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华容
- 作品数:12 被引量:73H指数:4
- 供职机构: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针刺五脏俞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增效作用及对血浆NPY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俞对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增效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五脏俞合传统肢体穴位,对照组采用传统肢体穴位,分别进行治疗前后患者肢体功能、综合功能、日常生活能力(ADL)恢复程度评分、血浆NPY含量的测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肢体功能、综合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积分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与对照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83.3%(P<0.05),在降低血浆NPY含量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五脏俞针刺治疗能增强中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综合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恢复,降低血浆中NPY含量,为中风偏瘫的针灸临床治疗选穴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 杨孝芳漆丽冯玲媚杨硕杨丹彭华容
- 关键词:NPY五脏俞
- 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促进患者恢复健康.方法:我们对5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采用针灸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体液免疫指标和细胞免疫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50例患者治愈32例、显效11例、无效7例,有效率86.00%;IgG、IgA和IgM水平治疗后明显提高、CD4和CD8水平明显改善.结论:针灸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以调节患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系统,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彭华容
- 关键词:慢性疲劳综合征针灸疗效分析
- 实按灸治疗接触性皮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接触性皮炎是指人接触了某种外界物质后,接触部位的皮肤和黏膜出现了边界清楚的红肿、瘙痒、红斑、丘疹、水疱、皮损等炎性反应。易引起接触性皮炎的物质包括动物皮毛、植物中的荨麻、花粉,以及染料、农药、外用药、化妆品或一些含镍、铬的金属首饰等。接触性皮炎是临床常见的皮肤病之一,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年龄以20—30岁者为最多。也有初发时未及时有效治疗而延误病情,致使皮炎迁延难愈,甚至经常在再次接触这种物质或进食高蛋白食物后加重。
- 彭华容蔡昱华
- 关键词:接触性皮炎
- 凉血散瘀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观察凉血散瘀汤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用凉血散瘀汤;治疗30d;比较两组30d及180d临床总体疗效、治疗前后血肿大小、血液流变学、纤维蛋白原变化、肺部感染控制时间。结果治疗组30d及180d愈显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减轻血肿大小、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抑制纤维蛋白原增高及肺部感染控制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凉血散瘀汤对急性脑出血病人近、远期神经的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血肿吸收、改善脑内瘀血状态及有益于肺部感染的控制等有关。
- 况时祥李玫张鉴梅彭华容唐桂华谢敏
- 关键词:脑出血急性期
-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穴位埋线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参芎注射液联合穴位埋线对治疗脑梗死急性期临床疗效观察。方法观察53例患者治疗前后对神经功能缺损的改善情况。结果穴位埋线联合参芎注射液治疗对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可以明显改善(P<0.05)。结论穴位埋线联合参芎注射液可以明显改善神经功能的缺损程度,并能缩短病程。
- 谢敏彭华容杨硕
- 关键词: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脑梗死急性期
- 刺五加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7
- 2004年
- 况时祥谢敏杨丹张鉴梅彭华容
- 关键词:帕金森病中医药疗法药物治疗左旋多巴
- 失眠食疗方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 2011年
- 目的:观察食疗结合心理干预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中老年失眠患者,在1-3个疗程内动态观察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第一个疗程结束,总有效率85%。第二个疗程结束,总有效率93.3%。第三个疗程结束,总有效率96.7%。患者的失眠症状改善明显,治疗时间越长,总有效率越高。结论:食疗方做法简单、方便,口感好,不良作用少,无依赖性,患者能坚持,结合心理干预,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彭华容韩蓉
- 关键词:失眠食疗方心理干预
- 应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0
- 2005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在急性脑血管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发病5d以内、入院时病情程度中至重型的脑卒中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进行处治(治疗组),并与31例采用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者(对照组)对比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起效时间更快、合并症发生率更低、1年后效果更佳。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模式是提高急性脑血管病临床治疗水平的重要措施。
- 况时祥冯玲媚蔡伟潘晓蓉张军谢敏杨丹张鉴梅彭华容杨硕张燕
- 关键词:急性脑血管病卒中单元中西医结合
- 硫酸软骨素治疗急性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38例疗效分析
- 2008年
- 目的:观察硫酸软骨素治疗急性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8例急性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8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滴硫酸软骨素。结果:硫酸软骨素治疗急性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时有促进面神经髓鞘修复,改善面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同时不会导致继发性面肌痉挛的副作用的临床效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其治愈率及有效率显著提高。结论:硫酸软骨素治疗急性面神经炎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疗效满意。
- 谢敏彭华容杨娟
- 关键词:硫酸软骨素急性面神经炎糖尿病高血压
- 贵州世居三种少数民族中医体质分型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贵州世居三种少数民族中医体质不同分型的规律,为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质九分法对贵州世居苗族、水族、布依族三种主要少数民族18岁-70岁不同年龄段进行中医体质分型调查,各民族按年龄均分为6个年龄组,〈20岁、21岁-30岁、31岁-40岁、41岁-50岁、51岁-60岁和61岁-70岁年龄组。每个年龄段调查200人以上,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 262名布依族人群体质类型分布前三位分别是气虚质、阴虚质和阳虚质,分别占23.49%,22.88%和10.64%;2 534名苗族人群体质类型分布前三位分别是痰湿质、气郁质和气虚质,分别占22.89%,21.03%和18.51%;2 466名水族人群体质类型分布前三位分别是湿热质、瘀血质和气虚质,分别占25.26%,19.91%和16.38%。布依族组体质类型分布与苗族组、水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苗族组与水族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贵州省世居三种少数民族中医体质分型存在一定差别。
- 刘洁曹永芬彭华容韩蓉裴秋萍王瑞
- 关键词:世居少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