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龙云 作品数:3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卵巢上皮性肿瘤黑色素瘤细胞黏附因子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10年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黑色素瘤细胞黏附因子(melanoma cell adhesion molecule,M-CAM)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Western blot、免疫组化检测8例正常卵巢组织、16例卵巢良性上皮性肿瘤(以下简称卵巢良性肿瘤)、40例卵巢上皮性癌(以下简称卵巢癌)组织及20例大网膜转移灶中M-CAM的表达。用CD34标记免疫组化法检测MVD。结果 M-CAM mRNA在卵巢癌细胞可见明显扩增条带,M-CAM mRNA表达值在癌组织和大网膜转移灶中高于卵巢良性肿瘤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Westernblot显示M-CAM蛋白在正常卵巢组织、卵巢良性肿瘤、卵巢癌组织、大网膜转移灶中M-CAM蛋白的表达值分别为0.314±0.162、0.349±0.135、0.603±0.093、0.636±0.102。免疫组化显示卵巢癌组织的MVD为42.53±8.15,卵巢良性肿瘤的MVD值为20.42±6.0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癌组织中M-CAM阳性表达组的MVD高于M-CAM阴性表达组。M-CAM蛋白高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年龄、病理类型、有无腹水、CA125水平等无关。结论 M-CAM的表达不仅与卵巢肿瘤的良、恶性有关,而且与卵巢癌的进展、转移有关;与卵巢癌血管形成有关。 张龙云 孙彤 马国栋关键词:卵巢肿瘤 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WESTERN印迹 HDAC在PPARγ途径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009年 背景与目的:有研究表明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 lase,HDAC)能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促进脂肪细胞分化的能力;最近发现PPARγ活化后,能够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生长与侵袭。本研究旨在观察HDAC在PPARγ途径影响胃癌细胞株SGC-7901侵袭能力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HDAC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和PPARγ配体罗格列酮(ROZ)分别作用于SGC-7901细胞,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两种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以筛选出合适的联合浓度。将SGC-7901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TSA组、ROZ组和TSA与ROZ联合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胃癌细胞侵袭能力,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PPARγ、MMP-2m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MMP-2蛋白的表达。结果:5μmol/LROZ和40nmol/LTSA为无明显细胞毒性作用的最高浓度,低于此浓度的ROZ及TSA可减弱SGC-7901细胞的侵袭能力(P<0.01)。5μmol/LROZ与20nmol/LTSA联合作用对SGC-7901细胞的侵袭抑制呈协同作用(q=1.41>1.15)。ROZ可以下调SGC-7901细胞MMP-2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TSA与ROZ联合处理组细胞MMP-2表达下调较单用ROZ组明显(P<0.01)。RT-PCR结果显示,TSA作用SGC-7901细胞后,可使PPARγ表达增加(P<0.01)。结论:HDAC通过一系列分子机制限制PPARγ的激活,应用TSA抑制HDAC活性后,可以使ROZ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活性增强。 马国栋 张才全 侯俊 张龙云 蔺超关键词:SGC-7901细胞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卵巢上皮性肿瘤中三维能量超声血流成像与MVD、CD146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为了研究三维能量超声测定卵巢肿瘤的血流成像与微血管密度、CD146表达的关系。方法:应用三维彩色血管能量成像(3D color power angiography,3D-CPA)检测46例卵巢肿瘤血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卵巢肿瘤组织中CD146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情况。结果:卵巢恶性肿瘤组血流分级明显高于良性组血流分级。卵巢恶性肿瘤MVD(42.71±8.40)/400倍视野,明显高于良性组(19.48±5.09)/400倍视野(P<0.01)。恶性组CD146表达高于良性组(P<0.01)。相关分析显示血流分级与MVD、CD146呈正相关(P<0.05)。结论:3D-CPA为临床鉴别良恶性卵巢肿瘤提供了敏感的血流信息,且3D-CPA血流特性与CD146表达存在正相关,CD146过度表达与卵巢癌的进展、转移有关。 张龙云 孙彤关键词:卵巢肿瘤 三维能量多普勒超声 微血管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