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国英 作品数:58 被引量:119 H指数:7 供职机构: 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 福建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项目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福建省2021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了解福建省恙虫病流行特征,为恙虫病防控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福建省2021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恙虫病病例数据,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2021年福建省共报告恙虫病1170例,发病率为2.82/10万,死亡病例1例。发病高峰集中于6~10月,南平发病率最高(12.12/10万)。男性发病率(3.13/10万)高于女性(2.48/10万,χ^(2)=15.54,P<0.05),发病年龄集中在40~69岁(72.2%),职业以农民为主(73.2%)。结论福建省恙虫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域集中性,应对重点人群和地区加强监测,采取干预措施,降低恙虫病发生和流行。 曾志伟 王加熊 韩腾伟 刘维俊 刘菁 周淑姮 徐国英关键词:恙虫病 福建莱姆病研究的现状与问题 福建莱姆病研究始于1989年,1990年在原中国预防医科院流研所牵头组织下,参与全国性调查协作,从那时起,该中心持续在福建开展莱姆病的调研,将现状与问题予以简述. 潘亮 潘敏楠 徐国英关键词:莱姆病 血清检测 流行病学调查 文献传递 福建6种人兽共患病近年研究的动态与问题 对福建省6种人兽共患病:钩端螺旋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恙虫病、弓形虫病、小肠结肠炎耶氏菌病、辛德毕斯病,从流行病学、病原学、临床学和预防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估,指出近年来各病研究的基本动态与存在问题,为今后预防控制提供参... 潘亮 徐国英 潘敏楠 何似 陈阳关键词:人兽共患病 文献传递 福州市钩体病高发区野栖鼠感染调查与方法探讨 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了解福州市病例高发地区野栖鼠感染钩端螺旋体(钩体)情况,探讨23SrDNA与secY在钩体实验室检测上的差异。方法用PCR方法检测捕获的野栖鼠鼠肾,同时对鼠血、鼠肾进行病原分离培养。结果在92只野栖鼠中,病原分离法共获得钩体8株(8.7%),PCR检测23SrDNA阳性35份(38.0%),检测secY阳性42份(45.7%),PCR方法检测钩体的敏感性高于病原分离培养法;23SrDNA与secY检测结果一致性好(Kappa=0.85),也可作为钩体PCR诊断的目标片段,但secY有更高的阳性率。结论两种PCR方法均能用于钩体病检测,且PCR法阳性率高于病原分离法。 刘维俊 徐国英 林代华 肖方震 韩腾伟 邓艳琴关键词:钩端螺旋体 聚合酶链式反应 鼠类 中国阳历螨属分类研究及一新记录种记述 2015年 目的对中国阳厉螨属进行分类研究。方法采用昆虫形态学分类方法。结果我国阳厉螨属新增一记录种,至此,我国已知阳厉螨属共13种,新编制中国阳厉螨属分种检索表。结论为我国血厉螨属的分布和分类提供了依据。 周淑姮 李述杨 徐国英 肖方震 邓艳琴关键词:蜱螨亚纲 厉螨科 区系分布 检索表 福建省鼠类携带新埃立克体调查及16S rRNA和groEL基因特征研究 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调查福建省鼠类携带新埃立克体情况,了解福建新埃立克体的16S rRNA和groEL基因特征。方法在福建省5个市15个县(市、区)采用笼日法捕鼠,心脏采血,PCR扩增新埃立克体的16S rRNA基因和groEL基因,纯化、测序后进行序列比对分析。结果福建省鼠中新埃立克体阳性率为6.67%,福州、南平、三明和宁德4个市的8个县检出新埃立克体,以三明市阳性率较高,为12.21%;其次为南平、宁德市和福州市分别为6.61%、5.56%和3.51%。黄胸鼠、褐家鼠、板齿鼠和黄毛鼠均有新埃立克体检出,其中野鼠阳性率为9.40%,以板齿鼠阳性率较高,为23.53%;家鼠阳性率为4.28%,以黄胸鼠阳性率较高,为6.94%。家鼠和野鼠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鼠类感染新埃立克体的因素为鼠龄和生境。序列分析显示福建省鼠感染新埃立克体的16S rRNA和groEL基因序列高度一致。结论福建省鼠类新埃立克体感染普遍,且基因序列高度同源。属新埃立克体的自然疫源地,可为福建省新埃立克体病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 肖方震 邓艳琴 林代华 韩腾伟 徐国英 刘菁 刘维俊关键词:鼠类 基因特征 南平市啮齿动物蜱传病原体检测及复合感染研究 2022年 目的了解南平市啮齿动物监测点中蜱传病原体的种类及复合感染情况,为蜱传疾病防制提供依据。方法用笼夜法于2015—2020年对南平市7个监测点进行捕鼠。用PCR方法对鼠标本进行伯氏疏螺旋体、巴尔通体、新埃立克体、巴贝虫和无形体相关基因片段检测。结果捕获331只鼠,病原体感染率:巴尔通体13.6%(45/331)、无形体4.2%(14/331)、新埃立克体3.9%(13/331)、巴贝虫2.4%(8/331)、伯氏疏螺旋体1.5%(5/331),复合感染率4.5%(15/331)。结论南平市啮齿动物中存在巴尔通体、无形体、新埃立克体、巴贝虫和伯氏疏螺旋体感染及复合感染,该调查可为南平市蜱媒传染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曾志伟 周淑姮 韩腾伟 刘维俊 刘菁 徐国英 王加熊 邓艳琴 肖方震关键词:啮齿动物 巴尔通体 无形体 伯氏疏螺旋体 龙岩市武平县2017—2021年人间钩端螺旋体病流行状况 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龙岩市武平县人间钩端螺旋体病(钩体病)流行状况和特征,为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健康人群血清,用钩体显微镜凝集试验进行检测,并分析菌群分布。结果武平县2017—2021年共报告钩体病10例,总体上呈下降趋势。共检测健康人群血清360份,阳性率21.1%(76/360),男、女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清抗体阳性率在2018年高峰后下降;高年龄组(40~59岁)血清抗体阳性率为29.9%(44/147),而低年龄组(10~39岁)仅为15.0%(32/213,χ^(2)=11.61,P=0.01);农民的感染率为22.1%(64/290),学生的感染率为18.2%(12/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4,P=0.487);2017—2018年主要菌群为秋季群、2019—2021年为澳洲群,存在主要菌群的变迁现象。结论武平县2017—2021年钩体病疫情和健康人群血清抗体阳性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菌群构成复杂,存在暴发的可能,仍应加强钩体病的防控工作。 刘维俊 何嘉春 韩腾伟 徐国英关键词:钩端螺旋体病 血清群 福建省2014―2020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分析福建省2014―2020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和时空聚集性,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收集福建省2014―2020年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报告的恙虫病病例信息,采用WPS 2016、SPSS 20.0、ArcGIS 10.0、SaTScan 9.5等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探索时空分布特征。结果2014―2020年福建省共报告恙虫病病例8595例,年均发病率为3.03/10万,病例主要集中在6―10月,病例集中于40~<70岁(73.10%),职业以农民为主(73.30%)。年均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南平市11.71/10万,发病率居前的县区为平和县(36.71/10万)、光泽县(31.28/10万)。时空扫描显示最大可能聚集区多达10个,以平和县为中心覆盖了6个县区。结论福建省恙虫病发病存在一定的时空聚集性,应加强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地区的日常监测和病原检测工作,降低福建省恙虫病发病水平。 曾志伟 祝寒松 韩腾伟 刘维俊 刘菁 肖方震 周淑姮 徐国英 戴彦良 王加熊关键词:恙虫病 恙虫病东方体环介导等温扩增可视化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可视化检测技术,建立一种灵敏、特异和简便的恙虫病检测方法。方法利用LAMP在线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Explorer V4,以恙虫病东方体热休克蛋白groEL基因作为靶序列,设计扩增引物,优化反应条件。利用恙虫病东方体标准株评估灵敏度和特异度;收集42份恙虫病血样,分别采用LAMP、普通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验证。结果建立的LAMP方法可在61~65℃80 min内完成恙虫病东方体的快速检测,最低检测限为10拷贝/μL,高于普通PCR方法2个数量级,高于荧光定量PCR方法1个数量级;对8种常见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病原体检测均为阴性,特异度为100%;对42份恙虫病血样采用3种方法检测,阳性率一致,均为21.4%(9/42)。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恙虫病东方体LAMP可视化检测反应快速,操作简便,灵敏特异,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用推广。 曾志伟 韩腾伟 刘维俊 刘菁 徐国英 王加熊 周淑姮关键词:恙虫病东方体 环介导等温扩增