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海波

作品数:18 被引量:104H指数:6
供职机构:雅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心肌
  • 6篇预后
  • 5篇动脉
  • 5篇型心
  • 4篇心肌病
  • 4篇心肌梗死
  • 4篇扩张型
  • 4篇扩张型心肌
  • 4篇扩张型心肌病
  • 4篇肌病
  • 4篇梗死
  • 4篇冠状
  • 4篇冠状动脉
  • 4篇
  • 4篇病患
  • 4篇磁共振
  • 3篇心房
  • 3篇心房颤动
  • 3篇心脏
  • 3篇心脏磁共振

机构

  • 18篇雅安市人民医...

作者

  • 18篇张海波
  • 15篇任平
  • 10篇吴鹏
  • 10篇邹礼华
  • 9篇龙毅
  • 9篇黄正林
  • 9篇李琛
  • 3篇雷敏
  • 2篇高月
  • 2篇高月
  • 1篇张恒
  • 1篇雷敏

传媒

  • 3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中国心血管杂...
  • 1篇心脑血管病防...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西南军医
  • 1篇中国循证心血...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1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川西基层综合医院1074例心内科会诊分析
2016年
目的探讨基层综合医院心内科会诊临床特点。方法统计分析2014年5月—2015年4月1年时间内我院请心内科会诊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共1 074例会诊病例纳入统计,包括普通会诊886例(82.49%),急诊会诊188例(17.51%);手术科室会诊676例(62.94%),非手术科室398例(37.06%)。在主会诊理由中,血压高(432例,40.22%)、心电图异常(302例,28.12%)、出现心内科相关症状(186例,17.32%)分列前三位;普外科(124例,11.55%)、眼科(123例,11.45%)及妇产科(102例,9.50%)分列科室会诊数前三位;手术科室会诊主要是术前评估(404例,59.76%),血压高、心电图异常、既往诊断冠心病是前三位主要会诊理由。结论综合医院各科室请心内科会诊常见,在为患者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医疗服务及降低医疗风险的同时,也反映了部分非心血管专科医师对心血管病基础知识的欠缺。
黄正林高月张海波任平龙毅
关键词:心内科会诊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研究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为临床ACS鉴别诊断提供新的思路。方法纳入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科收治的疑似ACS患者132例,所有患者均行冠脉造影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将这些患者分为ACS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结果 ACS患者85例(64.4%),对照组患者47例(35.6%)。与对照组相比,ACS组患者年龄大、糖尿病患者多、总胆固醇(TC)和AIP升高(P<0.05),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空腹血糖和血肌酐均显著升高(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降低(P<0.01);而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高血压病史、收缩压、舒张压、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无显著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IP与ACS相关性最大(OR=3.421,P<0.01)。在ACS亚组中,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患者、BMI、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血肌酐、TC、TG、HDL-C、LDL-C和AIP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中无显著差异(P>0.05),而吸烟史、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数在三组中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IP与ACS密切相关,它可能成为临床胸痛鉴别诊断的指标之一。
张海波吴鹏任平龙毅李琛黄正林雷敏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胸痛
雅安市住院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点变化
2018年
目的了解雅安市住院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特点变化。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雅安市人民医院2002年至2005年与2012年至2015年两组时间队列住院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经检索,2002年至2005年队列有466例及2012年至2015年队列有792例心房颤动患者纳入统计;(2)心房颤动患者的主要病因或相关因素比例高低:2002年至2005年队列为老年>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吸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肥胖,2012年至2015年为老年>高血压>吸烟>冠心病>非缺血性心肌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两组队列间比较,病因或相关因素为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病及先天性心脏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与2002年至2005年队列相比,2012年至2015年的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率下降,华法林使用率上升,且CHA2DS2-VASc评分2~3分的华法林使用率最高,但出血风险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02年至2005年队列与2012年至2015年队列分析结果显示,雅安市心房颤动患者最常见的病因或相关因素依然是老年、高血压、吸烟和冠心病,治疗以控制心室率及抗栓为主,华法林的使用率在提高,但仍显不足。
黄正林高月张海波任平龙毅
关键词:心房颤动住院患者抗栓治疗
不同调脂药联合替罗非班对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MACE发生的影响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研究不同调脂药联合替罗非班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冠心病患者15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普伐他汀组、非诺贝特组和普罗布考组各50例,三组患者均在行PCI治疗的前提下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普伐他汀组使用普伐他汀进行治疗,非诺贝特组使用非诺贝特进行治疗,普罗布考组使用普罗布考进行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LVPwT)、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肿瘤坏死因子(TNF)-α、肌酸激酶(CK-MB)、肌钙蛋白(cTn)I、乳酸脱氢酶(LDH)水平进行检测,并统计治疗效果及治疗过程中MACE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非诺贝特组和普罗布考组心绞痛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TC、TG、LDL-C、TNF-α、CK-MB、cTnI、LDH水平均低于普伐他汀组,且HDL-C水平高于普伐他汀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普罗布考组心绞痛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TC、TG、LDL-C、TNF-α、CK-MB、cTnI、LDH水平均低于非诺贝特组,且HDL-C水平高于非诺贝特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普伐他汀、非诺贝特、普罗布考均联合替罗非班对行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机体炎症,但普罗布考效果更为理想。
李琛谢江柳张海波李睿邹礼华
关键词:替罗非班普伐他汀非诺贝特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分析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心理问题及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雅安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88例,根据梗死类型分为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102例和STEMI组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STEMI患者分为对照组42例和干预组44例。所有患者行经桡动脉或股动脉经皮冠状动介入治疗(PCI)及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NSTEMI组和STEMI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比较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STEMI组患者躯体化评分、强迫评分、人际关系评分、抑郁评分、焦虑评分、敌对评分、恐惧评分、偏执评分、精神病性评分高于NSTEMI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SDS评分、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身体功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精神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身体疼痛评分、情感职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身体功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活力评分、精神健康评分、社会功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身体疼痛评分、情感职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NSTEMI患者相比,STEMI患者心理问题较为突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STEMI患者抑郁和焦虑情绪,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
吴鹏张海波任平李琛龙毅黄正林邹礼华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理干预护理
曲美他嗪在预防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维持治疗在预防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再狭窄(ISR)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入住我院且需要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支架置入后,一部分患者给予1个月的曲美他嗪维持治疗,另一部分患者不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支架置入后12个月,冠状动脉造影检测血管的再狭窄情况。结果:此次研究共有507例患者参与,治疗组249例,对照组258例。在治疗后12个月的观察期中,对照组有29例患者出现了心脑主要不良事件,而治疗组有15例患者出现心脑主要不良事件。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显示共有37例患者出现了ISR,约占患者总数的7.3%,其中对照组为26例(10.1%),治疗组为11例(4.4%)。研究发现年龄、吸烟、糖尿病、支架的长度和支架的直径均与ISR的发生紧密相关(P<0.05)。曲美他嗪治疗具有更低的ISR风险,是独立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曲美他嗪维持治疗能有效的预防冠状动脉ISR的发生,我们的研究为临床用药提供了理论指导。
张海波任平李琛邹礼华
关键词:曲美他嗪支架置入再狭窄冠状动脉
高原中青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近期预后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研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的高原中青年(年龄≤50岁)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近期预后情况。方法收集雅安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至2016年1月接受PCI治疗的全部中青年STEMI患者资料,根据海拔高度将患者分为平原组(120例)和高原组(92例)。比较分析危险因素、冠状动脉情况及90 d预后。结果本研究共入选212例STEMI患者,年龄(41.3±8.1)岁,男172例(81.1%)。平原组和高原组的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比例分别是24.2%和52.2%,血糖异常比例分别是18.3%和32.6%,血脂异常比例分别是41.7%和57.6%,高敏肌钙蛋白T峰值分别是(575±67)pg/m L和(1 624±379)pg/m L,高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比例分别是62.5%和30.4%,精神抑郁比例分别是35.8%和12.0%,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家族史比例分别是30.0%和16.3%,高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症状-入门时间分别为385.4(42~695)min和542.5(110~876)min,多支血管病变比例分别是10.0%和21.7%,高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0 d预后方面,高原组和平原组心肌梗死再发率分别是0.83%和6.52%,心力衰竭发生率分别是11.7%和23.9%,高原组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原中青年STEMI患者比平原患者合并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的比例更高,冠状动脉多支病变比例、再发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发生率更高。
张海波吴鹏任平龙毅李琛黄正林邹礼华雷敏
关键词:心肌梗死中青年
磁共振影像学在扩张型心肌病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2年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心肌病中最常见的一类。心脏磁共振(CMR)可对心肌病进行形态学评价,有描述组织特征的能力,并可对心肌存在的水肿或纤维化及其分布进行评估,为DCM诊断提供线索。同时,CMR的有关数据对DCM的风险分层也非常重要。该文就CMR在DCM中应用情况进行了综述。
吴鹏任平张海波陈元国赵鑫(审校)
关键词:磁共振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磁共振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逆重构的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探讨心脏磁共振(CMR)对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逆重构(LVRR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诊治的DCM患者112例,所有入组患者均行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或者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并完成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及晚期钆增强-心脏磁共振(LGE-CMR),然后根据指南给予最佳药物治疗(OMT),随访12个月记录相关数据,包括入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超声心动图参数、LVRR、LGE变化(△LGE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LVEF)以及心脏事件,分析LGE指标与LVRR之间的相关性。结果112例DCM患者中,28例患者(25%)在随访中出现LVRR,这些患者在基线时心率和收缩压均更高,NYHA心功能分级更差(χ^(2)=3.357、2.161、35.012,P<0.01)。有LVRR的患者LGE阳性率和LGE评分较无LVRR患者低(χ^(2)/t=5.829、2.831,P<0.05)。有LVRR患者的△LGE评分(-3.1±2.7)%低于无LVRR患者的△LGE评分(4.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3,P<0.01)。随访期间△LVEF与△LGE评分呈负相关(r=-0.781,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LGE阳性、基线LGE评分及△LGE评分为LVRR的保护因素(OR=0.233、0.773、0.901,P<0.05)。LGE阳性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LGE阴性患者(χ^(2)=47.998,P<0.05);发生心脏事件的患者基线时的LGE评分和△LGE评分均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的患者(t=26.960、14.930,P<0.01)。结论在DCM患者中,基线时的LGE阳性及评分和△LGE评分为LVRR的保护因素,LGE阳性患者心脏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LGE阴性患者,通过随访CMR,有助于个体化治疗策略的早期制定。
吴鹏张海波任平赵鑫杜雪周梦迪陈元国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磁共振
银杏酮酯滴丸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及近期预后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研究银杏酮酯滴丸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是否能改善患者的近期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该院心内科收治的急诊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1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92例)和对照组(93例)。2组患者均按指南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调脂、逆转心室重构等治疗,同时,对照组口服银杏酮酯滴丸安慰剂型(8粒/次,每天3次),干预组口服银杏酮酯滴丸(8粒/次,每天3次)。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的临床症状(胸痛、胸闷等)、心力衰竭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率、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源性病死率是否具有差异性。结果2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血糖异常、血脂异常、肥胖、冠心病家族史、症状-入门时间、入门-球囊扩张时间、单支病变率、多支病变率、血栓抽吸率,以及治疗后6个月心源性病死率、心肌梗死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中冠心病症状阳性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6个月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滴丸可改善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EMI患者的冠心病心绞痛症状,降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心力衰竭发生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但不能降低短期(6个月)心源性病死率和心肌梗死再发率。
李琛吴鹏张海波任平邹礼华罗士喜
关键词:心肌梗死急性病心绞痛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