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动脉
  • 2篇动脉旁路
  • 2篇动脉旁路移植
  • 2篇旁路移植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2篇冠状动脉旁路...
  • 1篇动脉瓣
  • 1篇动脉旁路移植...
  • 1篇动脉移植
  • 1篇液氮
  • 1篇液氮保存
  • 1篇移植术
  • 1篇早期并发症
  • 1篇手术
  • 1篇术后
  • 1篇术后早期
  • 1篇术后早期并发...
  • 1篇同种瓣

机构

  • 2篇西安医科大学...
  • 1篇西安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张鹏
  • 3篇黄庆恒
  • 2篇刘建林
  • 1篇任沪平
  • 1篇刘建林

传媒

  • 1篇心肺血管病杂...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1篇1999
  • 1篇1997
  • 1篇1996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不同复温方法对液氮保存人同种瓣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1999年
寻找一种能最大程度保持液氮贮存人同种主动脉瓣活性的复温方法。方法同种主动脉瓣(n=36)随机分为6组,Ⅰ组为新鲜同种主动脉瓣,Ⅱ~Ⅵ组经液氮保存3月后,分别采用①42℃水浴复温(Ⅱ组),②(1.0±0.2)℃/min(Ⅲ组),③(4.0±0.5)℃/min(Ⅳ组),④(10.0±2.0)℃/min(Ⅴ组);⑤(30.0±4.5)℃/min(Ⅵ组)。将同种主动脉瓣复温至4℃,对所有同种主动脉瓣进行台盼蓝染色活细胞计数、24小时葡萄糖代谢率测定,氰化胸腺嘧啶脱氧核甙(3H-TdR)参入、瓣膜组织培养。结果上述指标Ⅰ组显著优于其余各组(P<0.05),Ⅳ组优于Ⅱ、Ⅲ、Ⅴ、Ⅵ组(P<0.05)。组织培养Ⅰ组细胞生长优于其余各组,且早于各组3~4天。结论不同复温方法对同种主动脉瓣活性影响不同,以4℃/min匀速复温法对同种主动脉瓣活性影响最轻。
刘建林张鹏黄庆恒任沪平
关键词:主动脉瓣活性液氮保存复温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并发症防治被引量:2
1997年
张鹏刘建林黄庆恒
关键词:CABG并发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处理
1996年
我院自1987年9月至1995年3月间共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39例。死亡2例,死亡率5.1%,本文对CABG围术期处理进行讨论。 1 临床资料本组39例中男性36例,女性3例,年龄16~72岁。冠心病38例,平均年龄55.8岁;大动脉炎致冠状动脉闭塞1例,年龄16岁。病程2月~25年。14例有心肌梗死史,24例有高血压史,6例合并糖尿病(Ⅱ型)。术前心功能Ⅰ~Ⅱ级15例,Ⅲ级20例,Ⅳ级4例。冠状动脉造影5支病变1例,4支病变8例,3支病变12例,2支病变11例,单支病变7例。均在全麻下行CABG。胸部正中切口,先游离左胸廓内动脉和(或)大隐静脉。经升主动脉和右心房分别插管,建立体外循环。
刘建林黄庆恒张鹏
关键词:冠状动脉移植术旁路移植围手术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