该工艺科学、合理、可行。
- 张叶青宋志勇郝立娟王蕊方明余
- 关键词:薄层扫描芍药苷
- 薄层色谱检测枳香和胃胶囊质量标准研究
- 2013年
- 目的建立枳香和胃胶囊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适当的提取方法,提取后用薄层色谱鉴别法鉴别枳香和胃胶囊中的黄连、白芍、陈皮3种成分。结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的位置,显相同颜色的斑点。结论薄层色谱方法简单、重现性好、专属性强,可对枳香和胃胶囊进行质量控制。
- 张叶青杜玉波娄建玲杜玉苗宋志勇
- 关键词:薄层色谱
- 姜黄清脂片中姜黄提取工艺的研究
- 2013年
- 根据姜黄清脂片中姜黄的提取特点,选用85%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浸渍24 h后进行提取。以提取物中姜黄素的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可能影响姜黄渗漉效果的4个主要因素浸泡时间、乙醇浓度、乙醇用量及渗漉速度进行了正交设计优化,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为用85%乙醇作溶剂,浸渍24 h后,用药材8倍量的85%乙醇进行渗漉,渗漉速度为每小时漉出量是药材重量的1倍。
- 张叶青李圆圆甄淑辉
- 关键词:渗漉姜黄素
- 枳香和胃胶囊制备工艺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根据枳香和胃胶囊处方中不同药材的提取特点,选用水煎的方式进行提取,并采用正交设计方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确定了最佳提取条件。水煎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加14倍量水,煎煮2次,3 h。
- 张叶青宋志勇郝立娟王蕊方明余
- 关键词:薄层扫描芍药苷
- 培元抗感口服液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
- 2014年
- 培元抗感口服液是迁安市中医院研制的中药制剂,由金银花、柴胡、黄芪、苍术、薏苡仁、藿香、防风、甘草等药物组成,具有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及流行性感冒的预防与治疗。我院与承德医学院中药研究所合作,对其提取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利用L9(34)正交实验优化提取方法,以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加入量为考察因素,以黄芩苷转移率为工艺指标,确定最佳提取工艺。
- 凌利英曹淑娟王志平王晓辉张叶青李守拙
- 关键词:口服液黄芩苷正交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