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
- 作品数:7 被引量:210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 星载多馈源合成多波束天线的波束优化设计
- 多馈源合成多波束天线是当前高通量通信卫星的主要方案之一。本文针对七馈源合成多波束方案,基于遗传算法提出了一种有效的波束优化设计方法,通过考虑波束形成网络的正交性约束条件、波导器件的频率色散特性,实现了宽频带的波束优化设计...
- 张龙张卫兵施锦文
- 关键词:多波束波束优化高通量
- 天地结合开展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被引量:190
- 2004年
- 本文着重介绍了自 1 987年以来 ,我国空间科学家和农业生物学专家 9次利用返回式卫星、2次利用神舟号飞船和 4次利用高空气球搭载了 70多种植物近 5 0kg的种子 ,涉及粮、棉、油、蔬菜、瓜果、牧草和花卉等植物。经国内 2 2个省、市、自治区 70多个研究单位多年的地面选育 ,已培育出一批具有高产、优质、抗病经审定的新品种 1 9个 ,其中水稻新品种 5个、小麦 2个、棉花 2个、青椒 1个、番茄 1个、芝麻 1个、西瓜 3个、莲子 3个、灵芝 1个 ;另外还选育出新品系 5 0多个 ,还有一大批种质资源。在航天育种机理方面也做了不少研究工作 ,航天诱变的生物学效应 ,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研究了航天新品种的遗传物质变异 ,地面模拟试验进行了许多研究 ,均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在全国许多省市建立了航天育种示范基地 ,累计示范推广航天新品种 (系 )面积 2 70 0 0 0hm2 ,取得了很好的科技成果和社会经济效益。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工作走在世界的前列。本文还介绍了我国前 3代返回式卫星在空间科学方向所做的成果及贡献。列出前 3代返回式卫星与空间诱变育种研究相关的基本参数。报道了返回式卫星回收舱的空间环境的数据。我们还对今后空间诱变育种提出了展望。
- 温贤芳张龙戴维序李春华
- 关键词:空间诱变诱变育种航天育种农作物
- 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的进展
- 本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的进展:一、国外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概况.二、我国政府对空间诱变育种的关心和重视.三、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的研究进展.四、我国返回式卫星概况及空间环境.五、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的展望.六、我...
- 温贤芳张龙戴维序李春华
- 关键词:空间诱变育种航天诱变空间环境
- 文献传递
- 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的进展
- 本文着重介绍了自1987年以来,我国空间科学家和农业生物学专家进行了11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及2次神舟号飞船和4次高空气球搭载了70多种植物近50kg的种子,涉及粮、棉、油、蔬菜、瓜果、牧草和花卉等植物。经国内22个省、市、...
- 温贤芳张龙戴维序李春华
- 关键词:空间诱变航天育种农作物
- 文献传递
- 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的进展
- 本文着重介绍了自1987年以来,我国空间科学家和农业生物学专家进行了11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及2次神舟号飞船和4次高空气球搭载了70多种植物近50kg的种子,涉及粮、棉、油、蔬菜、瓜果、牧草和花卉等植物.经国内22个省、市、...
- 温贤芳张龙戴维序李春华
- 关键词:空间诱变航天育种农作物
- 文献传递
- 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植物种子的空间辐射剂量分析被引量:29
- 2008年
- 为了探明植物种子在空间搭载后发生一系列改变的原因,尤其是探寻空间辐射与突变发生的内在关联,设计了"照相定位"实验法,采用CR-39固体核径迹探测器来探测空间重离子,并利用空间重离子径迹与植物种子的相对位置,来确定被重离子击中的种子及其击中部位;同时用LiF热释光片测量种子所受的较低LET空间辐射的剂量。结果表明,"照相定位"法简便易行,经济实用,并极大地缩短镜下分析时间;最终测得空间重离子注量率为4.44个/cm2.d,种子所受较低LET空间辐射的平均剂量为4.79mGy。
- 吕兑财黄增信赵亚丽郭会君王根良贾向红李春华张龙刘录祥
- 关键词:植物种子CR-39核径迹
- 我国空间诱变育种研究的进展
- 本文着重介绍了自1987年以来,我国空间科学家和农业生物学专家进行了11次利用返回式卫星及2次神舟号飞船和4次高空气球搭载了70多种植物近50kg的种子,涉及粮、棉、油、蔬菜、瓜果、牧草和花卉等植物。经国内22个省、市、...
- 温贤芳张龙戴维序李春华
- 关键词:空间诱变航天育种农作物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