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手术
  • 8篇脊柱
  • 7篇颈椎
  • 6篇腰椎
  • 6篇手术中
  • 5篇术后
  • 5篇椎体
  • 4篇前路
  • 4篇切除
  • 4篇切除术
  • 4篇下颈椎
  • 4篇后路
  • 4篇脊髓
  • 4篇骨水泥
  • 3篇胸腰椎
  • 3篇胸腰椎转移瘤
  • 3篇胸椎
  • 3篇血肿
  • 3篇腰椎转移
  • 3篇硬膜

机构

  • 2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泰兴市人民医...
  • 1篇解放军第89...

作者

  • 21篇石志才
  • 21篇张晔
  • 12篇李明
  • 12篇章筛林
  • 12篇毛宁方
  • 10篇白玉树
  • 8篇栗景峰
  • 5篇朱晓东
  • 5篇吴云刚
  • 4篇侯铁胜
  • 3篇傅强
  • 3篇宋元进
  • 3篇严宁
  • 3篇连小峰
  • 3篇管俊杰
  • 3篇喻林
  • 1篇王家林
  • 1篇王以进
  • 1篇叶峥
  • 1篇朱剑

传媒

  • 7篇脊柱外科杂志
  • 4篇第八届全国颈...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第十一届全军...
  • 2篇第八届全国脊...
  • 1篇中华骨科杂志

年份

  • 3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12篇2007
  • 1篇2005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陈旧性青少年下颈椎单侧小关节突脱位诊断和治疗(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报告小儿颈椎小关节突单侧脱位的临床表现,比较小儿与成人小关节脱位的不同之处。 方法:报告1例9岁男童因车祸之C2-3左侧小关节突骨折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手术治疗经过和影像学检查。对相关损伤进行...
白玉树石志才章筛林张晔李明
关键词:青少年患者三维CT重建手术复位
文献传递
脊柱手术中脊髓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防策略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术中导致脊髓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策略。方法报告自2000年2月至2006年3月,作者共手术治疗脊柱患者1357例次。分组按照术前危险因素:临床因素、影像学因素、病理因素和手术因素四大部分。干预措施包括:...
石志才白玉树张晔毛宁方章筛林栗景峰傅强连小峰
关键词:脊柱手术脊髓损伤
文献传递
全脊椎切除术后三种不同重建方法的稳定性比较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评价全脊椎切除术后应用三种不同重建方式对脊柱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用6具新鲜尸体T9~L3脊柱标本,建立T12全脊椎切除模型.进行三种不同的前后方重建:(1)前方人工椎体+后方椎弓根螺钉固定;(2)前方人工椎体、钢板+后方椎弓根螺钉固定;(3)前方骨水泥-螺钉复合体+后方椎弓根螺钉固定。采用非损伤性加载对完整标本和三种重建方式下的每个脊柱标本的稳定性进行测试。结果:三种方法重建术后在4N载荷下T11~Ll各运动方向的平均运动范围均较完整标本小(P〈0.001),三种重建方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全脊椎切除术后三种重建方式均可以重建脊柱的稳定性。
毛宁方石志才朱晓东张晔章筛林
关键词:脊柱全脊椎切除术稳定性
陈旧性青少年下颈椎单侧小关节突脱位诊断和治疗(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目的报告小儿颈椎小关节突单侧脱位的临床表现,比较小儿与成人小关节脱位的不同之处。方法报告1例9岁男童因车祸之 C2-3左侧小关节突骨折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临床表现、手术治疗经过和影像学检查。对相关损伤进行文献回顾。结果...
白玉树石志才章筛林张晔李明
关键词:斜颈三维CT重建手术复位
文献传递
同时应用融合和非融合技术治疗创伤性腰椎间盘损伤(附4例临床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目的:观察同时应用融合及非融合技术治疗腰椎间盘损伤的远期疗效,对照该术式与非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 方法:对4例由于急性外伤引起的L4/5及L5S1椎间盘损伤患者进行影像学评价。根据生物力学稳定性对病变节段分别采...
白玉树石志才毛宁方栗景峰张晔章筛林李明
关键词:腰椎间盘损伤前路融合术非手术治疗
文献传递
骨水泥强化椎体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后的稳定性被引量:13
2010年
背景:胸腰椎退变性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时,临床治疗棘手。采用椎体骨水泥灌注可增强椎弓根螺钉及脊柱稳定性。目的:观察椎体骨水泥灌注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后稳定性在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腰椎疾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骨水泥灌注技术参数及固定节段选择对结果的影响。方法:39例骨质疏松症合并腰椎疾病患者采用骨水泥灌注强化椎体加椎弓根螺钉固定、椎板减压神经根松解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术前及术后6,12,24,36个月随访进行JOA评分,计算手术改善率;行X射线片及MRI检查,并观察有无并发症发生。结果与结论:置入螺钉过程中未发生因骨水泥渗漏、放热效应及毒性反应引起并发症;手术时间90~180min,置入失血量600~1000mL,单椎体操作时间8~12min;单椎体骨水泥用量3.5~5.0mL。置入前JOA评分平均11分,置入后1年随访平均为23分,改善率66.7%;末次随访平均25分,改善率77.8%。1例置入后2年发生固定节段上方椎体压缩性骨折。随访期间未出现螺钉松动、断裂和脱出;无断棒现象发生。结果提示,椎体骨水泥灌注提高椎弓根螺钉置入后的稳定性,是治疗骨质疏松症合并腰椎疾病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吴云刚石志才张晔毛宁方喻林管俊杰
关键词:骨水泥椎体成形椎弓根螺钉
颈椎前路术后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和预防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后硬膜外血肿(spine epidural hematoma,SEH)形成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 自2000年2月至2006年9月间行颈椎前路手术的患者共1752例,术后发生SEH4例,男2例,女2例;年龄42-56岁,平均48.5岁,术前诊断均为脊髓型颈椎病,术前颈脊髓功能采用JOA评分,为6-13分,平均8.75分。分析4例患者SEH出现的时间、主要的临床表现、症状持续时间及手术处理对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 本组SEH形成的发生率为0.23%,平均症状持续时间为5h(2—9h),4例患者均行手术处理,术中证实为SEH形成。4例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地恢复,其中3例末次随访时完全恢复,1例双上肢运动功能部分恢复,遗留双下肢功能障碍及膀胱功能障碍。平均随访20个月(18-22个月),无SEH复发。结论 颈椎前路术后24h是SEH发生的高峰,应严密监测;颈前路术后出现进行性加重的神经功能障碍是SEH的最主要临床表现;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当选择MR检查时应充分考虑到该项检查可能对手术时间推迟的影响。SEH的治疗应以预防为主,手术干预是主要的措施,处理及时、症状持续时间短的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好。
栗景峰侯铁胜李明石志才严宁宋元进张晔
关键词:颈椎
骨水泥椎体强化椎弓根钉置入对骨质疏松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0
2009年
背景:伴有骨质疏松患者的脊柱内固定松动、脱落是脊柱外科一个复杂而棘手的问题。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可增加伴有骨质疏松患者的椎弓根螺钉防止椎弓根钉的松动及脱落。目的:评价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强化后椎弓根钉固定对不稳定骨质疏松脊柱的生物力学稳定性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生物力学实验,于2008—03在上海大学生物力学实验室完成生物力学实验。材料:12具新鲜老年女性尸体T10~L3椎体标本,制成T12、L1间的不稳定模型,采用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方法:将标本按照不同的处理方式分为4组。①对照组:为完整标本,只进行生物力学性能的测试。②一次固定组:对照组测试后随机选取6具不稳定模型,行T11~L2椎弓根钉固定。③二次固定组:一次固定组标本完成稳定性测试后,取出所有椎弓根螺钉,分别用注射器向T11~L2椎弓根钉道注入配制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骨水泥2.0mL后再次拧入螺钉固定。④强化固定组:将余下的6具标本于T11~L2双侧椎弓根分别以直径3.5mm的钻头导孔,沿孔道插入直径3.5mm的穿刺导管,插入深度为40mm,用加压注射器经导管缓慢向椎体内加压注射配制好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3.5mL后拧入螺钉固定。主要观察指标:进行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左/右旋转7项非损伤性加载,比较上述4组不同状态下脊柱的相对运动范围变化。结果:与一次固定组比较,二次固定组及强化固定组脊柱的相对运动范围增加(P〈0.05),强化固定组与二次固定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成形强化椎弓根钉固定及钉道强化固定均可明显增强不稳定骨质疏松脊柱的稳定性。
章筛林石志才张晔叶峥朱剑王以进
关键词:椎体成形椎弓根钉骨质疏松
单节段胸腰椎转移瘤后路手术中应用骨水泥重建椎体
目的 探讨骨水泥在单节段胸腰椎转移瘤后路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3月-2008年12月,后方入路手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转移性肿瘤16例,原发灶为肺癌4例,乳腺癌3例,肝癌3例,前列腺癌3例,肾癌1例,来源不明2例...
毛宁方石志才朱晓东张晔吴云刚李明
关键词:胸椎腰椎转移性肿瘤后路
脊柱手术中脊髓损伤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预防策略
目的:探讨脊柱外科术中导致脊髓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策略。 方法:报告自2000年2月至2006年3月,作者共手术治疗脊柱患者1357例次。分组按照术前危险因素:临床因素、影像学因素、病理因素和手术因素四大部分...
石志才白玉树张晔毛宁方章筛林栗景峰傅强连小峰
关键词:脊柱手术脊髓损伤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