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瑶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一种超声辅助农杆菌介导的植物in planta遗传转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农杆菌介导的植物in planta遗传转化方法,步骤是:A、农杆菌培养及转化前处理;B、超声辅助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选择植株,去除开放的花朵,将植株的花序用转化培养基溶解的农杆菌菌液进行不同时间...
- 伍晓明吕晓丹张天瑶李俊李浩闫贵欣高桂珍陈碧云许鲲
- 文献传递
- 国家作物种质库油菜种子发芽和出苗监测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了解国家作物种质库中不同贮藏时间的油菜种子发芽和出苗状况,明确影响油菜种子发芽力变化的关键因素,评估野生近缘种质的保存效果,为国家作物种质库贮存油菜种子及其它作物种子生活力监测及更新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达到长期安全保存种质资源的目的。【方法】监测在国家作物种质库贮藏8—22年的347份具有代表性的油菜种子的发芽与出苗情况,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相关分析、t测验及方差分析,对不同起始发芽率、不同贮藏时间以及不同种质类型种子的保存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83.6%的种子在国家作物种质库贮存8—22年后其发芽率仍保持在油菜种质栽培种入库最低标准85%以上;有29份种质(占被监测份数的8.3%)的发芽率出现了明显下降,从80%以上下降至70%以下;有142份(占被监测份数的40.9%)材料发芽率显著下降(在2.5%水平下)。总体上讲,随着起始发芽率的下降或者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显著下降(在2.5%水平下)的份数所占监测份数的比例不断增加。油菜种子在长期库中保存15年后,发芽率出现显著下降。油菜野生近缘种发芽率显著下降种质的比例明显高于栽培种。【结论】入库起始发芽率95%为长期库种子安全贮藏的分界限,起始发芽率在95%以上的种子入国家作物种质库保存会更安全;对于在国家作物种质库中贮藏的野生近缘种或者贮藏时间在15年以上的种子,应进行生活力的密集监测并及时安排繁殖更新。
- 陈碧云曾长立卢新雄付忠陈晓玲王鸿凤张天瑶伍晓明
- 关键词:油菜种子贮藏发芽出苗
- 一种超声辅助农杆菌介导的植物in planta遗传转化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声辅助农杆菌介导的植物inplanta遗传转化方法,步骤是:A、农杆菌培养及转化前处理;B、超声辅助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选择植株,去除开放的花朵,将植株的花序用转化培养基溶解的农杆菌菌液进行不同时间倒...
- 伍晓明吕晓丹张天瑶李浩闫贵欣高桂珍陈碧云许鲲
- EMS诱变后甘蓝型油菜植株性状、种子粒重与含油量变异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为创建突变体库,丰富甘蓝型油菜的遗传资源,利用两种浓度的甲基磺酸乙酯(EM_S)溶液处理甘蓝型油菜双低品种浙油18的种子。经田间观察,M_2植株在苗期、花期有叶色、叶形、茎色、花瓣颜色、花瓣形状、花瓣数目、雄性不育和开花期明显变异株。测定M_3种子千粒重与含油量,获得28份大粒(最大千粒重为7.32g)、9份高油(最高含油量为52.80%)材料。0.3%EMS处理后,M_2植株中叶片、花器官、株型与茎秆性状的突变频率分别为1.282%、8.546%和0.977%;M_3种子千粒重和含油量均值均小于对照,但不显著。0.6%EMS处理后,M_2植株相应性状的突变频率更高,M_3种子千粒重和含油量均值都极显著小于对照(P<0.01)。
- 陈碧云吕培军张天瑶许鲲伍晓明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千粒重含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