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0篇化学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1篇阻燃
  • 7篇对苯二甲酸
  • 7篇塑料
  • 7篇无卤阻燃
  • 7篇聚对苯
  • 7篇聚对苯二甲酸
  • 7篇工程塑料
  • 6篇二醇
  • 5篇丁二醇
  • 4篇丁二醇酯
  • 4篇阻燃体系
  • 4篇聚丙烯
  • 4篇聚对苯二甲酸...
  • 4篇丙烯
  • 3篇热塑性
  • 3篇复合材料
  • 3篇改性
  • 3篇成核
  • 3篇成核剂
  • 3篇复合材

机构

  • 9篇北京华腾工程...
  • 8篇北京市化学工...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宁波华腾首研...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作者

  • 23篇张宜鹏
  • 7篇贾义军
  • 7篇毕立
  • 7篇张艳明
  • 7篇陈宇
  • 6篇曹亮
  • 6篇赵春梅
  • 5篇赵欣
  • 4篇王朝晖
  • 3篇曹金波
  • 3篇廖险峰
  • 3篇廖明义
  • 2篇钱志国
  • 2篇姚尚清
  • 2篇温变英
  • 2篇崔正
  • 2篇李小雅
  • 2篇边策
  • 2篇曹金波
  • 2篇余小峰

传媒

  • 3篇塑料工业
  • 3篇中国塑料
  • 2篇塑料
  • 1篇化工新型材料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合成橡胶工业
  • 1篇石油化工
  • 1篇全国改性塑料...
  • 1篇中国塑料加工...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7
  • 2篇2014
  • 3篇2010
  • 5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5
  • 2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BS/P(St-MMA)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与力学性能被引量:6
2004年
采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法合成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犤P(St-MMA)犦。采用分步法制备了SBS/P(St-MMA)热塑性互穿聚合物网络(TIPN)。研究了P(St-MMA)质量分数、MMA/St(摩尔比,下同)和不同聚合方式对TIPN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成了具有较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的P(St-MMA);P(St-MMA)质量分数在30%左右时,采用ATRP法制备的SBS/P(St-MMA)TIPN拉伸强度和扯断伸长率达到最大;随MMA/St增加,TIPN拉伸强度增大,扯断伸长率不变。常规自由基聚合法制备的TIPN与ATRP法相比,前者相对分子质量高,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宽,拉伸强度高,扯断伸长率随P(St-MMA)质量分数增加而下降。
廖明义张宜鹏李可可李杨梁爱民
关键词: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力学性能
不同阻燃体系PBT工程塑料的热稳定性研究被引量:9
2019年
对四种不同种类阻燃体系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工程塑料进行热失重分析和高温热老化实验,通过失重率、老化之后色变和拉伸强度保持率来比较不同种类阻燃剂对PBT的耐热性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阻燃剂对PBT工程塑料的耐热性能影响差别较大,十溴二苯乙烷阻燃PBT的加工耐热性和老化耐热性优于溴化聚苯乙烯阻燃PBT,溴化聚苯乙烯阻燃PBT优于溴化聚碳酸酯阻燃PBT,溴化聚碳酸酯阻燃优于溴化环氧树脂阻燃PBT。
张宜鹏曹金波严欢焕翁书元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热失重热老化
PET/Talc复合材料结晶性能、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研究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等方法研究滑石粉作为成核剂对PET结晶性能、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滑石粉的添加量为0.5%时,可有效地改善PET的结晶性能,且结晶完善程度随降温速率的增大而降低;运用Ozawa法...
崔正张宜鹏张胜陈宇
关键词:滑石粉热性能复合材料成核剂
文献传递
填料形状对聚酰胺6基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首先分别以膨胀石墨(EG)、氮化硼(BN)、氧化铝(Al_2O_3)、氧化锌晶须(T-ZnO_W)为填料,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聚酰胺6(PA6)基导热复合材料,研究了填料形状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以EG为主填料,分别与BN、Al_2O_3、T-ZnO_W复配填充改性PA6,考察了复配填料形状、含量对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片状EG较其他填料对PA6树脂的热导率具有更好的提升效果;复配填料中小粒径填料Al_2O_3有助于打开并进入EG的片层结构,形成更加完善的导热网络,发生协同效应;当复配填料总含量固定为20%(体积分数,下同),BN或Al_2O_3或T-ZnO_W含量分别为7.5%、5%、2.5%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分别达到最大值:3.05、3.10、2.84 W/(m·K)。
郝鲁阳温变英张宜鹏
关键词:聚酰胺6膨胀石墨填料复配热导率
一种可进行激光打标的黑色无卤阻燃聚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进行激光打标的黑色无卤阻燃聚酯的制备方法,属于聚合物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所述聚酯由以下按重量百分数计算的组分组成: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40~87%,着色剂0.1~2%,金属氧化物0.2~1%,矿物0~2%...
钱志国李小雅廖险峰张宜鹏王海强曹金波张艳明杨传忠
文献传递
不同增韧剂对PBT非增强及增强体系性能的影响被引量:9
2020年
设置空白对照组试验,分析讨论了6种增韧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辛烯共聚物GMA-g-POE、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丙烯酸甲酯共聚物GMA-g-EM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GMA-g-EBA、乙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EBA、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和热塑性聚酯弹性体TPEE)对PBT材料增韧改性效果,分为玻纤非增强体系(PBT-G0)和30%玻纤增强体系(PBT-G30)。结果表明,PBT-G0体系中,增韧剂对其缺口冲击性能提升效果明显,其中GMA-g-EMA、EBA和GMA-g-EBA最好,GMA-g-POE介于中间,EEA、TPEE最差。流动性方面,TPEE、EEA、EBA提高了材料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以EBA最高;增韧剂的加入都降低了材料的热变形温度,下降程度在5℃内。PBT-G30体系中,增韧剂对材料力学性能、流动性的影响趋势同PBT-G0体系吻合性很好,增韧剂的加入提高了材料的热变形温度,提升程度在5℃内。综合判断,EBA改性PBT非增强及增强体系的综合性能最佳。
李登辉贾义军贾义军王海强张宜鹏
关键词: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增韧剂玻璃纤维缺口冲击强度流动性
PP结晶过程中α和γ晶型生成的影响因素被引量:10
2005年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与广角X射线衍射研究了聚丙烯(PP)的结晶形态,考察了结晶温度、外加成核剂、PP熔体流动速率和无规共聚PP中乙烯单体含量等对PP结晶形态的影响。运用PP结晶过程γ晶型与α晶型的共结晶相图,从本质上解释了结晶温度、乙烯单体含量及成核剂对PP结晶形态的影响。结果发现,PP结晶过程可以产生γ晶型,随着结晶温度的升高、成核剂含量和PP中乙烯单体含量的增加、PP熔体流动速率的增大,γ晶型含量增加。质量分数为0.1%的成核剂使PP中γ晶型的质量分数增加了15.6%;成核剂含量进一步增加,γ晶型含量增加变缓;当成核剂质量分散为0.4%时,γ晶型质量分数仅增加了近16.3%。
廖明义张宜鹏
关键词:成核剂熔体流动速率PP乙烯单体相图加成
防爆电容器盖板用阻燃增强PBT复合材料的研制
2020年
采用自制的阻燃协效剂制备了本色及黑色阻燃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材料。该材料具有较高的阻燃等级,较高的力学性能,其相对漏电起痕指数(CTI)达到300 V,灼热丝起燃温度(GWIT)达到800℃,同时该材料具有优异的耐热性能,可广泛应用于断路器外壳及电容器领域。
边策边策刘峰曹金波贾义军张宜鹏
关键词:相对漏电起痕指数电容器
聚丙烯抗氧剂体系抗热氧化性能的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采用聚丙烯加工前后熔体流动指数的变化评价抗氧剂性能的实验方法,考察多种抗氧剂体系的抗热氧化性能及三元复合体系中碳自由基捕获剂的含量变化对抗热氧化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几种抗氧剂体系的抗热氧化性能均优于传统抗氧剂B215体系,其中,三元复合体系的抗热氧化效果最好;三元复合体系中碳自由基捕获剂的最佳质量分数为15%~50%.
李志强许普李秀洁张治张宜鹏刘慧杰
关键词:聚丙烯抗氧剂三元复合体系
可激光标记阻燃PBT的制备及打标工艺研究
主要研究了不同色母粒、阻燃剂、玻纤及激光标记助剂对PBT激光标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标记助剂对PBT的激光标记效果改善最佳,色母粒及阻燃剂也能一定程度上改善PBT的激光标记效果,玻纤的加入使PBT的激光标记效果略有...
边策钱志国李小雅毕立竺朝山曹亮曹金波张宜鹏贾义军
关键词:性能表征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